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143篇
农学   112篇
基础科学   330篇
  40篇
综合类   1145篇
农作物   81篇
水产渔业   1137篇
畜牧兽医   552篇
园艺   637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5 毫秒
951.
非农资本投入养殖业,运作的是项目,建设的是养殖“企业”,从选址、图纸设计、建筑施工、设施设备,处处体现着“工厂化”气息。  相似文献   
952.
近几年来,在国家宏观调控及市场引导下,我国食用茵工厂化生产发展迅速。据中国食用茵协会20lO年12月统计.全国已投产和在建的食用茵工厂化生产企业达443家,较2009年上升80%,年产量达6.5×105吨。增幅达62.5%。我国食用茵工厂化生产正由起步阶段步入高速发展阶段。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食用茵工厂化生产的总量并不大.仅占全国各类食用茵总产量的3%.这说明我国食用茵生产还是以千家万户分散性、菇棚季节性常温生产为主,如何解决分散性生产经营的不足。促进其向产业化、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安全化生产迈进.仍是我国食用茼产业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3.
为了加快推进广西水稻和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4月10日至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机局副局长江垣德前往来宾、柳州两市,视察指导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基地和甘蔗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工作。自治区农机局科教处处长郁正堂,自治区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陈世凡,来宾市及柳州市的市(县)农机  相似文献   
954.
任华 《河北渔业》2011,(3):31-32
<正>自然界中鲟鱼由于过度捕捞、水质污染和兴修水坝等人为原因,资源遭到极度破坏,大多数种类处于濒危状态。为了更好地保护鲟鱼物种资源,弥补自然界鲟鱼种群不足的问题,湖北天峡鲟鱼有限公司利用循环型工厂化车间养殖鲟鱼,经过多年的养殖研究取得了技术性的突破,现将养殖技术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55.
牡丹海棠工厂化育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海棠是秋海棠中观赏极品,常规繁殖较难,利用生物技术工厂化育苗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优质苗,而降低成本是生物技术工厂化育苗能否应用于实践的关键,优化培养基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56.
《广西林业科学》2005,34(4):F0004-F0004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曾承担“华南地区年产100万株林木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等四项国家“七五”、“八五”的科技入关项目,其研究成果均达到国际同类项目先进水平,荣获国家林业总局科学技术进步二、三等奖。多年来,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生产规模,现已达到年产500万株组培无性苗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957.
互叶白千层工厂化育苗技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互叶白千层萌芽条茎段为外植体材料,运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和组培苗嫩梢扦插技术方法,进行工厂化育苗,结果表明,该技术降低了苗木生产成本,并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组培苗,年产苗木可达112万株。  相似文献   
958.
组织培养室培养架隔板与灯管间垂直距离的调节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组织培养室培养架隔板与日光灯管间垂直距离对试管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调节隔权与日光灯和的垂直距离,有利于降低隔板与日光灯管垂直处局部面积的受热温度,减少该区域内试管苗受损伤的程度。当灯管与隔板间垂直距离达3cm以上时,试管苗就不再受隔板局部温度的影响,使苗木质量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959.
也门铁工厂化育苗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也门铁嫩茎段为材料,开展了旨在用于工厂化育苗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在M S 3 m g/L BA 0.2~0.5 m g/L IAA培养基上,在腋芽萌发生长同时也启动其基部周围的分化;转入M S 2~3 m g/L BA 0.2~0.3 m g/L IAA的培养基上,每外植体能平均分化出1 mm以上的不定芽5~6个,不定芽在M S 0.5 m g/L BA 0.05 m g/L IAA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后,将其中高度大于1.2 cm的不定芽转入M S 0.05 m g/L BA 0.05 m g/L IAA 0.5%活性炭培养基上进行壮苗,再转入1/2M S 0.5m g/L IBA培养基生根,最后经练苗并移栽至网室内生长,获得供大田栽培的苗。保证适度的增殖率(约400%)、获得较粗壮的芽体、控制变异和简化培养条件是也门铁大规模组织培养育苗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960.
张虹虹 《畜牧兽医杂志》2012,31(4):105-106,108
我国工厂化养猪积累了30多年经验,生产技术和运行管理比较成熟。自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深圳光明农场率先引进美国三德畜牧设备公司的8条现代化万头养猪生产线以来,目前国内建成运行的万头养猪生产线大约有1 500多条。在工厂化养猪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猪舍利用率和养猪生产效率,一般采取全进全出、均衡生产方式,以周为节律组织生产。综合各地万头养猪生产线运行经验,将使用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