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10篇
  13篇
综合类   163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本文报道了中国特种稻分子进化研究的初步结果。本研究利用分布于我国不同省份的有色稻品种,试图以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谱带为分子指标,运用分支分类学的基本原理,编制出PAQUP2.4,1,PAUP30和Hennig86三个计算机软件包,用手工操作法酯酶同工酶谱带进行分析和分子进化树的制作。  相似文献   
22.
种稻新品种银黑香粳是白银市农科所从引进特种稻品种龙锦 1号变异株中经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在 1998- 1999年白银市 2 a6点 (次 )特种稻区域试验中 ,折合平均产量 5 372 .4 kg/ hm2 ,比对照品种龙锦 1号增产 9.86 % ,居参试 5个品种 (系 )的第 1位。精米率为 91.5 % ,整精米率为 6 3.4 % ,粒长 5 .6 mm,长宽比 2 .2 ,其碱消值 7级 ,胶稠度 5 8mm,直链淀粉含量 0 .372 %。在甘肃沿黄灌区种植全生育期 14 5 d,适宜在沿黄灌区海拔 1380~15 5 0 m的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23.
“烟后稻田养鱼”,是指在稻田中早季种烟、晚季种稻兼养鱼的一种稻鱼兼作经营模式。我县烤烟种植面积大,利用烟后稻田养鱼,提高水产品总量,对于内陆山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其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4.
品种信息     
《中国稻米》1995,(2):8-8
9个水稻品种1994年获全国审定//吉林省特种稻“龙锦一号”  相似文献   
25.
26.
27.
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海南大学和海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邮编:571100,电话:0898—65313090)共同选育的特种稻新品种“中科黑糯1号”,前不久通过了海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8.
针对双辽地区风沙大及水田日益严重缺水状况,开展了水稻垄系节水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垄系节水栽培方式,稻田日均地温增加0.2~1.2℃,节省肥料投入25%,节水30%,稻谷增产6.7%~7.9%,可节支(化肥350元/hm2、水费300元/hm2)增收(鸡2400元/hm2)达3050元/hm2,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9.
为明确豫南稻区特种稻香味和有色果皮基因型,进一步促进豫南特种稻的遗传改良及新品种选育。本研究选用53份特种稻种质资源,针对水稻第8号染色体上香味基因Badh2的第2外显子和第7外显子设计相应分子标记,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测序技术,分析特种稻资源中香味基因变异情况。结果显示,53份材料中有18份材料Badh2基因第2外显子上出现7 bp碱基缺失,其中‘银香1号’为杂合基因型;19份材料Badh2基因第7外显子上发生8 bp缺失和3个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变异,其中‘黑香糯160’、‘鄂香1号’和‘美香占2号’属于杂合基因型。同时,对有色特种稻黑色果皮基因Ra和红色果皮基因Rc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份黑色稻米均在Ra基因第7外显子处缺失碱基“GT”;普通白米与2份红色稻米相比在Rc基因第6外显子处存在14 bp碱基缺失。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豫南特种稻香味和有色果皮基因进行了分析,为豫南特种稻种质资源筛选评价和分子设计育种选育或创制聚合多种优良性状的特种稻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0.
<正>池塘种稻生态高效种养模式,通过利用生物学共生技术原理,在池塘中进行虾、鱼、鳖混养(轮作)的同时进行芦苇稻种植,有效促进池塘内物质能量循环和利用。我站自2013年底开始,在浙江盛旭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基地试验池塘种稻技术模式,试点核心区面积50亩。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水产混养品种本技术模式在水产养殖方面以南美白对虾为主,同时混养中华鳖、白鲢及青虾。2.芦苇稻稻种为浙江大学选育的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