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53篇
  免费   1549篇
  国内免费   2451篇
林业   14331篇
农学   4975篇
基础科学   2354篇
  2849篇
综合类   36314篇
农作物   4265篇
水产渔业   5218篇
畜牧兽医   13086篇
园艺   5713篇
植物保护   1148篇
  2024年   383篇
  2023年   1242篇
  2022年   1431篇
  2021年   1577篇
  2020年   1645篇
  2019年   1891篇
  2018年   839篇
  2017年   1568篇
  2016年   2099篇
  2015年   2585篇
  2014年   4619篇
  2013年   4428篇
  2012年   5938篇
  2011年   5822篇
  2010年   5221篇
  2009年   5472篇
  2008年   5552篇
  2007年   4816篇
  2006年   4685篇
  2005年   4396篇
  2004年   3301篇
  2003年   3036篇
  2002年   2019篇
  2001年   2148篇
  2000年   1789篇
  1999年   1318篇
  1998年   1248篇
  1997年   1062篇
  1996年   1064篇
  1995年   977篇
  1994年   905篇
  1993年   883篇
  1992年   889篇
  1991年   760篇
  1990年   653篇
  1989年   694篇
  1988年   219篇
  1987年   165篇
  1986年   134篇
  1985年   115篇
  1984年   80篇
  1983年   85篇
  1982年   82篇
  1981年   76篇
  1980年   55篇
  1979年   25篇
  1978年   36篇
  1974年   27篇
  1965年   41篇
  1957年   5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合理保护和开发九寨沟县具有食用价值的野生林木种质资源,采用野外样线调查和咨询访谈的方法,总结了九寨沟县野生木本森林食品资源的种类和特征。结果表明:在九寨沟县境内的野生木本森林食品植物主要包括森林蔬菜类、森林水果类、森林饮品类、木本蜜源植物类、干果类、木本油料类和其他加工食品类7个类型,发现玫红省沽油、青荚叶、盘叶忍冬、华中五味子和藏刺榛等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野生食品资源,可为九寨沟县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2.
43.
本文分析了新疆塔城市3个玉米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常规品种先玉335、郑单958在栽培密度为5 000株/667m~2的条件下有较好的表现,但密度进一步增加,倒折风险很大;和育187在5000株/667m~2的栽培密度条件下产量最高,适宜的高密度有进一步提升产量的潜力。  相似文献   
44.
本文对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起源、新型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阐述。对其遗传性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从国内分布的地理位置、种质资源发展所需要面对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为野生大豆资源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为验证马铃薯不同覆膜时期和密度二因素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此试验,以期确定该区域马铃薯种植的最佳覆膜时期和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采用秋覆膜、顶凌覆膜、播前覆膜,马铃薯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在不同密度间马铃薯产量差异极显著,亩播种密度4000株,产量最高,亩播种密度3500株,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46.
科学分析奶牛养殖区域比较优势,是优化中国奶牛养殖生产布局的前提条件。利用2001-2017年中国乳业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影响中国奶牛养殖生产布局的关键因素,基于比较优势理论、采用资源禀赋系数法,针对关键因素进一步分析中国奶牛养殖区域比较优势,探讨中国奶牛养殖生产布局的优化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奶牛养殖生产布局主要受到玉米产量、生产者预期和温度的影响,不同地区在这三个方面具有不同的奶牛养殖比较优势。奶牛养殖优势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产区和西部产区,包括内蒙古、河北、山西、新疆、甘肃和宁夏;非优势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方产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安徽、江西和广西;其余省份为较优势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产区和大城市周边产区。因此,从区域发展层面,提出建设优势区域产业带、因地制宜发展较优势区域、引导非优势区域转移和整合区域资源优势等建议;从奶牛养殖生产布局显著性影响因素层面,提出推广种养结合养殖模式、种植替代玉米的饲料作物、引导乳制品消费、改善养殖基础设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47.
在对兰溪市森林风景资源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兰溪市森林风景资源现状,分析了兰溪市森林风景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森林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空间布局、森林旅游产品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兰溪市森林风景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以文化建设相关理念为基础,结合管理学理论,分析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土文化资源具备的价值,并根 据乡土文化发展中面临的各类问题,从维护乡土资源的纯洁性、重视对乡土资源的评价、加大对相关资源的保护力度 三方面对发展乡土文化资源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9.
狄佳春 《中国种业》2020,(11):71-76
2016-2018年“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江苏省调查队历时3年收集了160份豇豆地方种资资源,2019年对其中56份资源进行繁殖鉴定的同时,调查了各份豇豆资源花叶病毒病田间自然发病状态下的抗病性,研究了抗病性与农艺性状的关系,并对其中的抗病资源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6份豇豆地方种质资源中,花叶病毒病病情指数差异较大,病情指数为0~50.86,平均11.19,变异系数为86.35%,高抗与抗的品种分别有3份和33份。方差分析表明,抗病性与资源所采集的地区没有关系,与花色、粒色、粒形等性状也没有关系,但是抗病级别与嫩荚色、成熟荚色有显著的关系,嫩荚紫红色与绿色的品种,抗性显著高于嫩荚红色的品种;成熟荚褐色与黄白色的品种,抗性显著高于成熟荚紫红色的品种。相关分析表明,病情指数与播种到首次采收成熟荚的时间、百粒重、单株籽粒产量的相关系数都不显著。对36份抗病的豇豆资源的16个性状聚类分析,分成三个类群,第Ⅰ类群属于大籽粒类型,第Ⅱ类群属于小籽粒、籽粒低产类型,第Ⅲ类群属于籽粒高产早熟类型,来自第Ⅲ类群的采集编号为2019321015的豇豆资源“鳗鱼豇”,与其它35份抗病资源的不相似度最大,遗传差异最大,此外还表现为籽粒产量高、早熟与抗病,因此是一份优异的抗病资源。  相似文献   
50.
从发展茶产业的全局出发,应通过旅游资源开发来助推当地茶产业的发展。事实证明,茶产业本身就孕育着旅游文化元素。从产业链的视角入手,茶叶种植与生态旅游就存在联系;茶叶生产和销售则与文化旅游存在着联系。具体的措施包括:动员当地主体的参与热情、优化生态游内控管理机制、多主体参与的茶文化体验、培育和规范农户家庭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