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0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289篇
林业   332篇
农学   311篇
基础科学   35篇
  89篇
综合类   2431篇
农作物   337篇
水产渔业   1140篇
畜牧兽医   358篇
园艺   714篇
植物保护   54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392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91.
葡萄斑叶蝉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斑叶蝉又名葡萄二星叶蝉、葡萄二点叶蝉、葡萄二点浮尘子、二点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9-10月问对葡萄叶片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992.
<正>陆良县新栽晚熟红提葡萄形成热潮,中枢镇的四河村、马街镇的大西和海界村分别栽种100hm2和40hm2,成为推广栽种晚熟红提的新亮点。区域化、高规格、高质量的葡萄园区,带动当地果农科学栽培、科学管理、科学预防病虫害  相似文献   
993.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黄瓜霜霉病俗称"黑毛""火龙""跑马干"等,在建水县各种植地均可发生,是黄瓜最常见的一种病害,在黄瓜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背面病斑充水,充水斑受叶脉限制,并有无色或浅黄色小水珠渗出。  相似文献   
994.
采用西瓜细菌性果斑病不同越冬菌源和接菌方法对西农9号进行致病力试验,结果表明:病果浸出液、干存病叶、湿存病叶和带菌土壤越冬后的菌源,都有致病力,以带菌土壤和干存越冬病叶越冬的菌源致病力较强;浸种、淋蔸、针剌和喷雾4种接菌方法对不同越冬菌源的致病力有一定的影响,以针剌接菌方法的致病力最强。该试验结果为深耕翻土、清除田间带病残体、土壤消毒、减少田间操作造成伤口等防治措施的推广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5.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以白三叶、高羊茅、早熟禾3种草坪植物为受体,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斑地锦水浸提液对3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浸提液均对3种受体植物幼苗的根长存在显著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浸提液含量的升高而增强;浸提液对白三叶的抑制综合效应(SE)最强.②质量浓度为0.01和 0.02 g·mL-1的浸提液对高羊茅和早熟禾的幼苗株高有促进作用,质量浓度为0.01 g·mL-1浸提液对白三叶和早熟禾的种子活力有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不显著.化感物质定性试验显示,斑地锦水浸提液中含有酚类化感物质.  相似文献   
996.
《北京农业》2010,(6):62-62
华农118 审定编号 京审玉2007006 蒙认玉2009006 特征特性 夏播生育期95—98天,幼苗生长势强。株高260.0厘米,穗位100.0厘米,籽粒黄色,半硬粒型,果穗筒形。穗行数14~16行,穗长17.0~20.0厘米,穗粗5.2厘米,干粒重370克.单穗粒重165~205克.出籽率87.0%。抗大小斑病、青枯病、  相似文献   
997.
玉米新品种对3种病害的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和灰斑病是玉米生产上重要的叶部真菌病害。采用人工接种法,对16个玉米新品种在田间进行大斑病、小斑病和灰斑病的抗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在鉴定的16个玉米新品种中,4个品种(屏单3号、云玉2号、HL-66和春喜06-10)对3种病害均有较好的抗性,其余品种对1种或者2种病害具有中抗或感病的水平。  相似文献   
998.
通过标本采集、分类鉴定和接种试验方法对采自辽宁东部地区油松上针叶树散斑壳(Lophodermium conignum)、松针散斑壳(Lophodermium pinastri)2个真菌种的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这2个种均是引起油松落针病的主要致病种,并且症状表现、致病特点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9.
天然纤维织物双轴向拉伸应变场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天然纤维织物,在双轴向拉伸过程中位移场和应变场进行研究,对设计成不同形状的十字试件进行比较,发现双圆角过渡连接形式可以较好地分散夹持区域的应力集中,从而保证破坏发生在测量区域内.  相似文献   
1000.
<正>1桃细菌性穿孔病1.1症状:叶上病斑近圆形,直径约2~5mm,红褐色,或数个病斑相连成大的病斑。病斑边缘有黄绿色晕环。以后病斑枯死,脱落,并造成严重落叶。果实受害,初为淡褐色水渍状小圆斑,后扩大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