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9篇
农学   6篇
  7篇
综合类   148篇
水产渔业   90篇
畜牧兽医   42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恩诺沙星防治母猪产后子宫炎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在产仔过程中由于子宫颈开张,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产后子宫炎。特别是在炎热环境中,母猪易出现胎衣不下,恶露不尽,而受到许多病菌的感染。主要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化脓棒状杆菌和大肠杆菌等。 母猪产后感染如果处理及时,方法得当,一般预后良好。如药物使用不当、处理不及时,则会加剧母猪产后子宫感染而发炎,严重的引起全身症状,导致母猪无乳、高烧等。如机体抵抗力较强,则转为慢性性炎症,继发子宫积脓和输卵管炎症等,从而造成母猪繁殖障碍,例如断奶后不发情、屡配不孕、假孕、产仔数过低等。 我场从1999年开始在采…  相似文献   
72.
一例细菌对MDCK细胞污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DCK细胞培养液(含双抗)表面有一层薄的油状膜,培养液不混浊。细菌学检测为一种球菌污染。对污染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使用MEM(含双抗)多次清洗细胞培养瓶及细胞表面,细胞培养液中改加菌株敏感的恩诺沙星。细菌学检测结果表明,加入恩诺沙星有效地控制和清除了细胞中污染的该株细菌。  相似文献   
73.
恩诺沙星对鸡大肠杆菌病及葡萄球菌病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就畜禽专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恩诺沙星对鸡人工感染大肠杆菌病及葡萄球菌病的药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恩诺沙星、氯霉素对大肠杆菌O78的MIC分别为0.05、1.60mg/L;恩诺沙星、红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5605株的MIC分别为0.2、3.2mg/L。人工发病试验中,恩诺沙星内服以5、10、20mg/kg剂量或肌注以2.5、5、10mg/kg剂量,每天给药2次,连用3d,对鸡大肠杆菌病及葡萄球菌病均有较好的疗效,其中对大肠杆菌病的疗效明显优于氯霉素  相似文献   
74.
将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等2种高分子缓释材料,聚乙二醇、α-吡咯烷酮、甘油缩甲醛等3种稳定剂物质按照18种不同比例组成配方,制成10%恩诺沙星注射液,通过临床试验对健康猪肌注由不同比例缓释剂和稳定剂组成的配方,最终筛选出最佳配方,检测血药浓度.结果表明:配方5中检测血药浓度有效时间比其他配方时间长,半衰期长,药时曲线峰面积大,在临床上达到长效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75.
为了合理应用恩诺沙星治疗猪大肠杆菌感染,采用猪体内安装组织笼的方法,研究感染组织笼用药后,组织笼内大肠杆菌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在不同大小的组织笼内的药动学特征不同,在小组织笼内的半衰期明显大于在大组织笼内的半衰期,在相同大小的组织笼内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半衰期表现为增长。感染笼注射恩诺沙星前后细菌的生长繁殖情况亦有不同,在大组织笼和小组织笼内,无药对照笼内的细菌在试验的过程中细菌的数量均基本上保持恒定,大组织笼内注入2MIC的恩诺沙星后,细菌在被抑制9 h后,出现再生长现象,而在小组织笼内细菌在被抑制12 h后,出现再生长现象。注入5MIC或8MIC的恩诺沙星后,大小组织笼内的5MIC和8MIC的细菌杀菌曲线几乎重合,并都在24 h后,在组织笼内检测不到细菌。细菌在接触药物的早期阶段下降最为迅速。通过分析认为,如果药物在体内消除慢,可以适当减少抗菌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76.
最小抑菌浓度(MIC)是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通常以药物常用剂量在血清中的浓度大于MIC为敏感,反之则为耐药[1]。各种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同种细菌的不同菌株对同一种药物的敏感性有差异,检测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可筛选最有疗效的药物。同时,探求合适的联合用药可达到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从而增强疗效,在临床上对控制细菌性传染病的流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7.
猪腹泻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因素疾病。无论在现代化规模养殖场,还是在中小养殖专业户或散养户均有发生。生猪腹泻病多发生在春夏和夏秋季节,尤其是仔猪发病率更高,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及猪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78.
(一)发病情况2010年11月,涿市张某饲养的4000只30日龄童子鸡出现病情。每日死亡20~30只,户主认为是大肠杆菌病,其间用过恩诺沙星饮水,但仍有鸡只死亡,病情没有得到完全控制。  相似文献   
79.
1发病情况某兔场存栏507只兔,饲养过程中50日龄左右的幼兔突然发病死亡,幼兔死亡前基本无异常,而成年兔基本不发病。该兔场进行了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三联苗免疫。兔发病后用庆大霉素、恩诺沙星、氯苯胍等治疗未见明显效果。至疫情控制时,共发病96只,发病率18.90%,死亡52只。2临床症状幼兔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吃料减少,被毛粗乱,眼鼻分泌  相似文献   
80.
采用HPLC-DAD-MSn法对兔肌注恩诺沙星给药后血浆中恩诺沙星和代谢产物的紫外光谱和质谱裂解行为进行分析,获得各化合物的光谱和多级质谱信息。比较给药前后兔血浆的DAD检测色谱图,发现6个可能的代谢产物M1……M6。根据化合物结构和质谱裂解途径及标准品的色谱保留时间,确定M3为环丙沙星,并推测M5可能为加氧恩诺沙星;M4获得一级质谱数据和紫外光谱数据;M1、M2和M6仅得到紫外光谱数据。推测恩诺沙星在兔体内的主要代谢反应是脱乙基反应和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