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88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541篇
林业   305篇
农学   847篇
基础科学   1663篇
  725篇
综合类   6071篇
农作物   448篇
水产渔业   185篇
畜牧兽医   1236篇
园艺   914篇
植物保护   331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30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314篇
  2019年   327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367篇
  2016年   488篇
  2015年   486篇
  2014年   778篇
  2013年   700篇
  2012年   823篇
  2011年   832篇
  2010年   730篇
  2009年   697篇
  2008年   724篇
  2007年   621篇
  2006年   513篇
  2005年   454篇
  2004年   397篇
  2003年   398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21.
寒地水稻超早钵育高产栽培技术是利用稻种发芽至拱土露尖时只需温度,不需光照的特点,采用晚熟、优质高产品种,通过在室内或连窗棚内进行超早钵种,摞起40层高,当秧苗刚拱土露尖时移入大棚内双膜覆盖育苗,本田进行超稀摆栽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栽培技术要点1品种选择选择熟期适宜的当地晚熟、高产、优质、抗病的矮杆、大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122.
试验以2种3a生设施大棚栽培油桃为材料,通过对不同时间干旱胁迫处理对油桃的膜透性和MDA含量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2种油桃的膜透性随着干旱胁迫处理的加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油桃1号MDA含量变化趋势与膜透性变化趋势相同,先增加后降低,油桃2号MDA含量随着干旱胁迫处理的加剧呈逐渐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23.
在灌溉定额一定的情况下,研究了不同滴灌频率对大田膜下小西瓜在果实膨大期以及成熟期内有关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豫北平原地区大田膜下滴灌小西瓜生长中后期阶段确定最佳的滴灌频率。结果表明:不同灌溉频率对小西瓜生长过程中根粗、茎粗和蔓长的影响不是特别明显。从试验数据来看,以果实膨大期中频(T3),果实成熟期低频(T5)处理效果较好。此灌溉频率组合下不仅小西瓜长势好,而且甜度较大,省工省时又节水。  相似文献   
124.
正作物抗冻性的强弱与品质的特性、栽培措施等都有密切关系。秋播作物、强冬性品种应适时早播,利用秋高气爽、强光照晒等有利条件,培育健壮的幼苗,增强抗寒能力,促使其安全越冬。春性强的品种,则不宜播种太早,否则冬前营养生长过旺,抗寒准备不足,易造成死苗。此外,适宜的播种深度、垄作、施用有机肥、增施磷钾肥等,都可增加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比较分析制备胃膜素的2种方法,优化制备方法,为工业化规模生产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猪胃黏膜为材料,采用单产工艺和联产工艺提取胃膜素,比较分析2种制备方法所得胃膜素的性状、得率、总氮含量和还原性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2种方法提取的胃膜素在黏度、酸度、干燥失重和炽灼残渣等方面差异不大,总氮含量和还原性物质含量也无明显差异,均符合国家标准。单产工艺胃膜素得率较高,平均达3.5%,联产工艺得率偏低,仅有1.7%,但联产工艺可以得到副产品胃蛋白酶。[结论]单产工艺的得率高于联产工艺,联产工艺可以同时得到副产品。  相似文献   
126.
1霉菌性肠炎本病是指动物采食了被真菌及其代谢产物污染的饲料后,引起胃肠黏膜及其深层组织的炎症,除马、骡较常发生外,其他家畜也有发生。本病常群发,但无传染性,具有地方性和季节性的发病特征,我国南方各省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  相似文献   
127.
《山西农业科学》2015,(9):1123-1126
通过3个种植方式(起垄、补水机播、渗水膜覆盖;机播、普通膜覆盖;露地机播)和3个种植密度(7.5万,6.5万,5.5万株/hm2)对特早熟玉米并单16号在高寒冷凉区进行高产配套技术集成试验。结果表明,并单16号特早熟玉米品种在起垄、补水机播、渗水膜覆盖处理条件以及密度在7.5万株/hm2下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最高,水分利用效率也最高;露地机播条件下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最低,密度5.5万株/hm2条件下籽粒产量最低。由此得出,特早熟玉米品种并单16号在高寒冷凉区最适宜的栽培模式为起垄、补水机播、渗水膜覆盖+密度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28.
遮阳网在设施蔬菜生产上应用广泛,其主要作用有遮光降温、保水保湿、抵御灾害性天气、促进苗齐苗壮等。明凉膜是在传统遮阳网的制作材料里加入添加剂使其具有反射红外线功能的一种新型白色遮阳网,其主要特点是明(透光)而凉(降温)。为验证明凉膜与普通黑色遮阳网在遮光降温上的差异,作者开展了相关试验,以期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在夏季的雷阵雨天气还是晴天,明凉膜的降温效果与普通黑色遮阳网差异并不明显,但其可显著提高棚内光照强度,有效解决黑色遮阳网过度遮光的问题。建议蔬菜育苗选用明凉膜遮阳,以满足幼苗对阳光的需求,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9.
为了摸清定向出菇新技术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传统免割保水膜袋法为对照,开展了定向出菇新技术的出菇试验。试验选用2个香菇品种L808和兴农1号,统计香菇产量,测量子实体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定向出菇新技术在产量上的表现因品种而异,对于品种L808,采用2种栽培方式,其产量持平;而对于品种兴农1号,采用定向出菇技术栽培的产量显著高于传统免割保水膜袋法;新技术在单菇重、菌盖直径等子实体形态特征指标方面优于传统的免割保水膜袋法。研究表明定向出菇新技术可用于香菇栽培。  相似文献   
130.
以张家口宣化地区万亩的西瓜种植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地一百多年以来西瓜种植技术演化改进后的种植方式,包括西瓜自根苗连作的栽培方式及双膜覆盖西瓜套种茄子的经济效益,肯定了这种西瓜栽培方式在当地继续发展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