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篇
林业   9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3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1.
112.
生物农药在果树上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农药是可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体本身及源于生物,并可作为“农药”的各种生理活性物质。生物农药具有广谱、高效、安全、无抗药性产生、不杀害天敌等优点,其有效活性成分基本存在和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能防治对传统产品已有抗药性的害虫,又不会产生交叉抗药性;一般对人、畜及各种有益生物较安全,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也比较小。不污染环境,是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13.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状况支撑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人类对自然生态严重破坏而导致的恶果,使人类逐步认识到人类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人类文明才能持久和延续。  相似文献   
114.
当前,自然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使环境与资源不堪重负,使自然生态系统趋于崩溃。正在兴起的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通过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大限度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5.
奶牛场被认为是氨大量排放的场所,因此它有助于自然生态系统中氮肥的生成且产生对能见度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前体颗粒。饲喂给奶牛的将近20%到35%的氮(粗蛋白)分泌到牛奶中,剩余的氮排泄到肥料中,有部分能以挥发的氨快速消失掉。  相似文献   
116.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在有效缓解温室效应、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湿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湿地保护事业受到世界各国前所未有的重视。安徽湿地资源丰富,湿地类型多  相似文献   
117.
森林是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承担着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等六大职责。为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特刊发《中国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一文。本文结合实际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出了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职责、目标任务和战略重点,动员广大林业系统和社会各界积极投身林业建设,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8.
编者按:本文是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国家林业局原局长贾治邦同志新作《生态文明——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一书的序。文章高屋建瓴、纵横捭阖,深度解读生态文明要义,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告诉人们这不是选择之一,而是必由之路。通过此文能管中窥豹,略见这一鸿篇巨著的精髓。该文为本刊独家首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9.
广西沿海许多养殖户因地制宜,采取滩涂生态单养、鱼蟹或虾蟹混养、轮养的新型养殖方式进行健康养殖,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青蟹养殖面积和产量不断增长,成为海水养殖发展的新亮点。一、红树林滩涂生态养殖青蟹利用红树林空隙的滩涂设置养殖坛(罐)进行青蟹生态养殖,可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作用,又可利用红树林枝条上附着的小牡蛎(藤壶)等作为青蟹辅助饵料,减轻小牡蛎等对红树林的伤害,减少饵料的投喂,同时青蟹的排泄物等有机物又可促进红树林的生长,避免残饵对养殖环境的污染,使蟹、  相似文献   
120.
被喻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服务功能最强大的自然生态系统。江苏省现存湿地面积399.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9.0%,该比例在全国名列前茅。同时,江苏湿地类型丰富,涵盖了《湿地公约》分类系统中所有一、二级湿地类型和绝大多数的三、四级湿地类型。作为水生文明的关键组成部分,湿地是江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