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47篇
  免费   2375篇
  国内免费   2851篇
林业   8816篇
农学   4541篇
基础科学   1876篇
  2874篇
综合类   34619篇
农作物   2611篇
水产渔业   6828篇
畜牧兽医   22630篇
园艺   8166篇
植物保护   1312篇
  2024年   658篇
  2023年   2370篇
  2022年   2184篇
  2021年   2430篇
  2020年   2134篇
  2019年   2925篇
  2018年   1207篇
  2017年   2169篇
  2016年   2351篇
  2015年   2618篇
  2014年   4548篇
  2013年   4586篇
  2012年   6253篇
  2011年   5869篇
  2010年   5468篇
  2009年   5655篇
  2008年   6220篇
  2007年   5384篇
  2006年   4775篇
  2005年   4231篇
  2004年   2644篇
  2003年   2365篇
  2002年   1771篇
  2001年   1901篇
  2000年   1389篇
  1999年   1022篇
  1998年   1022篇
  1997年   945篇
  1996年   930篇
  1995年   876篇
  1994年   847篇
  1993年   853篇
  1992年   673篇
  1991年   723篇
  1990年   618篇
  1989年   510篇
  1988年   200篇
  1987年   139篇
  1986年   139篇
  1985年   95篇
  1984年   91篇
  1983年   69篇
  1982年   71篇
  1981年   57篇
  1980年   49篇
  1979年   27篇
  1975年   21篇
  1974年   21篇
  1965年   50篇
  1957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以俄罗斯杨树新品种N2(Populus nigra×P.pyramidaeis)组培苗为材料,对其生根过程中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组培苗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出前期减小后期增加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再减小的趋势;POD活性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再减小的趋势;PPO活性呈现出前期减小后期增加的趋势;IAAO活性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2.
23.
《饲料工业》2017,(9):34-38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复合型霉菌毒素脱毒剂对饲喂霉变饲料的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420日龄的600只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空白对照组(Ⅰ组):饲喂正常玉米日粮;阴性对照组(Ⅱ组):饲喂用50%霉变玉米替代正常玉米的日粮;试验Ⅲ、Ⅳ和Ⅴ组,饲喂在阴性对照日粮的基础上添加复合型霉菌毒素脱毒剂,添加量分别为1.0‰、2.0‰和4.0‰。结果表明:(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霉菌毒素显著降低蛋鸡产蛋率、显著提高日耗料量、料蛋比和破软壳率;与阴性对照霉菌毒素组相比,2.0‰和4.0‰复合型霉菌毒素吸附剂组可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显著降低日耗料量、破软壳率和料蛋比,其中以4.0‰添加量组效果最优。(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阴性对照饲喂霉菌毒素日粮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和蛋黄色泽分别降低19.44%、16.29%和20.50%,差异均显著(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2.0‰和4.0‰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添加量组蛋壳厚度分别提高20.69%和27.59%、蛋壳强度分别提高17.79%和15.77%、4.0‰添加量组蛋黄色泽提高19.00%,差异均显著(P<0.05)。(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霉菌毒素显著提高了血清中ALT、AST和ALP含量。4.0‰复合型霉菌毒素脱毒剂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分别降低25.04%、16.19%和17.46%,差异均显著(P<0.05)。由此可知,霉变饲料中添加该复合型霉菌毒素脱毒剂能够提高蛋鸡生产性能、改善蛋品质及减轻毒素对肝脏的损伤,综合比较以试验Ⅴ组4.0‰添加量时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3个试验点5年生马尾松生长和抽梢性状的家系遗传变异和遗传稳定性,为马尾松各栽植区选择优良材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营建于湖北京山、湖南桂阳、广东信宜的5年生马尾松家系区域试验林进行生长及抽梢性状调查,分析各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及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评价家系的稳定性和速生性。[结果]5年生马尾松生长和抽梢性状在家系间、地点间和家系与地点互作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3个试验点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均大于单株遗传力,胸径、树高、轮盘总数和抽梢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家系遗传力为0.72~0.96,单株遗传力为0.45~0.88。性状相关分析表明,速生的家系抽梢次数更多,当年抽梢较长,而第1次抽梢长度较短;采用AMMI模型根据家系树高和胸径的稳定性分析得出:ZP325、ZP386家系的树高稳定性最好,ZJ5153、ZJ39家系的胸径稳定性最好,GD8家系的胸径和树高稳定性均最差。以高出各试验点树高和胸径5.00%,且高于各试验点相应的1代种子园对照为速生性评价标准,在湖北京山、湖南桂阳、广东信宜分别评价出13、4和7个速生家系,其中,GLN2和GD7家系在3个试验点既速生又稳定,可作为3地点速生、稳定型优良家系。[结论]5年生马尾松生长和抽梢性状在家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生长和抽梢性状受到较强遗传控制;速生家系抽梢次数较多,抽梢长度较长,但固定生长量较短;GLN2和GD7家系为3地点速生、稳定型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25.
