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14篇
  6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Ti转化的丹参组培物在MS-HN4培养基(MS中不含硝酸铵,含蔗糖30g.L^-1)上经25度暗培养18d,生长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对照(CK),200umol.L^-1水杨酸(SA),4g.L^-1酵母激发子(E)和E+SA处理,其中CK和SA处理的组培物仅产生痕量的丹参酮类物质,而E和E+SA处理的总丹参酮产量分别增加到12.23mg.L^-1和15.07mg.L^-1,表明E处理能促进组培物产生丹参酮类物质,而A可以强化E的这种作用,与上术差异有关的内源激素变化是:培养6-18d ,E SA处理的ABA和iPAs含量均持续高于对照,分别增长了2.8-9.8倍和3.6-5.8倍,而A1+3和IAA 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13.2%-56.9%和34.8%-74.6%,高水平的ABA和iPAs及低水平GA1+3和IAA抑制了组培物的生长,有利于促进丹参酮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2.
本文主要以广州优势水稻稻瘟病菌小种ZC13(97-151a)和以CO39为背景的水稻近等基因系C101LAC为材料,研究水稻激发子与稻瘟病菌之间的互作关系。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将得到的可能差异条带进行重扩增和纯化,最后得到差异显著的条带,采用重复试验,对重复性好且稳定的部分条带利用pMD18-T载体及大肠杆菌DH5α进行克隆测序,NCBI比对分析,发现某些差异片段与水稻的激酶及锌指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73.
为了给细极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的田间使用提供依据,测定了其粗提蛋白液对棉主要性状及相关酶活性变化影响的相关数据。结果表明:细极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诱导后显著提高了棉成铃数,且不同程度提高了株高、单铃重、衣指、子指和衣分,降低了单铃壳重,特别是促进了棉花早熟,获得了较高的产量。以浸种处理的籽/皮棉产量最高,分别达到3 800.60和1 598.15 kg/hm2,比对照提高了22.15%和26.11%;纤维的主要品质性状指标与对照间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浸种 现蕾期喷雾处理的综合值比对照提高6.1%,为最高;诱导后POD(过氧化物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及NR(硝酸还原酶)的酶比活性增强,其中POD酶比活性均值最高为(502.00±1.10)μmol/(g.min),SOD为(378.36±0.43)μmol/(mg.min),NR为(168.96±2.30)μg/(g.h);而MDA(丙二醛)含量降低,最低为(2.814±0.090 9)μmol/g。  相似文献   
74.
灰霉菌菌丝体提取物诱导番茄抗病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用体外抑菌试验及植物幼苗活体生物测定的方法 ,测试了 3种自制诱导因子对番茄的诱导抗性。试验表明 :灰霉菌菌丝体提取物的防病效果可达 5 5 .6 %,而灭活菌丝体及发酵液提取物则未发现诱导活性。  相似文献   
75.
病菌激发子诱导烟草抗赤星病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来源于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弱毒株TBA16的病菌激发子诱导烟草,产生了系统诱导抗性,最大诱导效应可达54%。烟草幼苗经激发子处理后,苯丙氨酸裂解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病程相关蛋白(PRP)也有量的积累,在诱导后第10d产生的蛋白量最多。以水杨酸(SA)处理作阳性对照,结果表明,水杨酸诱导比激发子产生的诱导诱导效应高,各种酶活性均比激发子诱导产生的大,PRP产生的量也较多。  相似文献   
76.
冯莹  韩正敏 《林业科学》2007,43(1):68-71
用杨盘二孢菌的激发子粗提液,与高度抗黑斑病的Ⅰ-72杨和高度感染黑斑病的加杨悬浮细胞互作,测定杨树悬浮细胞的生物化学变化.结果表明:Ⅰ-72杨在活性氧的释放和△pH的变化两方面均明显高出加杨;膜脂过氧化过程,从量的方面看,二者几乎没有差异,只是Ⅰ-72杨的膜脂过氧化高峰期要早于加杨1 h.这些研究可以为杨树的抗病机理和杨树抗病基因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7.
尚威  邱德文  曾洪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505-4506
利用PCR方法扩增稻瘟菌蛋白激发子基因pemG1,并在其上下游分别引入酶切位点EcoRI和XhoI,经双酶切后与诱饵质粒载体pLexA连接构建重组诱饵质粒pLexA-PEMG1,将该重组诱饵质粒转入酵母菌株EGY48[p8op-lacZ]中进行β-半乳糖苷酶整板分析检测自激活。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诱饵质粒pLexA-PEMG1,并且其无自激活报告基因作用,对酵母菌株也无毒性作用。这说明该重组诱饵质粒可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为筛选番茄cDNA文库获得诱饵蛋白PemG1的相互作用蛋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8.
从隐地疫霉(Phytophthora cryptogea)中克隆cryptogein蛋白激发子基因,经测序证实后.针对病原菌侵染和cryptogein基因本身的特点,选用能在根、茎、叶等的表皮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弱组成型、并受病原菌诱导的水稻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的启动子;同时为了使表达的cryptogein蛋白能分泌到细胞外,更好地与植物细胞膜受体互作,在cryptogein基因前还融合了烟草病程相关蛋白PR1b的信号肽.然后将此融合基因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CHF3中,获得植物双元表达载体CHF3-PAL-PR1b-Cry,再将此载体转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EHA105中.  相似文献   
79.
    番茄叶霉菌(Cladosporium fulvum)CfHNNI1是一种寄主和非寄主抗病性的广谱激发子. 但CfHNNI1 cDNA序列是否为全长序列尚不明确. 本研究构建了两个缺失不同长度5'端序列的CfHNNI1序列结构, 并研究了这些缺失型序列与坏死诱导功能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缺失包括ATG3在内的5'端100 bp序列, 使缺失型CfHNNI1的翻译起始于ATG101, 形成一个新的开读框, 导致对番茄、烟草(Nicotiana tabacum)和N. clevelandii植株坏死诱导能力的完全丧失.而缺失所有在ATG273以前的4个ATG、长度为272bp的序列,但与ATG3处于同一密码框架中的缺失型CfHNNI1, 丧失了诱发番茄、N. clevelandii以及N. paniculata产生坏死反应的能力, 却仍能诱发N. tabacum, N. benthamiana, N. langsdorfii, N. glutinosa及N. solanifolia等5个Nicotiana种的植株产生明显坏死反应. 这些结果说明, 以ATG3为起始密码子的开读框是CfHNNI1真正开读框;5' 端272 bp序列在诱导产生坏死反应中的作用因植物对象而异.  相似文献   
80.
导向农药是指可在植物体内向特定部位定向传导的农药。通过改善外源物质的传导性 (尤其是韧皮部传导性) 可显著提高导向农药在植物体内的系统性分布,有利于实现精准防控。文章综述了导向农药的分子设计理念、糖基导向农药和氨基酸导向农药的韧皮部传导性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农药分子与相关氨基酸转运蛋白载体之间的构效关系将是今后导向农药研究的重点,同时提出可以激发子作为导向基团,研究开发既能在植物体内通过韧皮部传导防治病虫害,又能激活寄主防御反应、具有植物激活剂性质的新型导向农药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