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9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1篇
  22篇
综合类   259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63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普通小球藻和雨生血球藻之间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迪  段舜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380-2383
为了探讨经济微藻之间是否存在化感互利效应的问题,进行了普通小球藻和雨生血球藻之间的化感作用效应试验。试验设置了氮、磷营养限制和正常营养2个水平,普通小球藻和雨生血球藻分别作为受体被培养在相对应的供体藻滤液中的处理,测定了藻细胞密度、生物量和叶绿素a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①普通小球藻滤液对雨生血球藻的生长具有化感促进效应,雨生血球藻滤液对普通小球藻同时存在化感促进或抑制效应。②在正常营养条件下,2种微藻的细胞密度均呈现较明显的互利促进效应,普通小球藻滤液对雨生血球藻细胞密度的增加量为5.5%-15.8%;雨生血球藻滤液对普通小球藻细胞密度的促进量为2.0%-16.8%。③在营养限制条件下,普通小球藻滤液对雨生血球藻具化感促进作用,细胞密度的促进量为2.3%-13.0%;而雨生血球藻滤液对普通小球藻却产生化感抑制效应,细胞密度的抑制率为10.0%-14.1%。  相似文献   
72.
苜蓿不同部位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苜蓿的精深综合利用,研究了苜蓿不同部位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苜蓿的还原力、清除·OH能力和清除O2-·能力,均表现出成熟种子>花序>未熟种子>叶片>幼茎的规律,且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提取液浓度为10g/100mL时,苜蓿成熟种子对·OH的清除率可达85.4%,而对O2-·的清除率为65.8%,分别是幼茎清除率的1.79倍和1.64倍。  相似文献   
73.
研究了金属Fe、Ni纳米颗粒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生长活性的影响,探讨了金属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问题。结果表明:Fe、Ni金属纳米颗粒不仅能吸附在藻细胞表面,造成其团聚沉淀,而且还能进入细胞内部,引起细胞的形变和结构损伤,从而抑制了小球藻的正常生长,降低小球藻的生物量,对小球藻具有一定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74.
李会  李环  韦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47-249
[目的]研究小球藻的风干致死及干燥保护方法。[方法]比较7种保护剂对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小球藻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海藻糖对藻细胞的保护效果最好,当海藻糖用量为5%时,藻细胞存活率提高了50%。[结论]该研究结果对淡水微藻的诱变育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对小球藻生长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方法]使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并使用该网络模型,以小球藻培养时间和残余葡萄糖为输入,菌体光密度值(OD680)为输出,对小球藻在500 L多功能生物反应器中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建模,还探讨了该模型的应用情况。[结果]经过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其泛化值的误差平方和比BP神经网络的小,因而预测值更加接近实际值。t检验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可信的。验证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能够很好地描述在500 L多功能生物反应器中培养的小球藻的生物量(OD680)与残余葡萄糖和培养时间之间的关系。[结论]所建立的模型可用于试验结果的预测,对小球藻的培养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6.
小球藻(Chlorella)为绿藻门、小球藻属、普生性单细胞绿藻,是一种球形或椭圆形单细胞藻类,直径3~8微米,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之一,出现在20多亿年前,基因始终没有变化,其光合作用能力非常强,是其他植物的几十倍。  相似文献   
77.
蛋白核小球藻对铅、镉和汞吸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丹  赵文  魏杰  王媛  张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12):2548-2553
通过吸附时间、藻细胞密度和重金属浓度等参数条件的变化,研究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对海水中Pb2+、Cd2+和Hg2+的吸附.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对pb2+、Cd2+和Hg2+的吸附率分别在2~4 d内快速升高后趋于平衡,而吸附量在第1d达到最大值后逐渐变小.藻细胞密度为1×106 ...  相似文献   
78.
细胞色素b559是南α和β两个亚基组成的一种血红蛋白,是光系统Ⅱ的必需组分,可以保护光系统Ⅱ免受光抑制的危害.为了从分子水平深入了解细胞色素b559的功能,从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garis)中克隆了编码细胞色素b559 α亚基的基因序列及其5’-侧翼序列.结果表明,DNA全长包括1个252 bp的开放读...  相似文献   
79.
研究了5种不同氮、磷浓度(3个氮磷比)对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生长和藻体氮、磷含量的影响;并以这些不同氮、磷含量的小球藻在11、17和23℃3种温度条件下投喂透明溞(Daphnia hyalina),研究温度和不同条件培养的小球藻对透明溞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氮磷原子比(正常BG-11培养基,N∶P=76.77∶1;氮磷比为正常培养基的1/5和5倍的培养基)中,氮磷比为正常培养基1/5的小球藻生长最好,且其藻体氮磷比明显低于其它组;氮磷比为正常培养基5倍的小球藻生长速度低于正常培养基组,但其藻体的氮磷比略高于正常培养基组。用这些藻类投喂透明溞,结果表明,在各种培养温度下,投喂低N∶P组小球藻的透明溞净生殖率(R0)和平均世代周期(T)总体表现为最高(范围分别为36.14~120.83和24.61~35.56 d),投喂中N∶P组小球藻者次之(范围分别为16.29~59.39和20.52~33.59 d),投喂高N∶P组小球藻者最低(范围分别为13.02~38.99和18.99~33.51 d);然而,透明溞的内禀增长率(rm)则表现为投喂高氮且高N∶P组小球藻者最高(范围为0....  相似文献   
80.
采用甲鱼蛋白为原料制备抗氧化活性肽,以DPPH(1,1 二苯基 2 三硝基苯肼)清除率和DH(水解度)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中性蛋白酶酶解甲鱼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酶解条件。结果表明: 温度5065℃,酶解pH值748,加酶量29%时, DPPH清除率最高,为(8556±152)%,对应的水解度为(768±0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