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45篇
  免费   546篇
  国内免费   1745篇
林业   380篇
农学   669篇
基础科学   114篇
  394篇
综合类   8141篇
农作物   350篇
水产渔业   1287篇
畜牧兽医   25910篇
园艺   975篇
植物保护   1216篇
  2024年   238篇
  2023年   772篇
  2022年   685篇
  2021年   747篇
  2020年   736篇
  2019年   1090篇
  2018年   368篇
  2017年   785篇
  2016年   909篇
  2015年   1044篇
  2014年   1964篇
  2013年   1914篇
  2012年   2959篇
  2011年   2885篇
  2010年   2459篇
  2009年   2794篇
  2008年   2665篇
  2007年   2295篇
  2006年   1887篇
  2005年   1708篇
  2004年   1156篇
  2003年   905篇
  2002年   643篇
  2001年   681篇
  2000年   559篇
  1999年   554篇
  1998年   490篇
  1997年   459篇
  1996年   439篇
  1995年   411篇
  1994年   414篇
  1993年   406篇
  1992年   388篇
  1991年   315篇
  1990年   278篇
  1989年   282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7篇
  1953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晋芳 《湖南林业》2004,(3):26-26
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许多家禽和野禽、鸟类都对禽流感病毒敏感,并从其体内分离出病毒.  相似文献   
132.
科技消息     
  相似文献   
133.
《中国家禽》2004,26(13):12-12
美国和中国研究人员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禽流感病毒在鸭子身上变异之后,将更具致命性,必须对此采取控制和防范措施。中美两国研究人员在6月28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撰文说,他们通过试验发现,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一直在不断变异,尤其是一些在看上去健康的鸭子身上隐藏的H5N1病毒。这种病毒正在变得对老鼠等哺乳动物更具致命性,而老鼠与人类对禽流感病毒的反应较为相近。研究人员在1999年到2002年间从大批鸭子身上采集了H5N1病毒样本,然后把不同年份的样本接种给鸡、老鼠和鸭子,鸭子都没有被感染,而鸡则大部分生病并死亡…  相似文献   
134.
135.
发病情况 近期本病呈现流行趋势,各种年龄的猫都可感染发病,1岁以下的猫发病最多,尤其是2—5月龄的猫最易感。  相似文献   
136.
辽宁省大连市北三县郊区的某肉鸽专业户饲养白羽王种鸽750对,于2003年1月中旬开始陆续发病,很快波及全群,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很高。依据I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诊为肉鸽I型副黏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7.
最近,云南某大型犬场一窝40日龄幼犬发生犬瘟热、犬冠状病毒的混合感染。同窝6头幼犬发病,其中2头发热病犬死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8.
“羊口疮”即羊传染性脓疮的俗称,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是由羊传染性脓疮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夏发病最多;主要侵害羔羊,成年羊发病率低。该病潜伏期4~7天,临床上分为头型、蹄型和乳房型3种类型,但最常见病型为头型。病羊首先在口角或上下唇发生散在的小红斑点,很快即形成麻子大的小结节,继而成为水疱或脓疱;脓疱破溃后,形成黄色或褐色的疣状硬痂,严重的波及整个口唇、颜面、眼和耳廓等部位,形成大面积具有龟裂,易出血的污秽痂垢;严重影响进食,病羊日趋衰弱而死。偶尔有蹄冠和皮肤上出现上述变化,…  相似文献   
139.
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幼龄乌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是突发性强,发病率高,死亡曲线呈尖峰式。本病罗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因体液免疫中枢(法氏囊)的损失,使淋巴细胞大量损失而导致免疫力下降,抗病力下降,极易引发大肠杆菌病,造成大批死亡,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0.
张诚 《农家顾问》2005,(7):60-60
1、吸入法 用辛温或辛凉的解表方剂煎汁,趁热装入保温瓶(杯)中,以适当距离用鼻吸入蒸汽。如小孩畏闻药味,取开水吸入蒸气也可。因感冒病毒耐寒、怕热。加热至56℃,30分钟可将其完全杀灭。吸入蒸气,可杀灭存在于鼻粘膜上的感冒病毒,可防止发生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