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5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243篇
林业   673篇
农学   263篇
基础科学   172篇
  339篇
综合类   2970篇
农作物   130篇
水产渔业   487篇
畜牧兽医   980篇
园艺   360篇
植物保护   769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294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480篇
  2010年   416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吕惠序 《北方牧业》2009,(22):27-27
<正>庆大霉素(又名正泰霉素)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链霉素同属一类。1药物相互作用1.1庆大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联用通常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包括绿脓杆菌等有协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也有协同作用,例如,庆大霉素与青霉素联用  相似文献   
992.
近20 a来,随着塔里木河(简称"塔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与调度的实施,已基本实现"水流到台特玛湖、大西海子水库多年平均下泄3.50×108 m3"的生态输水目标.但是,塔河下游其文阔尔河与老塔里木河之间的两河区域内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多年的生态恢复效果并不显著.鉴于此,本文以大西海子水库为调控主体,以大西海子下...  相似文献   
993.
花绒寄甲是天牛类林木蛀干害虫有效的天敌昆虫之一,但其对桃红颈天牛的防治效果尚未见报道。本次试验证明了花绒寄甲对园林树木上的桃红颈天牛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展现了该天敌昆虫在控制园林桃红颈天牛上的广阔前景,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4.
 利用大理河流域1960—2002年的系列水文资料和水土保持成因分析法计算结果,分析大理河流域减沙效益与措施保存面积、配置比例和汛期降雨量等影响因素的关系,以及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措施减沙量与坡面措施减沙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现状水土流失治理条件下,大理河流域仅靠坡面治理措施取得的减沙效益只有9%,取得最大减沙效益的水土保持措施梯田、林地、草地、坝地最优配置比例为18.6∶73.2∶4.6∶3.6,保持流域水土保持措施较高减沙效益的坝地配置比例为4%;大理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量与汛期降雨量关系最为密切,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能力表现最充分的汛期降雨量值区间约为300~500mm;大理河流域治理期有21年坡面措施减沙量小于600万t/a,淤地坝措施减沙量均在3000万t/a以内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域坡面措施减沙量与淤地坝措施减沙量关系比较密切,淤地坝措施减沙量的增幅小于坡面措施减沙量的增幅。  相似文献   
995.
分光光度法测定树脂包衣尿素溶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分光光度法应用于树脂包衣尿素养分溶出测定的可行性。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与尿素在酸性条件下生成黄色物质,其吸光值与尿素溶液的浓度成正比。结果表明,该方法与蒸馏后滴定法测定尿素相关性非常好,测定过程中缩二脲和硝态氮、铵态氮的干扰少。树脂包衣尿素养分溶出测定期间,尿素样品分解量少,分光光度法与蒸馏后滴定法的测定结果相关性非常好。试验证明两种方法测定包衣尿素溶出均可给出满意的结果,但分光光度法更快速、简便,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6.
苏州河网区河道沉积物磷的吸附释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苏州河网区河道沉积物磷的吸附和释放行为,分析了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对磷吸附释放特征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与上覆水水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沉积物磷的饱和吸附量为191.1~771. 6 mg/kg,吸附能力强,但不同沉积物差异大;磷平衡浓度(EPC0)变化范围为0.013~0.183 mg/L,自然条件下沉积物对上覆水富营养化的发生起到了缓解作用;本底吸附磷(NAP)值范围为12.43~215.3 mg/kg,河道沉积物上自带的可解吸磷含量高;沉积物磷的吸附与释放过程均包括两个阶段,即前2 h为快速吸附或释放,10 h后,基本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各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沉积物中无机磷和铝含量是控制磷吸附与释放参数的最主要物理化学因子,磷的吸附与释放参数与CEC、有机质、粒度、铁铝等相关性不显著,可能是由研究对象本身的特点所决定,沉积物磷的吸附与释放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7.
