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46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7篇
  34篇
综合类   159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环洞庭湖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模式是环洞庭湖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环洞庭湖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及其发展思路,并提出了环洞庭湖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2.
环洞庭湖区棉花早衰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分析了近年环洞庭湖区棉花发生早衰的主要原因,即:使用耐肥品种出现的肥水不足,长期连作,持续干旱或连续阴雨渍涝,钾营养缺乏等等。提出防止棉花早衰的主要措施是:选用良种,深耕土壤,改连作为轮作,重施有机肥,增施钾肥,增强田间管理,注意抗旱抗涝,合理化调,适时打顶。  相似文献   
93.
洞庭湖区内湖生态环境现状及修复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洞庭湖区内湖众多,水域面积占全区水域面积的26.3%,是湖区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2001年8月洞庭湖区内湖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显示,目前内湖富营养化问题较为突出,本文初步探讨化肥养鱼对内湖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内湖生态修复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4.
洞庭湖区发展林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形成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的最佳结合,可以使湖区生态环境稳定,水灾损失最小,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但洞庭湖区其主体生态功能是防洪蓄水,无论是种水稻还是林木,都不能破坏洞庭湖的湿地生态环境。另外,洞庭湖区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基本农田应保证生产粮食。  相似文献   
95.
粮补政策实践要研究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地处我国中部的洞庭湖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近期在农村调查时,却发现在现阶段农村工作新特点和农资化肥价格猛涨的背景下,现行的粮补政策在操作中形成的弊端逐年沉淀,补贴激励效应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96.
洞庭湖区棉花常年因移栽后低温阴雨而迟发,造成霜前花率低,晚秋桃比例大,从而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移栽后采用覆膜新技术,可实现壮苗早发,改善群体结构,确保棉花高产优质。据此,提出了移栽地膜棉的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7.
《淡水渔业》1973,(7):18-18
我所今年七月从石门县引入6—16斤的娃娃鱼19尾,除4尾捕获时被钩伤,引起伤口发炎死去外,尚存15尾,生活生长正常。原产于山溪的娃娃鱼已基本能在洞庭湖区生活了。但因饲养不久,经验不多,只能粗浅的谈一下体会。  相似文献   
98.
通过分析湖区水稻生产特点 ,总结其耕作栽培技术的形成与创新、演变与发展 ,提出了“优质争市场、双季攻高产、轻型攻高效、避灾保丰收”的新世纪湖区水稻栽培技术系统的大体框架。  相似文献   
99.
简析了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特征及农业利用现状,对湖区湿地生态农业资源进行了功能评价,并根据湖区湿地碟形盆地圈带状立体景观结构特征(即同心环带状--湖盆中心带、湖滨中环带、外环带),提出适应各环带湿地资源开发的若干生态农业模式,以期达到保护湖区湿地生态及湿地资源持续利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0.
南洞庭湖区域经济植物资源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自然地理条件南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益阳市东北部 ,总面积 7万 hm2。其中岗地 1.8万 hm2 ,围垦平原 1.9万 hm2 ,湿地面积 3.3万 hm2 ,地貌以平原为主 ,兼有岗地 ,地域差异不明显。属过水性湖泊 ,换水周期为 19天 ,水质良好。湖泊洪水季节最深处 4 .2 m~ 10 .0 3m,枯水季节水最深处 1.18m~ 1.8m,冬季一般湖泊、湖汊水深 0 .4 5m~ 1m,主要为潮土和沼泽化草甸土 ,肥沃 ,p H6 .5~ 7.6 ,阳光充足 ,日照较长 ,雨量充沛 ,冬春多寒潮风 ,春夏易渍涝。区内年平均降水量在 130 0 mm~ 14 0 0 mm,年平均气温近 17℃ ,全年日照时数在 170 0小时~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