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3篇
林业   4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2篇
  29篇
综合类   79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2 毫秒
81.
我国是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尤其是暴雨的强度和频度增加,应持续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本研究拟将洪灾对农田的不利影响进行量化表征,通过调研获取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与相邻未建高标准农田区域在同一次洪灾中的减轻灾害损失的量化指标,对比分析相关指标,从而获得高标准农田防御或减轻灾害的能力。调研案例结果表明:在洪灾中,一般情况下,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田间基础设施(灌溉与排水设施和田间道路)受损程度比未建高标准农田区域低1个等级,主要为轻度或中度损毁;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田间积水深度、积水时间、散墒时间均小于未建高标准农田区域,平均分别减少35%、50%、40%,综合而言,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受涝渍程度比未建高标农田区降低43%;在设计洪水标准范围左右,高标准农田区平均减产15%,比未建高标准农田区域少约30%;但如同时遭遇特大洪水、极端暴雨或不利地形条件影响,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也可能遭受田间基础设施重度损毁、农田严重涝渍、在田作物绝收等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82.
以长台溪流域10座小Ⅱ型以上水库的安全认定和社会经济调查为基础,通过单坝失事风险分析、失事后果评估计算,进行单坝的洪灾风险评价;进而从流域整体的角度,考虑库间影响,洪灾风险的传递、积聚效应,量化分析全流域各水库的洪灾综合风险。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内各座水坝洪灾综合风险的大小排序,转化为除险加固的优先次序,为后续加固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现代农业科技》2016,(17):41-42
一场特大暴雨袭击了邢台地区,致使农作物受灾严重,为便于灾区恢复生产,结合邢台地区实际,总结了暴雨洪灾后夏季主要农作物及蔬菜的生产自救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2004年9月3日至5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百年难遇特大暴雨和洪水袭击了达州市通川区,全区的114个村、5.6万农户、17.03万农民不同程度普遍受灾,给农业、畜牧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近段时间以来,该区积极有效地开展了畜牧业减灾降损和生产自救工作。1洪灾造成的损失情况“9·3”特大暴雨洪灾,直接天噬了无数的畜禽,严重损坏了基础设施。全区淹没畜禽圈舍10万余平方米,冲毁、垮塌畜禽圈舍4.12万平方米,冲走或淹死生猪1746头、牛147头、羊523只和家禽12.18万只,一些规模养殖场(户)和基层畜牧站受灾情况尤为严重,有的更是遭到了灭顶之灾。其中达州宏…  相似文献   
85.
今年夏季,我国淮河流域发生了大规模的洪涝灾害,沿淮地区特别是江苏、安徽两省的渔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为给受灾渔民在恢复生产过程中提供一些帮助,本期“致富向导”栏目特辟专栏把一些专家及基层水产技术人员在抗灾复产过程中的技术措施介绍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同时也希望灾区水产养殖户把你们遇到的问题寄给我们,我们将帮助大家共同渡过难关,早日恢复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86.
太行山谷坊坝水毁原因分析与建议毛向红顾新庆孙吉定张金香王振亮(河北省林业科学院石家庄市五七路050061)王米云(平山县林业局)李改堂(涉县林业局)河北太行山南起漳河、北接拒马河,是华北地区和京津地区的天然屏障。由于历史的原因,缺少森林和植被,水土流...  相似文献   
87.
88.
古永继 《农业考古》2004,(1):233-238
灾害,是具有破坏性的自然力通过非正常方式释放出来,在一定范围内给人类生活造成祸害的现象。观察和记录自然灾害,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之一,在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中,已有关于自然灾害的记载。从《汉书》开始,历代正史多列“五行志”或“天象志”、“灾异志”之类篇目,集中记录当时自然界中发生的重大异常现象;宋元以后基本定型的各地方志,也多以“灾祥”、“样异”等类栏目记载同样内容。  相似文献   
89.
90.
2006年罕见的高温干旱天气给我市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2007年7月7日,我市又普降暴雨,来势猛,持续时间长,导致我市部分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洪灾,低畦地区水稻、玉米、红苕等农作物严重受灾,此时正值水稻怀苞抽穗的重要时期,灾情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