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27篇
综合类   16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98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蓝藻发酵沼液对青菜生物学特性和品质影响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青菜为材料,研究了蓝藻沼液不同施用量和化肥组对青菜生物量、品质的影响以及MC-LR在青菜体内积累状况。结果表明,沼液的使用可有效增加青菜的生物量和株高,其中以中量沼液处理效果最好,与化肥组的没有显著差异;同样沼液的使用可以显著改善青菜的品质,使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增加,亚硝酸盐含量降低,其中以中量沼液处理最为明显,而化肥组虽然生物量最高,但是品质相对较差;单位鲜重青菜体内MC-LR含量和生物富集系数在低量沼液处理下,没有检测到,随着沼液处理量的增加,单位鲜重青菜体内MC-LR含量和生物富集系数增加。说明沼液中的MC-LR可被作物吸收并进行积累,对人类的健康存在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262.
刘凯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316-316,318
试验研究了以蓝藻为载体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分离纯化,结果表明:蓝藻细胞超声波破碎10min后水溶性蛋白已基本溶出,且分离纯化出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化学性质十分稳定,纯度较高,可满足化妆品等行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26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蓝藻发酵液及堆肥中微囊藻毒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蓝藻发酵液和蓝藻堆肥中微囊藻毒素(MC-RR、MC-LR)含量的方法.样品中的MC-RR和MC-LR用5%乙酸溶液提取,离心分离后经过SPE小柱净化、富集,在C18柱上采用梯度洗脱,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利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38 nm进行检测.MC-RR、MC-LR的检测限为0.03 μg/ml,定量限为0.10 μg/ml.在50~200 μg/kg的添加范围内,MC-RR的回收率为78.0%~90.5%,MC-LR的回收率为82.0%~92.8%.  相似文献   
264.
太湖蓝藻发酵后沼渣和沼液的肥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无锡夏季蓝藻暴发期间打捞出的蓝藻发酵后的沼渣沼液为原料,研究其作为有机肥施用的肥效.设置5个盆栽试验处理:2008年发酵沼渣沼液(处理A)、2007年发酵沼渣沼液(处理B)、新鲜蓝藻(处理C)、化学肥料(处理D)及空白对照(CK),以小白菜为试验植物.结果表明,蓝藻发酵沼渣沼液处理的小白菜株高和产量均有显著提高,并且亚硝酸盐含量低于国家规定的4 mg/kg,Vc含量相对于化肥处理有显著提高.施用蓝藻发酵液和新鲜蓝藻的土壤全氮、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土壤酸碱缓冲能力提高.施用处理A和处理C土壤C/N比下降.  相似文献   
265.
室内水生动物对蓝藻生长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模拟小水体中,开展了不同密度尼罗罗非鱼和鲢鱼抑制蓝藻生长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和鲢鱼对水体中蓝藻绿藻过量增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尼罗罗非鱼抑制消除蓝藻的效果优于鲢鱼,且尼罗罗非鱼的密度越高抑制消除蓝藻的速度越快;尼罗罗非鱼对水体中营养盐水平消除无明显贡献,但能有效提高水体的透明度,降低水体的pH值.  相似文献   
266.
悬浮载体对蓝藻厌氧发酵产沼气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蓝藻厌氧发酵过程中极易上浮分层影响产沼气效率的问题,采用批量发酵工艺,研究悬浮载体对蓝藻厌氧发酵产沼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聚乙烯(PE)载体,使累积产气量提高13.7%(P<0.01),蛋白酶活性分别提高8.6%(P<0.05),叶绿素a消减率从21.4%提高到29.8%(P<0.05),COD消减率从41.2%提高到46.2%,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也有明显提升.说明使用悬浮载体可显著提高蓝藻的厌氧发酵效率.  相似文献   
267.
该文旨在探讨在罗氏沼虾养殖后期放养白鲢对池塘水质及浮游植物种类与数量的影响。试验选取规格为80尾/kg白鲢鱼种,按放养数量分别为0(1号塘)、1000尾/667m^2(2号塘)、1500尾/667m^2(3号塘)、2000尾/667m^2(4号塘),投放到4个养殖条件相近的罗氏沼虾池塘中,每隔10d检测池塘水质指标和浮游藻类,共5次。结果显示,池塘pH值呈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各组溶氧均有显著的提升;2号和4号池塘透明度提升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氨氮、亚硝含量变化不明显。各组化学需氧量(CODCr)、总氮、总磷、修正营养状态指数(TSIM)均呈下降趋势,且试验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其中4号池塘下降最为明显。试验组池塘蓝藻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投放鲢鱼数量的增大,蓝藻占水体浮游植物的百分比越小。结果表明,在罗氏沼虾养殖后期放养白鲢,能够改善养殖水体环境,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有效控制蓝藻水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68.
进入盛夏,各地蓝藻又开始肆虐。蓝藻暴发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从那以后的10多年里愈演愈烈,范围越来越广,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可以说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相似文献   
269.
<正>一、蓝藻的危害蓝藻易在湖面和池塘大面积暴发。目前,对导致蓝藻暴发的机理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但主要因素有:高度富营养(硝酸盐、磷)、水酸碱度低(低CO2)、高温、强光照度、水流停滞、低的氮磷比:(10~12)∶1。蓝藻  相似文献   
270.
越来越多的湖泊、水库暴发蓝藻,威胁饮水安全。提出污染物的排放、气候条件和生态失衡是导致水源蓝藻暴发的原因,可以通过减少入湖泊或水库污染物、在水体内部综合整治及强化水厂的水处理措施、加强流域管理和预警机制建设来保障水质安全。在水源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应不断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积极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