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32篇
农学   91篇
基础科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215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 毫秒
101.
为了解高油酸花生开农 1768 在国家北方片花生区域试验中的表现,对其产量及主要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开农 1768 主要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为单株饱果数 > 结果枝数 > 主茎高 > 侧枝长 > 总分枝数 > 百果重 > 百仁重;相关分析表明,侧枝长和结果枝数与产量呈显著相关,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两两之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主茎高(X1)、侧枝长(X2)、总分枝数(X3)、结果枝数(X4)、百果重(X5)、百仁重(X6)、单株饱果数(X7)、出仁率(X8)、生育期(X9)与小区产量(Y)的多元回归方程为 Y=-7535.67+52.14X6+96.47X8+61.32X7+23.01X2;通径分析结果显示,侧枝长、结果枝数、百果重、百仁重、单株饱果数和出仁率对产量都有直接的正效应。因此,在开农 1768 推广种植过程中,应当侧重提高品种的结果枝数、单株饱果数、百仁重和出仁率,一定量的地上部结果枝数和地下部单株饱果数是确保高产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2.
油酸花生由于突出的营养价值和较长的货架期,因而备受国内外消费者和加工企业的青睐。目前,新疆高油酸花生种植处于起步阶段,为更好地发掘高油酸花生在新疆的发展潜力,以北疆主栽高油酸花生品种鲁花19号为对照,与引进的4个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花育917和冀花11号均表现出高产优质的特性。本研究为今后北疆地区高油酸花生引种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3.
<正>莲花栗是从实生板栗中选育出的中晚熟、短枝大果型板栗新品种,也是优良的炒食、加工兼菜用的板栗新品种,该品种栗果曾获山东省经济林名优果品鉴评  相似文献   
104.
采用单因子设计,选择宁乡猪、大约克夏猪和汉普夏猪为亲本,设置宁乡猪×宁乡猪(宁宁)、大约克夏猪×宁乡猪(大宁)、汉普夏猪×宁乡猪(汉宁)3个品种组合,探讨宁乡猪杂交组合肉质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组合间肌内脂肪、失水率、风味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18项指标差异显著.汉宁、大宁、宁宁失水率分别为8.79%、9.61%、9.48%,肌内脂肪分别为16.41%、15.20%、16.52%;风味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分别为71.07%、68.61%、67.09%和93.68%、90.16%、88.13%,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51.24%、50.63%、50.96%和62.36%、62.11%、60.13%;钙分别为31.02、29.11、、27.91Zμg/g.表明,宁乡猪杂交组合后代能保持其肉质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05.
新疆高油酸葵花籽油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异辛烷溶剂对随机挑选的15种品牌葵花籽油进行前处理,用气相色谱技术对处理后的油脂进行脂肪酸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中的葵花籽油呈高油酸趋势,符合新标准范围.  相似文献   
106.
油酸是当前花生最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发掘新的高油酸亲本材料,对于拓宽花生高油酸育种的遗传基础、培育突破性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从花生栽培种与不亲和野生种A.rigonii的杂种后代中鉴定出高油酸自然突变体,并对其后代的结实特性和部分材料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初步获得了丰产性较好的高油酸大花生新材料。  相似文献   
107.
提高油酸含量是油菜品质育种的重要目标.简要介绍了脂肪酸的合成途径和与油菜种子中油酸合成与分解代谢相关的基因,对新技术和新方法与研究控制油酸基因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8.
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技术,在以亚油酸(C18∶2)为脂肪酸源的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莫能菌素,研究其对C18∶2氢化及反式11-油酸(t11-C18∶1)合成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以微晶纤维素为培养底物,莫能菌素以其占底物的质量浓度添加,对照组、M1组、M2组、M3组和M4组莫能菌素添加水平分别为0、10、20、...  相似文献   
109.
四川省不同产地核桃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分析测定四川省13个产地156株核桃实生类型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分析生态因子与核桃脂肪性状和脂肪酸组成的典型相关性.结果表明:核桃的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之和占脂肪的99%,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的91%,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之和占脂肪的60%.海拔、1月平均气温、经度和大于10 ℃年积温是影响核桃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的重要生态因子.核桃饱和脂肪酸含量随着1月平均气温和经度的升高而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随着大于10 ℃年积温和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平均气温是影响核桃亚麻酸合成的主要生态因子.亚麻酸含量随着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增加.年平均气温和1月平均气温是影响油酸和亚油酸合成的主要因子.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随年平均气温和1月平均气温的降低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0.
初步研究了桐油酸的保存方法,以α-桐油酸含量为指标,将桐油酸与三氟化硼-甲醇溶液进行甲酯化,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桐油酸含量,并用红外光谱扫描结构.研究了容器材质、温度、保存条件对桐油酸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抗氧化剂种类、用量及温度等对桐油酸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氧化剂及其用量、冷藏温度对桐油酸含量影响较小,因此桐油酸在真空包装、温度低于25℃条件下保存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