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1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23篇
  85篇
综合类   12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为了探究生活再生水滴灌灌溉定额与施肥量对苹果生长、光合、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3因素(水质Q、灌溉定额W、施肥量F)3水平(低、中、高)正交试验,利用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出了生活再生水滴灌对苹果各指标的主次顺序、显著性、最优组合方案以及各指标综合得分最高方案.结果表明,3因素对苹果新梢长度、茎粗、Pn、产...  相似文献   
172.
天津市城市再生水农业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是人类生产生活必需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天津是一个资源型严重缺水城市,农业用水尤其紧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腾飞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消耗量与废水排放量同步与日俱增,更加剧了天津市水资源的紧缺和水环境的污染。因此,开展城市污水资源化农业利用,是立足本地水资源条件、解决农业缺水现实而行之有效的措施,将城市污水处理净化作为农田灌溉的第二水源,具有开源节流与环境保护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3.
随着城市绿化面积的不断增大,其用水量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渐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城市中的应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趋势所向.基于此,在对比喷灌、微喷灌、滴灌、微润灌及痕量灌溉等不同节水灌溉系统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基于情景假设,开展了五类节水灌溉系统用水量及总投资的对比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五类灌溉系统对再生水的适用性问题,最后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城市绿地形式的灌溉系统.结论表明:微润灌及痕量灌溉系统的单位面积年用水量较滴灌系统分别减少了39.6%、42.4%;微润灌及痕量灌溉系统单位面积投资最高,分别为8.09元/m2和8.02元/m2;以再生水为水源的条件下喷灌系统的抗堵塞性能最优,微喷灌、微润灌、痕量灌溉其次,滴灌系统抗堵塞性能最差;综合考虑不同节水灌溉系统的技术特征、用水量、总投资及对再生水的适用性等因素,建议主要推广微喷灌及微润灌系统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4.
河北省明确了对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要求,到2017年深层水基本停止开采。沧州市是河北省地下水超采较为严重的市区之一,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弥补水源不足的现状。该文介绍了沧州市对地上水(雨洪资源、外调水、再生水、海水)的利用措施,这是减少地下水开采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5.
首先采用定额法和建设用地综合用水指标法对海城市建成区用水量进行分析预测比较,在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后对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各水平年再生水可利用量进行分析计算,为海城市科学开辟水源、优化水资源配置提供了参考数据,并对其他相近地区污水再生利用分析计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6.
文章通过对德州市污水排放现状的分析,对污水排放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质量变劣提出了开展治理达标排放的实施措施,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再回建设,使其出水水质满足回用要求,实现分质供水,在全市耗水量较大的行业发展外排废水回用和零排放技术,更新改造水处理系统设备,提高废水处理回用率现,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77.
邯郸市第一座再生水厂是以东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原水,采用"高密度沉淀池+V型滤池"处理工艺,设计总处理规模为6万m3/d,其中一期工程规模为3万m3/d。介绍了工程的设计与运行情况,着重介绍了高密度沉淀池的设计参数与构造。运行结果表明,工艺运行情况稳定,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主要回用于城市杂用水及景观环境用水,部分回用于工业用水。  相似文献   
178.
再生水充分灌(A1)、再生水适宜灌(A2)、再生水轻微干旱胁迫(A3)、再生水中度干旱胁迫(A4)4种水分处理的田间试验为基础,结合水量平衡方程、Penman-Monteith公式、作物系数(KfC)和需水系数(A)的计算方法及当地1955--2002年气象资料,研究了再生水灌溉条件下早熟禾的耗水特性、结构组成和灌溉制度。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水量与早熟禾(Poapratensis L.)生育期的总耗水量、耗水强度、灌溉水的消耗比例呈明显正相关,与降水消耗比例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呈负相关,与剪草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关系;4种水分处理下,早熟禾的耗水量60%以上来自降水,A4处理的降水消耗比例达69.09%;作物系数与作物需水系数的变化规律相似,与灌水量呈明显正相关,在7、8月份最大达1.91~1.73(4种水分处理)。最后推荐出了25%、50%、75%和95%4种水平年的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79.
灌溉水质对苜蓿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污水、再生水等不同灌溉水质对三次刈割期内苜蓿生长和养分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清水灌溉,再生水及污水灌溉可增加苜蓿的株高及产草量,但长期引用未经处理的污水灌溉不利于苜蓿根系的生长。第一次刈割时各灌溉处理间含钾量差异不显著,第二次刈割时污灌、再生水灌溉处理与清水灌溉相比苜蓿含钾量分别增加了33.05%和40.68%,第三次刈割时分别增加了12.90%和23.39%。污水及再生水灌溉处理苜蓿含钙量在第一次刈割时显著高于清水灌溉,但在第二、三次刈割时均低于清水灌溉。未经处理的污水不宜用作灌溉,采用混灌与轮灌方式可适当减缓其不利效应;再生水可作为苜蓿的灌溉用水,但其长期效应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0.
基于GIS的再生水利用对地下水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ArcGIS9.3应用软件,系统分析了北京市大兴区地下水时空变化规律及蓄变特征,比较了不同区域地下埋深的变化。结果表明:大兴区的地下水埋深程逐年加大趋势,地下水储量逐年减少;2002年开始大量利用再生水以后,大兴区南红门再生水灌区的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小于灌区以外的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