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90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60篇
  47篇
综合类   358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99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滨州沿海区域有大面积的盐碱地,由于土壤条件不适合农业生产,长期闲置,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为改变当地经济落后面貌,改善生态环境,本文对建设芦苇湿地生态工业园模式进行了有益地探讨.综合分析了区域概况,提出了芦苇湿地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模式,探讨了芦苇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特点,初步测算了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2.
葎草又名拉拉秧或拉拉藤,是一种常见杂草,一般生于地边渠道旁。但近年来华北局部地区由于管理粗放,葎草已侵入农田、果园及芦苇田,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危害。据北京市农林局调查,严重受葎草危害地块小麦千粒重可减少一半左右(无葎草处小麦千粒重为  相似文献   
63.
乌梁素海水生植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乌梁素海水生植被生物量及其季节变化。在生物量的高峰期(9月)约98%水面被水草复盖,平均每平方米6748.9克(湿重),全湖总生物量89.3万吨(湿重),其中以芦苇、聚草生物量最大,其次为轮藻、蓖齿眼子莱等。种类少,生物量大是乌梁素海水生植被的特点,文中分析了产生这一特点的原因并讨论了水草的渔业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64.
基于盘锦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芦苇群落6-10月的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芦苇湿地凋落物土壤微生物量C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盘锦芦苇湿地凋落物土壤微生物量C未收割区大于河岸区;未收割区和河岸区垂直层次变化不明显.并进行了未收割区和河岸区土壤微生物量C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相似文献   
65.
畜禽废水胁迫对芦苇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自然条件模拟实验,以两种浓度畜禽废水(高浓度畜禽废水原水和经一倍稀释的中浓度畜禽废水)胁迫湿地植物芦苇,研究其对芦苇叶绿素含量及其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畜禽废水较中浓度畜禽废水对芦苇的影响更大。两种浓度畜禽废水胁迫均促使芦苇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绿素a/b值上升、CAT活性下降、POD活性急速下降后逐渐上升,到处理末期时与对照基本相同、SOD活性明显上升。说明畜禽废水胁迫对芦苇的影响较小,芦苇在畜禽废水胁迫下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耐受性.如果将其运用于我国集约化畜禽养殖业废水的处理,将极大地缓解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66.
67.
以克里雅河流域的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土壤环境下克里雅河流域荒漠植物的生理适应性,分析芦苇的生物量、叶绿素、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并使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对芦苇生理指标产生影响的因子.结果表明:芦苇受到盐胁迫和干旱胁迫时,生物量积累会受到抑制,相比绿洲土,盐泽土中的生物量减少60%,风沙土减少18.8%;但芦苇会提高地下生物量所占比重来适应胁迫环境,风沙土中芦苇的地下生物量所占比重达78.5%.芦苇的生理指标主要受土壤水盐因子的影响,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POD活性主要受水分的影响,蛋白质、脯氨酸和MDA含量主要受盐分的影响;在受到胁迫时,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POD活性减小,可溶性糖、脯氨酸和MDA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新疆博斯腾湖北岸芦苇光合特性的日变化.[方法]对博斯腾湖流域芦苇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光合有效辐射(Par)、叶面大气蒸气压亏缺(VPD)、空气温度(Ta)、叶片温度(Tl)等指标进行了实地测量,并对这些光合指标的日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相关分析对净光合速率与其他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对主要光合因子进行了归类,来探究该湖区芦苇光合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探明造成芦苇光合午休的原因.[结果]博斯腾湖北岸芦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现不规则的双峰曲线,出现时间均为10:30和16:30;在14:30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气孔限制是主要原因;胞间CO2浓度在14:30出现最低值,主要由气孔限制因素控制.芦苇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合有效辐射均呈现极显著相关,与气孔限制值呈现显著相关.博斯腾湖流域芦苇叶片众多光合因子主要归为两类,PC1(Pn、Cs、Par、r、t)为生态因素;PC2(VPD、Ci)为生理因素,其中生态因素所占的贡献率较大.[结论]该研究可为该区域植物叶片生理特性的理解提供依据,并可为流域湖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吴忠黄河湿地芦苇呈植株矮化、叶片缩小等退化趋势,为退化芦苇群落恢复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斜茎法和起墩法栽种芦苇,对芦苇的株高、株径、成活株数、盖度、节间数和展叶数等生长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斜茎法的株高、株茎、节间数、展叶数均优于起墩法,其中,斜茎法的株高为151.81cm,较起墩法高26.48cm;株茎为...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