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2篇
  25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1.
潮关西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立地类型的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地分类是森林建设的基础,也是科学经营森林的重要手段。为了营建稳定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持续发挥防护林的生态经济功能,需要对立地条件进行科学的划分。在对潮关西沟的地形、土壤、植被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立地类型划分的原则和依据,确定了海拔、坡向、地形部位、土层厚度、土壤质地为立地类型划分的主导因子。并以此为依据将潮关西沟的立地类型划分为3个立地类型小区,5个立地类型组,14个立地类型,为生态经济防护林的规划及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2.
感潮环境水中氯离子含量及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塘江河口是强潮河口,其水体中的氯离子含量受冲淤和潮差大小的影响,并受上游泄水量的影响而变化较大.根据对钱塘江河口感潮环境表层水体中的氯离子含量及其海塘护坡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的检测,分析了水体中氟离子含量及与距河口距离的关系、护坡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与距河口距离的关系及不同高度表面浓度的关系等.结果表明,钱塘江河口感潮环境下水体中的氯离子含量,离河口距离越小则表层水体中的氯离子含量越高,并和近水面的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同一断面处不同高度的护坡混凝土表面氯离子浓度与近水面处的浓度之间相关性强.  相似文献   
93.
为了解"施尔丰"有机无机复混肥在冬季辣椒上的施用效果,采用2处理大区示范对比试验设计,不设重复,施用总量3000 kg/hm~2,其中五分之二作底肥,五分之三作追肥,4次追施。结果表明:该肥料极为显著地提高单株结果数和单果重,增产14.53%,每hm~2的产量、纯收益、产投比为42702.27 kg、67774.77元、3.09,分别比常规复合肥高5417.52 kg、13476.79元、0.83。因此,该肥料可在澄迈县中等肥力水稻土潮沙泥田冬季辣椒生产上,继续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4.
岩礁增养殖技术是建立在传统人工鱼礁养殖基础上的新型养殖技术,能够有效地增加渔业资源,转变浅海养殖方式,提高健康生态养殖水平,促进渔民创收。岩礁增养殖技术已经在秦皇岛海域进行了初步运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若能在本市海域大范围推广岩礁增养殖技术,将对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概述了推广岩礁增养殖技术的意义和岩礁增养殖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对岩礁增养殖技术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推广方法和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5.
对生产上已采完1潮菇的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废菌棒进行及时补充营养L 9(34)正交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补营养效果明显好于仅补水的对照.大多数试验配方处理均较对照现蕾和成熟早、生物转化效率和产量高.以2潮菇子实体产量和补液总成本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应用Fuzzy变换进行正交优化分析,得到产量高且成本低的最佳补充营养液配方为:葡萄糖2.5%,蛋白胨0.6%,酵母膏0.2%,KH 2PO 4 0.06%(MgSO 4 * 7H 2O 0.06%).4个营养因素对综合评价指标的影响次序是: KH 2PO 4>酵母膏>蛋白胨>葡萄糖.  相似文献   
96.
小麦赤霉病在穗期多雨、气候潮湿的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东北春麦区发生严重,在其他麦区也经常发生,引起损失较大。由于目前大面积生产上种植的主要为感病或中抗品种,化学防治仍是控制赤霉病的重要手段。生产上防治该病的药剂以多菌灵及其复配剂为主,长期使用已出现了抗药性,因此新品种的开发极为重要。另据南京农业大学对小麦赤霉  相似文献   
97.
潮褐土施用有机酸对油菜吸收Cd Zn Pb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潮褐土中施用水杨酸和半胱氨酸对土壤中重金属Cd、Zn和Ph的活化影响,以及对油菜吸收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有机酸在一定的添加浓度范围内,可以缓解重金属对油菜地上部的毒害,但浓度较高时,却使油菜生物量显著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水杨酸不但可以促进土壤中Cd的活化,还可以提高油菜地上部对Cd的吸收,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当水杨酸与土壤中Zn的摩尔比大于1时,能有效的促进土壤中Zn的活化.土壤中有效态Pb含量则与水杨酸添加量呈显著正相关,同时水杨酸也提高了油菜地上部对Zn、Pb的吸收;随半胱氨酸添加量的增加,土壤中有效态Cd、Zn、Pb含量与油菜地上部重金属含量均有所提高,在摩尔比半胱氨酸/Pb=1时,半胱氨酸不但促进了土壤中Pb的活化,同时也提高了油菜地上部对Pb的吸收.  相似文献   
98.
土地利用方式对潮棕壤磷素剖面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现场采集土壤样品及室内分析测试,对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4种土地利用方式的潮棕壤在0~150cm10个土层中全磷的垂直分布、磷储量及碳磷比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下土体中全磷平均含量为林地>撂荒地>玉米地>水稻田,各种利用方式土壤全磷含量在0~30cm各层次差异不显著,30cm以下各层次玉米地和撂荒地差异不显著,但60cm以下各层次林地土壤全磷显著高于其他3种利用方式,表明土地利用对磷素的剖面分布产生了明显的影响。4种利用方式在20cm深度土壤磷储量差异不明显,但在100cm和150cm深度,林地和撂荒地显著高于玉米地和水稻田土壤。土壤碳磷比随剖面深度下降而降低,在40cm以下有林地和玉米地高于撂荒地和水稻田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各种利用方式下土壤速效磷与全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供试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受全磷状况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9.
本研究以石雀滩海洋牧场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褐菖鲉(Sebasticus marmoratus)、铠平鲉(Sebastes hubbsi)、厚头平鲉(Sebastes pachycephalus)等岩礁鱼类为研究对象,基于2017—2020年地笼网采捕的渔获量数据,采用元素分析法和灰色−马尔科夫模型,统计并预测了岩礁鱼类现存生物量的碳储量(以下简称岩礁鱼类碳储量)。结果显示,岩礁鱼类干样碳含量分布范围为42.95%~50.19%,平均值为(46.11±2.34)%;鲜样碳含量分布范围为11.05%~13.25%,平均值为12.30%。2017年春季、2018年冬季、2019年春季和2020年冬季鱼礁区岩礁鱼类碳储量分别为293.46、104.49、119.40和48.48 t,呈波动式下降趋势;对照区分别为21.64、59.07、6.73和0 t,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灰色−马尔科夫模型验证数据平均相对误差为8%,较GM(1,1)模型预测精度提升了12%。经预测,鱼礁区岩礁鱼类碳储量呈下降趋势,2021年春季、2022年冬季、2023年春季和2024年冬季分别为64.84 、49.84、25.28和19.43 t。研究结果可为评估岩礁鱼类碳汇潜力提供依据,为建立渔业碳汇基础上的海洋牧场岩礁鱼类资源开发策略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0.
单环刺螠俗名海肠、海肠子,属于螠虫动物门、螠纲、无管螠目、刺螠科、刺螠属。单环刺螠和其他刺螠属的生物一样,是生活在海边潮间带泥性底质或珊瑚礁区中的管状螠虫动物,主要分布在黄海、渤海沿岸,喜栖息于泥沙岸潮间带下区和潮下带浅水区泥沙中。单环刺螠的季节性很强,只有在春天风浪大时才能捕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