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17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798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795篇
畜牧兽医   153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 毫秒
991.
泥鳅多倍体育种及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参考,在水温为(26±0.5)℃条件下,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二倍体、四倍体及其正反交F1的胚胎发育过程及发育特征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二倍体、四倍体、正交F1和反交F1受精卵分别经过26.18h、25.78h、26.52h和26.72h孵化出膜,其发育过程和发育时序基本相同,受精发育经过卵裂前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孵化出膜期等阶段,各发育分期除发育时间不同外,其发育特征和发育分期没有明显差异。二倍体、四倍体初孵仔鱼体长分别为(2.56±0.121)mm和(3.145±0.277)mm,仔鱼形态差别不大;正交F1仔鱼和二倍体仔鱼的形态特征基本相同,反交F1和四倍体仔鱼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92.
本文采用特制的泥鳅鱼饲料配方,在稻田中进行人工精养,通过120天的养殖,获亩泥鳅鱼110公斤,平均规格6克,亩效益达440.00元.  相似文献   
993.
采用静水养殖法,将鲫鱼和泥鳅分别暴露于浓度为0.08、1.72、6.48 mg/L的Cd2+溶液中,于染毒后的7、14 d对所有染毒组和对照组鱼进行尾静脉采血制片,油镜观察,研究在不同作用时间和不同浓度下,Cd2+对鲫鱼和泥鳅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的影响.结果表明,Cd2+可诱导鲫鱼和泥鳅红细胞产生微核,并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994.
笔者于2004年5月22日~9月16日,利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希渔场一口1.5 hm2池塘,进行了以泥鳅成鱼为主,配养鳙鱼种试验,捕获成品泥鳅4826.5 kg,鳙鱼种2884.3 kg,经济效益38533.50元.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泥鳅多糖的抗氧化作用,采用生化试验检测泥鳅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泥鳅多糖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均具有清除能力,其中对羟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清除能力较强,最高分别达到73.38%和88.22%。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也达到57.99%,总抗氧化能力达到8.42U·mL~(-1),表明泥鳅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96.
对杂交三倍体泥鳅(4n♀×2n♂)的胚胎染色体进行了C带及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首次探讨了杂交三倍体泥鳅C带特征,为准确鉴别染色体提供依据,研究了核糖体5.8S+28S r DNA在杂交三倍体泥鳅胚胎中期染色体上的数目和位置。C带结果表明,杂交三倍体泥鳅的染色体C带包括臂端C带和着丝粒C带,没有发现臂间C带。M染色体只有1号染色体既有臂端C带又有着丝粒C带,但臂端C带均比着丝粒C带大,信号也比着丝粒的强;而其他M染色体及SM染色体、T染色体只有着丝粒C带。FISH分析显示,核糖体5.8S+28S r DNA清楚地定位在杂交三倍体泥鳅中期染色体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的端部区域,在杂交三倍体泥鳅中期染色体上可以检测到三簇杂交信号。该结果从分子细胞遗传学层面进一步证实了杂交三倍体泥鳅是含有三套染色体组的遗传三倍体。  相似文献   
997.
为了解池塘泥鳅养殖对养殖水体的影响,选择湖北天门四海泥鳅养殖基地和仙桃市郭河镇养殖户的10口泥鳅养殖池塘及水源进行取样分析,调查养殖池塘水质污染情况,分析水质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治理对策。结果表明,调查区域的养鳅水源为井水,水质偏酸性、氧化还原电位偏低、氨氮偏高,不符合养殖要求。池塘养殖水体pH值、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浓度范围正常,而氨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浓度严重超标,浮游生物量偏高。调查区域泥鳅养殖池塘污染以营养物质和有机物污染为主,水质污染主要与饲料选择、投加方式有关。泥鳅养殖池塘可采用生物浮床、人工湿地等生态技术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998.
水产生物多倍体是生物领域的一项研究热点,多倍体生物生长速度快,体格健壮,抗病性、抗逆性强。泥鳅作为稀有的天然多倍体鱼类,其多倍体研究对其他水产生物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综述了泥鳅多倍体诱导的原理、方法和泥鳅自然多倍体的研究进程,总结了多种方法(物理、化学诱导技术等)的研究结果以及泥鳅自然多倍体研究现状,以期为泥鳅多倍体人工诱导和生产提供基础资料,并能为其他水产生物多倍体诱导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于2017年4月底至6月初,进行台湾泥鳅的人工繁殖。亲鱼为天津鸿腾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14年春天从我国台湾省引进。共选用台湾泥鳅约2 500kg,其中雌鱼约1 800kg;雄鱼约700kg,雌雄比例约为2.5∶1,雌鱼、雄鱼平均体重分别为121.88g、126.98g。雄亲鱼平均"胸鳍长/体长比"为15.71%,显著大于雌亲鱼的10.08%(P<0.001),并且雌、雄鱼之间数据不重叠。雌鱼背部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加鲫鱼脑垂体催产,雄鱼不使用催产素。人工授精后,将受精卵均匀地洒在孵化池内的网框上进行孵化,孵化水温18.5~22.5℃,受精约48~52h后破膜孵化。雌鱼每尾产卵量28.7g,平均每克卵数2 061粒,受精率82.98%,平均孵化率97.4%。2017年获得水花约7亿尾。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究带鱼酶解蛋白亚铁螯合肽对泥鳅免疫特性的影响及其在泥鳅体内的代谢分布情况,通过在泥鳅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带鱼酶解蛋白亚铁螯合肽,喂养40 d,检测泥鳅消化酶活性、血清和肝脏生理生化指标,运用活体成像技术检测FITC标记的带鱼酶解亚铁螯合肽在泥鳅体内的分布。结果显示,亚铁螯合肽添加量为2 g/kg时,脂肪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添加量为1 g/kg时,淀粉酶和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各实验组胰蛋白酶活性相比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血清指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在添加量为2 g/kg时,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相对与正常对照组,过氧化氢酶在添加量为1 g/kg表现为显著性差异,2 g/kg的添加量表现为极显著性差异;丙二醛在添加量为2 g/kg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活体成像技术发现FITC标记的带鱼酶解蛋白亚铁螯合肽会较长时间滞留在泥鳅体内,荧光强度主要集中在泥鳅身体上部,推测带鱼酶解蛋白亚铁螯合肽被泥鳅吸收后主要分布在肝脏、胆囊等器官内。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1~2g/kg的带鱼酶解蛋白亚铁螯合肽能提高养殖泥鳅的消化道酶活性,增强泥鳅的非特异性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