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7篇
  10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小G蛋白家族中的亚家族ADP-核糖基化因子(ADP-ribosylation factor, ARF),在生物体内起众多的生理作用,参与基因表达、细胞骨架重组装、微管的形成以及囊泡和核孔运输等。本研究已成功克隆得到ARF基因家族中的一个新基因OsARFL5,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基因与SiARFC1亲缘关系较近;以该基因和其启动子序列构建了两种遗传转化表达载体(pOsARFL5::GUS, pCaMV35S::OsARFL5:EGFP),并获得了相应遗传载体的转基因植株;GUS染色结果表明,该基因在不同时期、不同组织部位表达;洋葱表皮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Os ARFL5基因编码的蛋白定位在细胞核。RT-PCR结果显示,OsARFL5在水稻不同生育期的根、茎、叶、叶鞘和穗子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本研究初步探明了ARF基因家族新成员OsARFL5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相似文献   
32.
通过检测苏太猪群体和白色杜洛克×二花脸F2资源家系猪群体240日龄血浆血糖(Serum glucose,GLU)和糖基化血清蛋白(glycosylated serum proteins,GSP)含量,应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影响猪血糖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并搜寻QTL区间内与表型相关的位置候选基因,为最终鉴别因果基因奠定前期工作基础。屠宰240日龄苏太群体435头和白色杜洛克×二花脸F2资源家系760头,收集血清并检测血糖和糖基化血清蛋白指标,利用Illumina porcine60K SNP芯片判定个体的基因型,并进行全基因组SNP与两个性状关联性分析,定位影响苏太猪和白色杜洛克×二花脸F2资源家系个体240日龄血糖和糖基化血清蛋白的QTL。在Ensembl(EMBI-EBI)和NCBI(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网站搜寻相应的位置候选基因。在3条染色体上共检测到1个影响GSP和2个影响GLU的QTL,此外在苏太猪中检测到2个影响GSP的QTL,但这两个显著关联SNP的染色体位置目前尚无结论,所以没有定位到哪条染色体上,这些QTL均为5%染色体显著水平。影响不同性状的QTL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影响同一性状的QTL也位于不同染色体上,解释表型变异为3.719%和3.724%。  相似文献   
33.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试验材料,优化糖基化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工艺并研究经过葡萄糖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溶解度、凝胶强度、乳化性以及热稳定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基化大豆分离蛋白最佳制备工艺为反应温度69.49℃、反应时间46.64 min、糖的添加量10.64%,凝胶强度最高为76.03;在相同p H下,经葡萄糖处理后的大豆分离蛋白溶解度较大,沉淀较少,而未糖基化的大豆分离蛋白沉淀量增加。糖基化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稳定性(emulsifying stability,ES)和热稳定性均有所增强。糖基化改性过程可显著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溶解性和乳化性能,这为拓宽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4.
首先介绍了食品工业中传统腌制色素的应用利弊,然后介绍了利用畜禽加工副产物(血液)制备合成新型腌制色素——糖基化亚硝基血红蛋白的关键因素以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5.
为观察沙棘总黄酮对患糖尿病及并发心脏病大鼠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沙棘总黄酮组、氨基胍组、糖尿痛组,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每天灌服纯化水。1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和心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mRNA水平。试验结果表明:与糖尿病组相比,沙棘总黄酮组大鼠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血清和心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含量、心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P〈0.01)。因此,说明沙棘总黄酮具有良好降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作用,还可降低血清、心肌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含量及心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36.
糖基化作用在抑制和排除生物体一系列内生和外生有毒化合物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UGTs)参与了这一过程。在分析家蚕基因组中存在的UGT基因时选取其中的一个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经分子克隆和表达谱分析,将该基因命名为BmUGT004965,其开放读码框(ORF)长1 578 bp,编码525个氨基酸,预测分子质量60.3 kD,等电点9.13。该基因编码蛋白的N端具有一段由19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序列,而且N端和C端各有一段疏水的跨膜区。将该基因cDNA与家蚕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表明其具有4个外显子,外显子/内含子边界处均符合GT-AG规则。将家蚕BmUGT004965基因与人类、果蝇、昆虫杆状病毒、植物及已报道的家蚕UGT基因进行氨基酸水平的比对,显示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20%~30%;多重序列比对结果表明C端序列的保守性高于N端区域,可能与UGT具有2个主要的功能域有关。实时定量RT-PCR检测表明,在5龄第3天家蚕幼虫的9种组织中,BmUGT004965基因只在丝腺和脂肪体中有表达,且丝腺中的表达丰度明显高于脂肪体,这与基因芯片的结果一致,推测这种特异的表达方式可能与其特异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7.
