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71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540篇
林业   304篇
农学   846篇
基础科学   1660篇
  725篇
综合类   6062篇
农作物   445篇
水产渔业   184篇
畜牧兽医   1236篇
园艺   914篇
植物保护   331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314篇
  2019年   327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367篇
  2016年   488篇
  2015年   486篇
  2014年   778篇
  2013年   700篇
  2012年   823篇
  2011年   832篇
  2010年   730篇
  2009年   697篇
  2008年   724篇
  2007年   621篇
  2006年   513篇
  2005年   454篇
  2004年   397篇
  2003年   398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焦敏 《新农业》2001,(3):14-14
花生双膜覆盖栽培具有增温、保湿、促早熟的作用,在产量和效益上都优于地膜和裸地花生。实践证明,双膜花生每667平方米(亩)平均产鲜果530,公斤以上.折干果290公斤,比一般地膜花生增产20%,比裸地花生增产30%。双膜花生鲜果上市比地膜和裸地的早20~30天,每667平方米效益在2600元以上。双膜花生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92.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膜下滴灌,设置不同灌溉定额处理(240、280、340、390、440 m3/667 m2)和常规地面灌处理(CK,550 ~ 650 m3/667 m2),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灌溉定额对玉米产量指标的影响,为南疆地区膜下滴灌玉米栽培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在一定灌溉定额下(240 ~ 390 m3/667 m2)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的灌溉定额(> 390 m3/667 m2) 对玉米的产量及产量构成无显著提高。因此,膜下滴灌条件下,南疆套播玉米灌溉定额为 340 ~ 390 m3/667 m2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993.
吴凡 《北京农业》2003,(12):3-3
冬春马铃薯三膜覆盖(大拱棚、小拱棚、地膜)栽培技术.一般于12月份催芽、播种,第二年3月底收获.每667米2可产马铃薯3 500~4 000千克.比早春地膜覆盖马铃薯提前1个月上市,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在机采种植模式下,研究无膜替代有膜对棉花生长生育及产量的影响,为无膜棉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筛选到的适宜无膜栽培的棉花新品系中棉619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试验,设置大田有膜与无膜对比试验,分析有膜、无膜配置对棉花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光截获率、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因素的影响。【结果】无膜棉生育期推迟9 d、叶面积指数和光截获率降幅分别达到8%和7.16%;无膜处理下的干物质积累起始期和结束期均晚于有膜棉,且干物质积累的持续期和最大速率较有膜棉降低3 d和0.714 g/ d,但生长特征值却高于有膜棉14.893 g;无膜处理的果枝数、结铃数显著减少,籽棉和皮棉产量比有膜处理低6.73%、7.79%,差异不显著,且衣分变化不明显。【结论】中棉619能够不用地膜种植,通过优化栽培措施可以降低无膜棉对叶面积、生物量、光截获率以及产量的损失,实现绿色植棉。  相似文献   
995.
MBR法中膜污染机理及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BR法分离污水技术是目前较新的膜分离技术,本文主要阐述了膜污染的机理、原因及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正> 塑料地膜地面覆盖栽培是一项综合性栽培技术措施,用来种植农作物不仅能大幅度提高产量,还能提前10~15天上市,提高品质,获利更可观。地膜作物能调剂旺、淡季余缺,大大增加农民的种植效益。但是地膜作物的种植也有一定的讲究,必须在精耕细作的基础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整地。整地要求深翻炕土,精细整地。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盖膜的质  相似文献   
997.
La对Cd胁迫下大豆膜脂过氧化及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水培方法研究了稀土镧(LaC l3)对不同C d浓度(20、50、80m g·L-1)胁迫下大豆幼苗膜脂过氧化及PO D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C d胁迫下叶绿素含量降低,质膜透性增大,M D A含量上升,PO D活性提高,且随C d浓度上升变幅增大;适量的La(20m g·L-1)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 d伤害,且对低浓度胁迫的防护效应优于高浓度。考察0~80h动态变化时发现,不同处理条件下,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曲线不尽一致,皆非简单的线性过程,同时也反映出相应的剂量效应和防护效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8.
种衣剂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衣剂简介(一)种衣剂的概念。种衣剂是一种用于农作物或其他作物种子包衣的、具有成膜特性的物质,通常是由有成效成分(杀虫剂、杀菌剂等)、成膜剂、分散剂、防冻剂和其他助剂加工制成,可直接或经稀释后包覆于种子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通透性的保护层膜的农  相似文献   
999.
分析了高温胁迫条件下豇豆[Vigna unguiculata(L.)Walpers]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和保护酶活性等理化指标的变化及品种间的差异,分析了高温胁迫对豇豆叶片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高温胁迫下,8个豇豆品种的热害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观表现为之豇28-2和白籽豇豆耐热性强,而高产四号、宁豇三号和红豇豆的耐热性差;所有豇豆品种的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但耐热性强的品种增幅较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耐热性强的品种增幅较大;耐热豇豆品种的可溶性糖浓度及高温胁迫后的增值均低于耐热性较差的品种;双向电泳结果表明,高温胁迫特异性诱导了15种和抑制了6种蛋白质表达,另鉴别到8种上调和10种下调表达蛋白.表明高温胁迫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和基因表达的变化.该研究为今后解析豇豆的耐热机理、选育耐热品种和发掘重要抗热基因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马尾松种子老化期间质膜伤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高湿和高温低湿两种方式对马尾松种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处理的结果表明种子在老化过程中相对电导度上升,即质膜受损伤;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脱氢酶活性下降;能与硫代巴比妥酸作用物质(TBA-RS)含量在老化前期迅速增加,即发生了膜脂过氧化作用;超氧歧化酶活性下降,说明在衰老过程SOD的防护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