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5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480篇
林业   531篇
农学   736篇
基础科学   79篇
  232篇
综合类   3398篇
农作物   548篇
水产渔业   412篇
畜牧兽医   1806篇
园艺   344篇
植物保护   11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400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504篇
  2008年   507篇
  2007年   410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368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159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水凝胶材料由于具备与人体软组织相似的特性而极具医用价值。以丝素蛋白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诱导法可将丝素蛋白的凝胶时间由数天缩短到数小时;用碳化二亚胺(EDC)作活化交联剂制备的丝素/胶原复合水凝胶其储存模量可达10k Pa;通过酶催化作用交联形成的丝素蛋白水凝胶植入动物体内后,兼具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与可生物降解性。本文首先阐述丝素蛋白水凝胶的凝胶机理,然后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多种丝素蛋白水凝胶的制备与改性方法及其基础原理,分析了丝素蛋白水凝胶作为新型生物材料在未来的临床医学应用中具有的巨大潜力,并提出了今后该领域需要攻克的基础理论问题与产品临床应用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2.
结合目前单位所承接的植物样品检测任务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植物样品的野外采集、加工制备及消解过程中会遇到的几个问题,为准确测定植物样品中重金属元素以及客观评价植物重金属污染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3.
为比较几种固定条件对不同植物材料样品电镜超微结构图像清晰度的影响。以3个不同科属4种植物[油棕(Elaeis gineansis Jacq.)、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as Sw.)]为研究主体代表,探讨了2.5%戊二醛与4%戊二醛固定过夜、锇酸固定2 h及过夜的制备方法对其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并成功观察了柱花草接种胶苞炭疽野生型菌株CH008后的病菌侵入过程。结果表明:油棕、拟南芥、花生及柱花草叶片经4%戊二醛与1%锇酸固定液固定过夜,其组织成像的效果均较为理想,各种细胞器整体信息丰富、结构组织完好、线条清晰。表明,此制备方法能够较好的保存植物叶片和细胞组织,提高制样的成功率及观察分辨率。  相似文献   
104.
以废弃的马尾松针为原材料,制备了易回收的成型马尾松针,并用于含铬(Cr)废水的吸附。通过磷酸与羧甲基纤维素钠反应将废弃马尾松针成型化,以重铬酸钾溶液作为模拟含铬废水,研究吸附剂投加量、pH、初始浓度等对成型马尾松针吸附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型马尾松针对水中Cr(Ⅵ)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质量浓度为10 mg·L-1的Cr(Ⅵ)溶液,吸附剂投加量为10.0 g·L-1时,Cr(Ⅵ)去除率达到99%;成型马尾松针对Cr(Ⅵ)的吸附是一个先快速吸附、后缓慢达到平衡的过程,对于10 mg·L-1的Cr(Ⅵ)溶液,最终吸附平衡时间为6 h。马尾松针对Cr(Ⅵ)的去除率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在pH 1~4时,去除率超过90%;成型马尾松针对Cr(Ⅵ)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过程可以由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描述;成型马尾松针去除Cr(Ⅵ)的主要机制是静电吸附、氧化还原和络合作用。研究表明,成型马尾松针在去除Cr(Ⅵ)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力,可实现废弃生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水中有毒重金属去除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05.
在现代分子遗传学研究中,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非重组区DNA是最主要的两种标记。目前,鹿科动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线粒体DNA方面,本文对Y染色体以及其主要基因在鹿科动物物种识别、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06.
107.
研究了新麦草的细胞学核型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新麦草种质资源染色体数目14条,第7号染色体上有1对随体,臂比值大于2的染色体仅有1对为14%,核型公式为2n=2x=14=12m(2SAT)+2sm,核型不对称类型属于2A型。本研究结果为新麦草的种质资源遗传变异及新品种的选育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8.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软模板法制备多孔二氧化钛,用响应曲面分析法研究了无水乙醇与钛酸丁酯的物质的量之比(A)、冰乙酸与钛酸丁酯的物质的量之比(B)、蒸馏水与钛酸丁酯的物质的量之比(C)、聚乙二醇-400与钛酸丁酯的物质的量之比(D)、煅烧温度(E)、煅烧时间(F)对制备获得的多孔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效率的影响,并建立了甲基橙降解率与制备条件之间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其相关系数R~2为0.9861。研究结果表明:多孔二氧化钛的最佳制备条件为:A为18.03,B为1.67,C为12,D为0.21,E为510.74℃,F为3.2 h,在该条件下制备的多孔二氧化钛的甲基橙降解率为66.76%,预测值为66.57%,相对误差为0.29%,模拟值较好的符合试验值,六个因素对多孔二氧化钛降解性能的影响顺序为:CABFED。  相似文献   
109.
分析了涂层刀具的性能特点及制备方法,并以Zr Ti N涂层刀具为例,讨论了其制备流程,并通过实验对其切削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其它涂层刀具相比,Zr Ti N涂层切削性能好,可有效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比较分析制备胃膜素的2种方法,优化制备方法,为工业化规模生产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猪胃黏膜为材料,采用单产工艺和联产工艺提取胃膜素,比较分析2种制备方法所得胃膜素的性状、得率、总氮含量和还原性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2种方法提取的胃膜素在黏度、酸度、干燥失重和炽灼残渣等方面差异不大,总氮含量和还原性物质含量也无明显差异,均符合国家标准。单产工艺胃膜素得率较高,平均达3.5%,联产工艺得率偏低,仅有1.7%,但联产工艺可以得到副产品胃蛋白酶。[结论]单产工艺的得率高于联产工艺,联产工艺可以同时得到副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