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5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林业   581篇
农学   90篇
基础科学   55篇
  343篇
综合类   1455篇
农作物   60篇
水产渔业   858篇
畜牧兽医   413篇
园艺   247篇
植物保护   10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6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在室外自然条件下(2~8℃),将初始平均体质量(275.5±33.9)g的花羔红点鲑饥饿处理0(对照组),5,10,15,20 d,再投喂饵料,然后再饱食15 d,研究短期饥饿胁迫对花羔红点鲑生长率和耗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和再投喂对花羔红点鲑的生长有显著影响。随饥饿时间延长,花羔红点鲑的体质量不断下降,体质量损失率逐渐加大,各处理组(0,5,10,15,20 d)体质量损失率分别为0,3.59%,7.06%,7.61%,9.92%。花羔红点鲑在继饥饿后再投喂,其体质量逐渐增加,体质量增长率随饥饿时间延长不断增加。各处理组(0,5,10,15,20 d)体质量增长率分别为5.25%,11.10%,12.81%,17.93%,19.13%。花羔红点鲑继饥饿后再投喂,通过对各处理组特定生长率(SGR)、摄食率(FR)和饲料效率(FCE)的研究结果表明:饥饿5 d,10 d组的特定生长率要高于对照组(0 d),但差异不显著(P>0.05),15 d,20 d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饥饿5 d组摄食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10 d,20 d的摄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15 d组的摄食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随饥饿时间延长,各处理组饲料效率不断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饥饿和再投喂对花羔红点鲑耗氧率影响显著。花羔红点鲑的代谢率(耗氧率)出现阶段性变化,在饥饿状态下,前期(0~10 d)耗氧率下降速度较快,由217.7 mg/(kg.h)降至157.9 mg/(kg.h),而后期(10~20 d)下降速度慢,稳定在一定水平上。对照组耗氧率明显要高于饥饿组,其数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再投喂后,花羔红点鲑的代谢率上升,饥饿20 d以内的鱼经过10 d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992.
王乐  陈辉  胡霞  马超 《林业科学》2012,48(5):164-167
漆酶(Laccase,EC1.10.3.2)属于蓝色氧化酶家族的一种多酚氧化酶,是重要的木质纤维(lingocellulose)降解酶之一(Bertrand et al.,2002)。漆酶能催化降解多种芳香族化合物特别是酚类物质(Solomon et al.,1996)。由于漆酶具有430~790mV氧化还原电位(Shleev et al.,2003),能够将分子氧直接还原为水,在没有H2O2和其他次级代谢产物存在下,只要存在溶解氧,就可直接氧化底物(韩  相似文献   
993.
秦岭山地濒危植物秦岭冷杉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秦岭山地5个具有代表性分布点的秦岭冷杉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在调查的15个样地中共有维管植物94种隶属于46科79属,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植物的科属组成较为分散,群落垂直结构分层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及草本层3层,林下草本层优势种不明显。群落生活型谱显示以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占总数的61.6%。(2)通过对样方中物种重要值的分析,可将5个分布点秦岭冷杉群落划分为4个群丛。(3)对秦岭冷杉种群大小级分析显示,秦岭冷杉幼苗稀少仅占总数的13.5%,成熟林植株占76.9%,整个种群呈现衰退型。  相似文献   
994.
秦岭小记     
提起陕西头脑里浮出的画面先是一张罗中立的《父亲》的那个老汉著名的脸,然后就是沟沟壑壑的黄土高原,即便和水联系起来,也是泛着黄土的黄河九曲十八湾。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什么绿色,更不用说郁郁葱葱之类了。但这次去陕西却使我受到了不小的震撼。  相似文献   
995.
冯涛  李慧丽 《防护林科技》2012,(5):41-45,49
研究白鳞伞对不同碳源、氮源的利用,及其在不同碳氮比、pH梯度、温度梯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和菌丝的致死温度。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牛肉膏,最佳碳氮比为50∶1,在添加VB1的完全培养基中生长较快,最佳pH值为6.5,最适培养温度为20℃,致死温度为50℃,10 min。  相似文献   
996.
