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2篇
林业   2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猪皮肤红斑指猪体表的不同部位出现的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粉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点。导致猪皮肤出现红斑的原因复杂,一般认为有非传染性因素、传染性因素及寄生虫因素等。猪皮肤红斑的发病率高、病程长,但致死率较低,患猪饲料转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52.
2011年7月10日,瓦房店市某养猪户从外地购进8头6月龄、体重约80kg的6头长白母猪和2头公猪,分别放在3个相邻的水泥地面的猪舍内.由于天气炎热,为防止猪中暑,往猪舍内喷洒水.数天后,有2头种公猪的躯干出现红斑、丘疹,患猪擦痒剧烈,笔者初诊为猪湿疹病,经及时治疗,很快治愈. 1 症状 猪食欲减少,乳房、颈部、背腰等部位皮肤出现红斑、丘疹,随病程发展会出现小水泡、破溃、脓痂,病猪骚痒不安,到处摩擦.  相似文献   
53.
牡丹红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牡丹红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室内和田间药剂筛选试验,选出50%甲基托布津、40%多菌灵和波尔多液为大面积防治最佳用药。  相似文献   
54.
曹云翔  马平 《江西植保》2001,24(3):79-79,78
近年来南昌市近郊在庭院或盆栽的万年青,发现万年青红斑病Sphaerulina rhodeae P.Henn et shirai,和万年青炭疽病Calletotrichun(Vermicularia)montemortinii Togn.var rhodeae Trav两种病害发生较普遍,为害严重时,引起叶片枯黄死亡。影响正常生长和观赏,现将其发生与防治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5.
江苏省沭阳县方先生来信询问:我患多形红斑已经3年.在多个地方医治总不能根治。刚开始是小红点.后来开始慢慢扩大,四周呈红色。里边白色,见热急痒,时间长了会消失。皮肤呈暗色.原来只有春秋天才会发作.现在任何时候都会出,希望专家能支招。谢谢!  相似文献   
56.
猪丹毒(Erysipelassuis)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猪通常出现皮肤紫色红色疹块、体温升高等典型症状。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仍有地方性散发趋势。1病原猪丹毒的病原为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rhusiopathiae)是微需氧和兼性厌氧菌,俗称猪丹毒杆菌,病菌在病死猪的脾、肝、肾、扁桃体以及淋巴组织等处可以检出。  相似文献   
57.
猪玫瑰糠疹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多发生于哺乳期仔猪。症状为躯干和四肢近端出现大小不等,数目不定红斑,主要发生于腹部、腹股沟部,铜钱大或更大,发病部位凸起,其表面覆盖有糠麸状鳞屑。  相似文献   
58.
信时 《甘肃林业》2011,(4):48-48
随着气温上升,不少老人出现失眠、牙龈出血、皮肤红斑、手脚蜕皮等症状,高脂血症、高血压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出现“热中风”。  相似文献   
59.
朱顶兰红斑病病菌为Stagonospora curtisii(Berk.)Sacc.经接种试验和调查表明,此菌除危害朱顶兰外,还危害君子兰属的君子兰,文殊兰属的文殊兰,蜘蛛兰属的水鬼蕉,石蒜属的忽地笑、长筒石蒜、换锦花、夏水仙、中国石蒜、红蓝石蒜、石蒜、麦杆石蒜以及水仙属的水仙,总计危害6个属13种植物(包括孤挺花属的朱顶兰)。S.curtisii病菌在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呈现的症状有所不同,作者将其归纳为两类:一类呈现红斑,如朱顶兰、君子兰、水鬼蕉被害呈现圆形或纺缍形的红斑;另一类呈现褐斑,如文殊兰、忽地笑、水仙被害呈现褐斑或褐色条斑。  相似文献   
60.
松针红斑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接种和野外定点观察实验,确定病原菌(Dothistroma pini)以菌丝和不成熟的分生孢子盘越冬。分生孢子葫发后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叶内。分生孢子主要靠雨水溅散作用传播,人为长途运输病苗和染病的接穗是当前长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在整个生长季节都能放散孢子,以5—7月放散量较多。感病树种的纯林、混交林发病严重。修枝林分比未修枝林分病轻。距侵染源近的苗木和人工林发病严重。通过室内、外药剂试验,施放百菌清烟剂和喷洒百菌清或福美砷、福美双等液剂,都收到较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