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51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2篇
  21篇
综合类   443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279篇
畜牧兽医   346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以益生菌植物乳杆菌LIP-1为研究对象,MRS基础培养基为对照,通过改变培养基的成分及其含量(碳源、氮源、碳氮总量及碳氮比、缓冲盐),研究培养基成分的变化对植物乳杆菌LIP-1高密度培养的活菌数以及冷冻干燥后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工艺和配方确定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碳源(蔗糖)添加量33.35 g/L、复合氮源(酵母粉、大豆蛋白胨、酪蛋白胨质量比3∶3∶5)添加量10.80 g/L、缓冲盐(乙酸钠、磷酸氢二钾、柠檬酸钠质量比2.5∶1∶1)添加量14.85 g/L(即0.13 mol/L);用优化后  相似文献   
992.
苜蓿斑蚜是危害苜蓿的重要害虫,利用生物制剂防治苜蓿斑蚜能有效控制其持续为害。本文利用人工饲喂方法,测定两种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KTI和BBI)对苜蓿斑蚜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经浓度均为800 μg/mL的KTI和BBI处理后,随处理时间延长,成蚜存活率降低,与对照相比,处理72 h后存活率分别降低了38.3%、41.7%,繁殖率分别降低了128.3%、116.7%,第2代若蚜存活率分别降低了6.7%、19.8%。上述结果表明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能有效降低苜蓿斑蚜虫口密度,该结果为进一步研制和应用生物制剂防治苜蓿斑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温度对小地老虎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小地老虎在16℃、19℃、22℃、25℃、28℃、31℃和34℃ 7个温度下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小地老虎生长速度加快,发育历期缩短;至31℃时,卵、幼虫和蛹的生长速度开始减缓.随着温度的升高,小地老虎的雌性比例在不断的下降.在低温和高温下,小地老虎的成虫寿命会缩短.存活率和产卵量会下降,说明高温和低温对小地老虎的生长极为不利.25℃左右是小地老虎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最适温度.小地老虎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74℃,有效积温为620.64日度.  相似文献   
994.
以不同用量的转Bt crylF基因抗虫玉米饲养亚洲玉米螟幼虫,研究人工饲料中转基因玉米对其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人工饲料中转基因玉米用量的增加,亚洲玉米螟幼虫的存活率逐渐下降,在用量为100%处理时幼虫存活数仅3~5头,存活率仅15%~20%;在对照玉米处理中,4个处理的幼虫存活数均较高,为16~19头,存活率均在69%以上。转基因玉米处理的幼虫存活数与对照玉米处理相比,两者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95.
不同温度对甜菜夜蛾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设置不同温度,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研究甜菜夜蛾幼虫不同龄期的存活率及保护酶系SOD、POD、CAT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在较低和较高温度下甜菜夜蛾幼虫存活率和3种酶的活力明显降低;在23~32℃之间,幼虫存活率和酶活性变化不大.说明甜菜夜蛾幼虫存活率及保护酶活性与温度密切相关,据此可以推测甜菜夜蛾幼虫在高温和低温下致死的原因与保护酶系统被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996.
赣州市水产研究所于2006~2007年在6口不同条件的池塘进行了不同模式的斑点叉尾主养试验,主要探讨池塘条件、饲料类型、放养密度等因素对斑点叉尾生长、产量、存活率、商  相似文献   
997.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浸水时间对枸杞红瘿蚊幼虫存活率影响不大,只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枸杞红瘿蚊幼虫处于无水干燥的条件下,幼虫存活率下降。  相似文献   
998.
温度和盐度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温及盐度渐变和突变条件下斜带石斑鱼幼鱼的生长和存活情况.结果表明:1)斜带石斑鱼幼鱼在温度15—32℃的海水中均能存活和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22~28℃.在突变条件下,斜带石斑鱼幼鱼在温度为14—32℃范围内48h的存活率均在92.5%以上,其中17~29℃的存活率为100%;在渐变条件下,温度为12—32℃范围内幼鱼存活率可达80%-95%.2)斜带石斑鱼幼鱼的盐度适宜范围是9~39.在突变条件下,斜带石斑鱼幼鱼在盐度为4—39范围内48h的存活率均在95%以上,盐度为0时不能存活;在渐变条件下,盐度为4~39范围内幼鱼存活率可达91%-1130%,其中盐度为14-39范围内幼鱼的存活率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999.
乳酸菌奶粉保护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保护剂对乳酸菌的保护作用,通过梯度实验和正交试验选出保护剂的最佳添加量和最佳复配组合。使奶粉中的乳酸菌具有较高的活菌存活率。试验表明保护剂最佳复配组合为:20g/L脱脂奶粉,5g/L葡萄糖,5mL/L甘油。从而生产出来的乳酸菌奶粉经冲调后,其活菌率达到86.80%,酸度为102°T。  相似文献   
1000.
蒙古族传统酸马奶中嗜酸乳杆菌发酵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蒙古乌兰巴托周边牧民家庭采集的5个酸马奶样品中,分离并鉴定出30株嗜酸乳杆菌,从中筛选出4株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进行发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7℃发酵24h,嗜酸乳杆菌发酵乳平均产酸为147.40T,pH值在3.69~3.53之间,粘度在366.3~384.3cP之间,12%TCA可溶性氮为6.262L~9.241mmol/L;4℃冷藏过程中,发酵乳pH降低缓慢,乳糖含量呈降低趋势,且仍有较高活菌数;4℃冷藏4周时,MG1-5、MG2-1、MG4-2和MG1-12的存活率分别为96.86%、90.39%、89.73%和89.39%,乳糖分解率分别为39.52%、58.2%、46.57%和40.22%;4株菌表现出不同的发酵特性,MG2-1有较强产酸能力、蛋白水解能力和乳糖分解能力(P<0.05),MG1-5则具有更高存活率,MG1-12表现出更强产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