支气管肺炎又称卡他性肺炎,是指细气官和肺泡的炎症,临床上从呼吸加快、咳嗽和肺听诊有异常呼吸音为特征,多由于细支气管炎蔓延而来。由于常见其蔓延至个别肺小叶或一群肺小叶,所以又称为小叶性肺炎。本病常见于老弱牛和犊牛,多发于春秋两季,多因病原菌的侵入,外界不良因素刺激以及  相似文献   
997.
为了解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细环病毒(TTV)混合感染情况,用PCR方法对来自湖南、江西、广东、福建和广西五省区的193份猪组织样品进行PCV-2、TTV-1和TTV-2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CV-2感染率为61.1%(118/193),PCV-2和TTV-1混合感染率为32.1%(62/193),PCV-2和TTV-2混合感染率为16.9%(32/193),3种病原混合感染率为9.8%(19/193),2006年PCV-2和TTV的混合感染率最高。由此可见,目前猪群中存在PCV-2和猪TTV的混合感染,PCV-2和TTV-1型混合感染率高于和TTV-2型的混合感染率,且存在一定比例的三重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998.
在水温13~14 ℃下,将平均体质量(1.07±0.3) g的亚东鲑幼鱼养在100 cm×100 cm×60 cm圆形玻璃缸循环水系统中,密度为159尾/m^( 3) ,水深约40 cm,投喂添加0%、0.1%、0.2%、0.5%、 1.0% 、1.5%和2.0%β-葡聚糖的饲料饲养60 d,研究β-葡聚糖对亚东鲑幼鱼存活及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含量β-葡聚糖对亚东鲑幼鱼存活率差异不显著,均为100%;平均质量增长率0.5%试验组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平均体长增长率0.5%试验组最大,与0.2%、0.5%、1.5%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0%试验组平均体长增长率最小;特定生长率0.5%试验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0%试验组最低;肝体指数依次递减,0%试验组最大,与 0.1% 、 0.2% 和0.5%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肥满度0.1%、0.2%、 0.5% 、 1.0% 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0%试验组最小;摄食率0.1%试验组最高,随着β-葡聚糖添加量增加依次递减,但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食物转化率0.5%试验组最高,与1.0%、 1.5% 、2.0%之间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05),0%试验组最低。肠道脂肪酶、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随β-葡聚糖含量增加呈先增后减变化趋势,说明β-葡聚糖能够提升肠道消化酶活性。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0.5%β-葡聚糖对亚东鲑存活与生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9.
王万云  杨赵洁 《野生动物》2009,30(6):340-344
1965以年,秦岭地区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5个(其中水利部门4处),总面积487 134.6 hm^2,占陕西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7.8%。但由于保护区级别、管理体制、管理部门以及资金投资主体不同等原因,使秦岭地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益。本文通过对秦岭地区现有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设一个大自然保护区的思路,即建设秦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并指出适合秦岭地区保护区建设管理模式的优越性,提出了优化和改革秦岭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和完善运行机制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实地调查和试验分析,研究了秦岭北坡杨树人工林、刺槐人工林、油松人工林和荒坡等4种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状况和微生物特征.结果表明:①4种植被类型土壤养分存在差异,杨树人工林与刺槐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均较高,油松人工林养分含量相对较低.荒坡最低.②4种植被类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以细菌最多,其次为放线菌,真菌最少.除真菌数量外,细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量依次为杨树人工林最多,刺槐人工林较多,再次为油松人工林,荒坡最少.③4种植被类型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基本均随土层加深表现为减少趋势,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养分含量有关.④4种植被类型中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比较研究表明,人工林能够较好地改善土壤状况,阔叶林改善土壤状况较针叶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