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27篇
综合类   16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98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311.
<正> 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Geitler)是一种多细胞丝状体蓝藻,蛋白质含量高达60-70%,据国外报道,这种藻作为动物饲料和人的营养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且无不良影响。鱼苗是鱼类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比较脆弱的时期,开食饵料是鱼苗培育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作者在1985年夏天,对该藻作为鱼苗的开食饵料作了初步的观察,其结果初报如下。材料和方法 (一)藻种来源本场培养的钝顶螺旋藻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引进,原产于非洲乍得湖。 (二)鱼苗的饲养试验用鲢、银鲫、草鱼鱼苗是从本场人工繁殖的鱼苗中,选择发育正常,游动活跃,膘后室充气,进入混合营养期后的健康  相似文献   
312.
313.
314.
在养殖水体中,蓝藻是池塘生态系统的不利因素,耗费水体中溶氧,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影响鱼类的生存和生长。蓝藻喜欢偏碱性的水体,pH值8~9.5将促进蓝藻繁殖;蓝藻在高温强光下自己大量繁殖的同时,抑制其他藻类的生长,并不断向水体分泌有毒代谢物质,引起浮游动物的大量死亡,影响浮游生物的种群演替和繁殖周期;蓝藻既可吸收水体中的氮,又具有很高的利用磷的能力,低氮磷比或含磷较高富营养化的水体都可能导致蓝藻  相似文献   
315.
为了探讨巢湖东半湖蓝藻水华暴发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对2008—2009年巢湖东半湖蓝藻密度、叶绿素含量及相关水质指标进行研究。采用逐步剔除法和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获得巢湖东半湖蓝藻水华暴发时空分布图。结果表明,巢湖东半湖蓝藻暴发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藻华形成(叶绿素a含量、蓝藻密度)与透明度、高锰酸钾指数、氨氮以及总氮显著相关,结合多元回归分析可知,影响水华暴发的环境因子有水温、pH、透明度和总氮。  相似文献   
316.
在盆栽试验中,用^15N2还原法测定稻株总氮,其中1.09%来自接种的固氮蓝藻蓝藻当季固定的氮素只有11.93%被利用。接种蓝藻增加稻田的氮量为16.3kg.hm^-2。实验室条件下按固氮量推算,自然水稻田土壤生物固氮量为14.2kg.hm^-2,植株总氮的16.8%来自生物固氮;接种蓝藻的稻田土生物固氮量为31.2kg.hm^-2,比自然稻田多固氮17kg.hm^-2,植株总氮的25.8%来自  相似文献   
317.
微囊藻毒素(MC)是一类由蓝藻产生的毒素,该毒素具有极高的肝毒性和肿瘤促进作用,是主要的蓝藻毒素种类.对水产品、蔬菜等农产品中MC的检测方法和富集转移规律2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重要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18.
[目的]研究水华蓝藻生物质与洞庭湖底泥混合物对水体中Cd“的吸附作用.[方法]将水华蓝藻生物质与洞庭湖底泥混合,研究混合物在不同pH、不同起始浓度、不同温度、不同吸附时间以及不同混合物比例下对Cd的吸附性能,并进行了解吸附试验.[结果]混合物对Cd2+的最大理论吸附量是4.16 mg/g,在pH =4~5时吸附效率较差,在pH =6~8时混合物对Cd保持良好的吸附效率.Cd的吸附在2h内基本完成,并且较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而温度对混合物吸附Cd的效率并无太显著的影响.吸附过程较符合Freundli-ch方程式的拟合.解吸附试验说明,混合物对Cd的吸附主要是通过离子交换和表面络合的方式.[结论]由于蓝藻水华具有巨大的生物量,其在去除水体中重金属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19.
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放养在虾塘中,与对虾混养,能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底栖藻类、有机碎屑,减少因沉淀在塘底的饵料腐败变质而引起水质恶化和虾病.大弹涂鱼以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食,兼食蓝藻,营养级低,食物链短.它的食性从仔、稚鱼的肉食性转变为幼鱼的植物食性,从幼鱼直到成鱼,保持植物食性不变.因此,它不但不摄食仔虾,更不会与对虾争食,而且可与对虾和平共处、互利互惠.可与大弹涂鱼混养的对虾有中国对虾、长毛对虾、南美白对虾、日本对虾等.  相似文献   
320.
养殖水域蓝藻的发生与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清旭 《科学养鱼》2006,(10):76-76
近几十年来,由于城市和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农业上广泛施用化肥,大量污水排入水体中,使很多水体富营养化。最近几年,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养殖水域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步增加造成养殖环境的急剧恶化,水中的有害藻类含量逐步增多,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发生了以甲藻和硅藻为主转变为以绿藻和蓝藻为主的变化。由于蓝藻的大量增殖,常在水表聚合成数厘米厚的一层蓝绿色的藻浆,这就是所谓的“蓝藻水花”(Warerblo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