从牛瓣胃上皮提取RNA,根据已知的人、鼠、兔、羊PepT1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目的片段cDNA,扩增产物经纯化、克隆后测序。克隆测序片段为1 566 bp(DQ309694),与其它动物已知PepT1序列比对,发现该片段位于第3~10跨膜结构域之间。牛测定序列与人、鼠、兔、羊、狗、鸡和猪PepT1相应片段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2.89%、80.14%、78.93%、96.04%、83.08%、63.90%和85.66%,相应片段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1.45%、79.62%、76.25%、94.06%、81.49%、61.41%和83.56%。对8种动物(牛、人、鼠、兔、羊、狗、鸡、猪)测序片段内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PepT1是高度保守的蛋白,其中跨膜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保守性高于膜外环。8种动物PepT1测序片段内各跨膜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0%以上,第3、4、5、6、7、8、9和10跨膜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0.97%、91.07%、97.62%、93.45%、94.05%、91.67%、91.45%和95.83%。8种动物测序片段内膜外环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70%~99%之间,以第4-5跨膜结构域之间膜外环的同源性最高,9-10跨膜结构域之间膜外环的同源性最低,3-4、4-5、5-6、6-7、7-8、8-9、9-10跨膜结构域之间膜外环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7.63%、98.86%、86.72%、90.13%、91.25%、88.33%和71.74%。9-10结构域之间是1个位于细胞外的大膜外环,可能对底物的识别有重要作用,牛在此区域与鸡相同区域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仅为29.3%,与大鼠、狗、人、兔、猪和羊相应序列的同源性依次为65.17%、71.64%、67.16%、60.20%、73.13%和88.56%。对测序BPepT1片段编码蛋白的糖基化和磷酸化位点分析表明,测序片段编码蛋白共有6个N-糖基化位点和3个蛋白激酶C依赖性(PKC)磷酸化位点。  相似文献   
38.
病毒蛋白糖基化较为常见,但糖基化的类型各不相同。病毒的糖基化蛋白具有识别宿主细胞,介导病毒囊膜与宿主细胞融合以及引起病毒免疫逃避现象等多种生物学特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GP41与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GP5蛋白上存在诱骗表位,诱骗表位抑制临近中和表位的识别。GP5蛋白膜外区上非中和表位A表位会降低临近中和表位B表位的免疫原性,使针对B表位中和抗体延缓产生。除了两个表位位置临近外,寡糖链对B表位的遮蔽或许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本文就糖基化的类型,病毒糖基化蛋白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与糖基化作用相关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P5蛋白诱骗表位进行了介绍以期阐明糖基化作用与免疫应答现象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39.
糖类属于生物体内分布广泛且具有重要作用的有机化合物,在糖基转移酶的作用下共价连接在特定种类的蛋白质上形成糖苷键,该修饰过程即为糖基化。随着研究技术的发展,糖基化在病毒生物学中的功能被不断发掘,广泛应用在病毒诊断、疾病预防及治疗中,如抗病毒疫苗和药物的研制等。以病毒糖蛋白和宿主细胞糖蛋白为研究对象,讨论了糖基化修饰在囊膜病毒生物学中的功能与作用机制,并对前沿方向和实际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0.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结合蛋白(CRH-BP)是分子量为37千道尔顿的N-糖基化蛋白.它能够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结合使CRH失活,而脑垂体细胞能够在CRH诱导下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进而调节应激反应中产生的各种生理现象.对CRH-BP基因的研究为CRH在生殖生理、药理学、动物应激反应等方面的研究开辟了新方向.本文介绍了近年来CRHBP基因在小鼠、人类上的研究进展,以便对该基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