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6篇
  46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汉江干流全长1577km,流域面积15.1万km^2,约占长江流域的9.2%培育和壮大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对于形成我国新的区域经济带.“加厚”长江经济支撑,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松花江干流水域的现状与发展特点,通过水资源供需和质量评价、分析,以及水功能需求分析,提出了松花江干流水域的水功能一级区划。  相似文献   
13.
3月22日上午,由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保护母亲河·绿化长江"--2011年长江流域青少年植树行动暨生态环保社团联盟成立集中活动在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隆重举行.重庆市委副书记张轩、市委副秘书长罗庆宏、市政府副秘书长徐建国等市领导及巴南区委书记李建春、区委副书记胡能兵、区人大副主任...  相似文献   
14.
“揭河底”现象是河床冲刷的一种突变过程,大片沉积物从河床掀起,继而破碎被水流冲走,其破坏惊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俗称:小北干流),全长132.5h,河床宽浅,为典型的游荡性河道,目前共观测到“揭河底”现象9次。研究表明,发生“揭河底”的具体条件:一是河床淤积到一定高度,二是含沙量大于400W的洪水持续时间至少为16h-48h,三是流量大于6000m^3/s洪水的持续时间不小于5h。防御“揭河底”冲刷的对策主要是建立健全水情预报系统、认真制定防洪预案、搞好防洪工程设计施工等。  相似文献   
15.
树皮对大气污染和降水酸度的指示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南平地区森林降水酸度和化学成分的定位监测,结合10个树种的树皮浸提液的分析表明,树皮酸化和大气污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关系。在大气污染较重、降水酸度较高的西芹林场,所有树皮样品的酸度均比对照的福建林学院实验林的高,对碱的缓冲能力也较大。明显酸化的树干茎流影响了林下土壤的酸度。在一定范围内,离树干越近,土壤的酸度越高。因此,树皮对南平地区大气污染和降水酸度具有比较敏感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华北油松人工林树枝特征函数对干流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流形成的机制出发,提出树枝特征函数概念,进而对油松树冠结构与干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流量随着树枝特征函数值的增加而增加;应该把树枝特征函数值的大小作为选择干流观测树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比较毛竹林降雨的林冠截留动态过程发现,当小雨量时,林冠截留曲线与林外降雨曲线吻合;当中、大雨量时,在降雨的中后期林冠截留曲线偏离林外降雨曲线,林冠截留量近乎为零。在林冠截留达到饱和的条件下,会出现截留量是负数情况;透流、干流形成和结束时间都晚于林外降雨,它们的波峰和波谷一般滞后林外降雨,透流雨相对于林外降雨振动频率低,平均振幅也较小,不同降雨量下的动态累计透流率和干流率随时间变化以多项式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青海大通不同树种水源涵养林对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青海大通水源区宝库林场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白桦、青杨、云杉-白桦混交林、云杉-落叶松混交林、沙棘林共7个样地,测定大气降水、穿透水、树干流中化学元素的含量以及河水TN、TP含量,分析水源涵养林不同树种对测定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海大通水源区大气降水化学元素含量顺序为CaNSNaKMgPZnMnFeCu;各林种穿透水、树干流中各化学元素含量较大气降水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增长趋势相似,其中增幅最大的是Ca元素;穿透水Ca增长量最大的云落混交林,净增长26.59mg/L,树干流落叶松净增长为120.43mg/L;穿透水中青杨和云杉对Mn有吸附作用,沙棘、白桦、青杨、云杉、云杉白桦混交林对Zn表现出一定的吸附作用,树干流中云杉对Na、N、P呈现出吸附作用,树干流Na含量是穿透水的27%,N为84%,P为5%,沙棘和青杨对P元素也表现为吸附作用,吸收率分别为32%和33%;河水中的TN、TP有一个较好的消减作用,消减率分别为60.71%和69.94%;相关性分析表明,同一种元素不同树种间大部分呈现出显著差异性,同树种不同元素间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穿透水、树干流水质的主成分分析,得到不同树种水质的贡献程度最大的是云落混交林和华北落叶松林。  相似文献   
19.
《河南水产》2006,(2):46-47
3月30日。新乡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认真传达了省渔政渔船检验监督管理局关于黄河河南段全面禁渔的通知精神,要求原阳、封丘、长垣三县的渔政执法人员要在沿黄各乡镇张贴关于禁渔的通告.认真做好宣传工作。沿黄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协调公安、工商等部门.加强对所辖行政区域内的黄河干流的监督管理.并大力宣传黄河干流禁渔的重要意义.争取广大渔民及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河干流河道生态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有序聚类法,在对1957-2006年塔里木河干流径流序列受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突变点判别的基础上,对干流新渠满、乌斯满和恰拉3个水文断面河道逐月最小生态需水量和适宜需水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① 近50 a来,人类活动对干流水资源影响程度不断增大,1976年前的径流量可以近似看作自然状态;② 新渠满、乌斯满和恰拉河道年最小需水量分别为17.68×108 m3、10.02×108 m3和3.29×108 m3,年适宜需水量分别为35.65×108 m3、18.23×108 m3和7.00×108 m3;③一般用水期(10月至翌年3月)保证新渠满、乌斯满和恰拉河道最小需水量5.33×108 m3、3.77×108 m3和1.32×108 m3,用水敏感期(4-9月)保证适宜需水量28.99×108 m3、13.70×108 m3和5.09×108 m3即可确保干流河道生态系统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