在运用葡萄丰产栽培措施的同时,为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进行葡萄十星叶甲的综合防治,对安徽省萧县和肥东县喷施钕肥、镧肥、醋肥和清水的葡萄园葡萄十星叶甲及其主要天敌进行系统调查,并用灰色系统分析法和生态位分析法对两者之间在数量、时间和空间格局等方面的关系进行分析。经综合排序,萧县十星叶甲主要天敌喷水处理区为龟纹瓢虫、草间小黑蛛和拟环纹狼蛛,喷醋处理区为拟环纹狼蛛、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喷钕处理区为草间小黑蛛、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喷镧处理区为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和草间小黑蛛。肥东县十星叶甲主要天敌喷水处理区为草间小黑蛛、八斑球腹蛛和拟环纹狼蛛,喷醋处理区为拟环纹狼蛛、草间小黑蛛和龟纹瓢虫,喷钕处理区为草间小黑蛛、拟环纹狼蛛和八斑球腹蛛,喷镧处理区为八斑球腹蛛、草间小黑蛛和拟环纹狼蛛。萧县和肥东县两地间各处理的十星叶甲主要天敌的种类和位次差异明显。喷水区两地相同的两种主要天敌是草间小黑蛛和拟环纹狼蛛,喷醋区两地相同的两种主要天敌是拟环纹狼蛛和龟纹瓢虫,喷钕区和喷镧区两地相同的主要天敌都是草间小黑蛛。  相似文献   
998.
阿什河上游3种人工林土壤贮水量与入渗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水源地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贮存与入渗特征,在阿什河上游光明沟小流域内,选取樟子松、红松、兴安落叶松3种人工林,采用环刀法对其土壤水分贮存量及入渗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密度较低,孔隙度和贮水能力较高,与红松人工林和樟子松人工林之间差异显著(P<0.05);10℃时的稳渗系数K10大小依次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4.86mm/min)>红松人工林(0.63 mm/min)>樟子松人工林(0.57mm/min)。综合分析表明,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的涵养水源功能最强,樟子松人工林和红松人工林的较差。  相似文献   
999.
对两年纯林和混交林中诱木进行解剖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纯林还是混交林,松墨天牛种群数量为黑松>马尾松>湿地松;林分对松墨天牛种群影响不显著.松墨天牛天敌花绒坚甲数量,纯林中马尾松>黑松>湿地松;混交林中黑松>马尾松>湿地松.不管是纯林还是混交林,松墨天牛的白僵菌自然寄生率都极低,为0%~4.35%,且不同林分不同树种松墨天牛的白僵菌自然寄生率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合理选取标志放流鱼的规格是成功监测放流鱼类动态及评估增殖效果的关键步骤。本研究以黄鳍棘鲷为对象,通过2个实验评价标志鱼的适宜规格。实验1对比了4种体长的黄鳍棘鲷(平均体长5、7、11和14 cm)作T型标志后其生长、存活和标志保留情况,并利用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分别分析标志鱼存活率和标志保留率的规格特异性;实验2模拟了不同混合比例下2种体长黄鳍棘鲷标志鱼与不标志鱼的捕捞情况,并利用重抽样方法对捕捞结果作计算机重抽样,分析2种鱼能否充分混合以及标志鱼的规格、比例对捕捞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1)7、11和14 cm标志组的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标志鱼的存活率随体长的增加而增加(5 cm标志组的鱼在标志后7 d内全部死亡,7、11和14 cm标志组的存活率分别为77.5%、92.5%和100.0%)。标志鱼的存活率与初始体长的逻辑斯蒂回归关系式为P=exp(0.099X-6.900)/[1+exp(0.099X-6.900)];(3)各组的标志保留率较高(7、11和14 cm标志组的标志保留率分别为97.5%、100.0%和100.0%),但与体长无明显关系;(4)模拟捕捞结果与计算机重抽样结果无显著差异,二者均不受鱼体规格的影响,但受标志鱼比例的影响极显著,标志鱼比例越高,其捕获率也越高。综上,建议今后采用T型标志方法开展增殖放流品种(如黄鳍棘鲷)的相关研究时,应综合考虑成本和可接受的误差范围以选择符合研究目的的标志鱼规格,若需标志鱼的存活率高于50.0%,则体长至少为7 cm,高于75.0%则体长至少为8 cm,高于95.0%则体长至少为10 cm。此外,在成本允许的条件下,建议尽可能增加放流鱼类中标志鱼的比例以提高增殖效果评估的代表性,而具体适宜的比例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