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2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林业   458篇
农学   136篇
基础科学   23篇
  18篇
综合类   1576篇
农作物   79篇
水产渔业   284篇
畜牧兽医   1069篇
园艺   346篇
植物保护   35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13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40篇
  1956年   12篇
  1955年   6篇
  1953年   7篇
  1952年   5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李眷 《北方果树》2008,(5):43-44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innaeus),又名苹果小卷蛾,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蛀果害虫之一.原产于欧洲,1953年由中亚地区进入我国新疆地区,并在当地长期危害苹果、沙果和'香梨'等水果的生产.1989年随游客携带的果品传人甘肃省敦煌市,并有不断向东扩散的趋势.2006年在黑龙江省东宁县被发现.在东西夹击的形势下,已经对辽宁省果树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992.
1)受害症状。以幼虫蛀食幼果,受害果不但果核被全部食尽,果肉亦被食空,果内充满虫粪,虫果停止生长,提前脱落。 2)发生规律。在陕西眉县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结茧越夏和‘越冬,3月中旬李树萌芽时化蛹,3月下旬至4月上旬李开花期成虫羽化,羽化成虫在树冠上空1m以上高空处成群飞舞,或停留于花上产卵,  相似文献   
993.
1)发生特点。主要以幼虫啃食果树花蕾、嫩芽、叶片。从第1代幼虫起,除卷叶为害外,还可以啃食果皮,发生严重的果园果实受害率达2%-5%。  相似文献   
994.
995.
王星 《中国蜂业》2007,58(12):34-34
我国幅员辽阔,蜜粉源植物丰富,为养蜂生产提供了宝贵的自然资源。近年来,我国养蜂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蜂群检疫问题仍然影响着我国养蜂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96.
对云杉顶芽瘿蚊在云杉林树冠上垂直高度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个体间相互吸引,种群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因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将其运用到序贯抽样技术中,在检测树木受害程度和防治质量以及虫情监测时,可只抽取样枝。  相似文献   
997.
以本研究室家蚕基因库保存遗传系统的幼虫斑纹为观察对象,发现暗色斑(P^M).黑缟斑(P^S).杲蚕(U)鹑斑(q).褐圆斑(L)均存在斑纹浓淡程度不同且表型稳定的多型系统。根据杂交后能够识别浓淡型性状分离,将暗色斑分成浓型(P^M3).中型(P^M2)和淡型(P^M1),黑缟斑分成浓型(P^S2).淡型(P^S1),杲蚕分成浓型(U^2)和淡型(U^1),鹑斑分成浓型(q^3).中型(q^2)和淡型(q^1),褐圆斑分成浓型(L^2)和淡型(L^1)。同种斑纹内浓淡型间相互杂交,整体上均表现为等位基因的遗传模式,相对的浓型对淡型为显性,即:P^M3>P^M2>P^M1,P^S2>PS1,U^2>U^1,q^3>q^2>q^1,L^2>L^1。  相似文献   
998.
随着春季天气回暖、地温提高,麦田地下害虫亦开始活动起来。金针虫是农田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常常危害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种子、幼苗根部及地下茎等,在冀中北麦区一般3-5年一代,以成虫或幼虫在20-80厘米土层内越冬,来年3月上中旬当l0厘米土层土温达到3-6℃时幼虫开始上升活动;  相似文献   
999.
金龟子幼虫又名“白地蚕”、“蛴螬”,在土壤中主要危害种子、树根、苗茎,是主要的苗圃害虫。成虫大量取食桃、梨、李、板栗、银杏等果树及农作物的叶片、嫩芽、果实,严重影响果树的长势和产量。  相似文献   
1000.
<正>1杨小舟蛾1.1发生规律。幼虫取食杨树、柳树的叶子,危害严重时能够导致整片树林叶片全部被吃光。杨小舟蛾成虫白天躲藏在叶背面或隐蔽物下,夜晚交尾、产卵。卵多产于叶部,呈块状。初孵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