对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巨尾桉(E.grandis×E.urophylla)、尾叶桉(E.urophylla)无性系试验林生长性状和干形进行了分析,为选择优良无性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及同一无性系在不同林龄时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率均有所不同,总体上QL4、QL7无性系生长率较大,而QL1、QL2无性系的生长率则较小;林龄1.5年及6.5年时无性系间胸径、单株材积均有显著差异,而无性系间树高仅在林龄1.5龄时差异显著;其余林龄无性系间的差异均不显著。用6.5年生参试无性系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干形观测值对各无性系进行综合评定,结果QL7无性系的综合评定结果最佳,被评为优良无性系,其6.5年生时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是16.83 cm、21.42 m、0.233 1 m~3;而QL1无性系综合评定排最后一位;因此,不同无性系及同一无性系在不同阶段的生长表现均有所不同,无性系间胸径、单株材积在其生长的早期及后期均存在显著差异,而树高则在早期差异显著,所选择的QL7优良无性系可在试验地所在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6.
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选取60头奶牛进行研究,以随机方式将所选的奶牛划分为试验组及常规组,常规组提供常规管理模式,试验组在常规模式基础上添加中草药添加剂。结果表明,2组奶牛五周的肛温均维持在38.5℃以上,呼吸频率维持在69.5次/min以上。前3周两组奶牛的生产性能差异不明显,第3周过后试验组奶牛的生产性能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第1周2组奶牛的血液生化指标差异不明显,第3周过后试验组奶牛的血液生化指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对热应激奶牛产奶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显著,可以更好地降低热应激反应,值得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27.
28.
以重瓣百合'Thalita'为试材,采用4个不同浓度(10、20、40、80 mg·L-1)的GA4+7+氯吡脲(1∶1),对其进行叶面喷施处理,以清水为对照,测定其株高、茎粗、叶面积等指标,探讨GA4+7+氯吡脲对重瓣百合'Thalita'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其推广提供参考.结果 表明:20 mg·L-1 GA4+7+氯吡脲对'Thalita'花苞直径和叶面积促进作用最大,分别比对照高14.18%和55.13%,均达显著差异;茎粗随着GA4+7+氯吡脲的浓度升高表现出一定抑制作用;20 mg·L-1GA4+7+氯吡脲在花苞开放率和花期上综合效果最好;80 mg·L-1 GA4+7+氯吡脲对'Thalita'株高促进效果最好,比对照高2.67%;所有处理组种球鲜质量和根长均比对照低,其中20 mg·L-1 GA4+7+氯吡脲效果最为明显,分别比对照低36.77%和48.18%,均达显著差异.综合比较来看,20 mg·L-1 GA4+7+氯吡脲对重瓣百合'Thalita'生长影响最大,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9.
从油茶的品种入手,涉及到缺素以及容器3方面对幼苗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并重点列举出对油茶幼苗根系生长危害严重的两大危害和预防解决办法,对油茶幼苗根系地更好生长做出了初探。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重金属铅(Pb^2+)和镉(Cd^2+)对火炬树Rhus typhina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索火炬树对重金属铅、镉胁迫的耐受程度及机理。【方法】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分别用不同浓度Pb^2+(300、600、900、1200、1500 mmol/L)、Cd^2+(140、280、420、560、700 mmol/L)溶液处理火炬树种子,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胚根长和茎长、硫代巴比妥酸(TBARS)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Pb^2+、Cd^2+均对火炬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但低浓度Pb^2+可促进根长和芽长的伸长。随着Pb^2+和Cd^2+溶液浓度的增加,幼苗叶片中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POD活性和TBARS含量均逐渐升高。其中,Cd^2+浓度为700 mmol/L时,发芽率、发芽指数、芽长和SOD活性达到最低值,而TBARS含量最高;Pb^2+浓度为1500 mmol/L时,根长达到最低值,POD活性达到最高值;Pb^2+浓度为600 mmol/L时,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结论】Pb^2+浓度为300 mmol/L时会抑制火炬树种子萌发,但会促进幼苗生长,其余浓度Pb^2+、Cd^2+胁迫下,火炬树种子与幼苗受到一定影响,但是均较好完成了萌发与幼苗生长,并表现出多种积极的适应性特征,未出现无根苗现象,火炬树较其他木本植物对铅、镉2种重金属表现出更强的耐性。本试验结果可为今后选用火炬树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材料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