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1篇
  6篇
综合类   16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01.
基于陕南3市2010~2018年统计数据,从旅游经济子系统、旅游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发展支持子系统3个方面构建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使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研究区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结果表明:(1)从时序特征演变来看,陕南3市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数总体稳步上升,特别是2016年以来,3市的发展指数都出现了大幅增加;(2)从空间变化特征来看,汉中市可持续发展水平2018年达到0.85,步入旅游可持续发展阶段,安康市(0.75)和商洛市(0.81)进入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3)陕南3市未来旅游发展要以合作共建大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为目标,从共同加强基础设施投入、提高景区质量角度来提升区域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2.
城乡土地利用转型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域城乡范围内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来龙去脉”及其与社会经济制度政策技术之间“前因后果”驱动和响应的机制机理,是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热点,也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区域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从城乡土地利用转型的分析尺度、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机理分析等方面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城乡土地利用转型研究进展,认为已有的研究呈现出3个基本特征:基础性研究向应用性研究转变、研究的社会需求引致性、研究分支更加清晰化和系统化。最后提出结合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定位、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对区域城乡土地进行“全域全覆盖 + 全地类要素 + 土地利用显隐性转型”的动态综合研究,是今后城乡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3.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契机下,北京市怀柔区乡村民宿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乡村民宿现已发展成为该区实施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成为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的新抓手。然而,怀柔乡村民宿的火热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规划用地审批较为困难、装修设计缺乏创新、文化内涵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提档升级问题迫在眉睫。今后,怀柔区还应强化政府扶持引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装修设计,构建独特场所精神;立足主题特色,打造主人文化;丰富产品类型,拓展产业链条;拓展营销渠道,打响民宿品牌;重视人才培养,促进乡村民宿品质升级。  相似文献   
104.
针对目前市场上割草机器人系统结构复杂、成本过高的现状 , 基于Arduino Mega2560 单片机为基础配置 11 个传感器搭建割草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采用 4 轮小车模型,前面和后面均为 2 个驱动轮,驱动轮均采用1个大扭力电机单独驱动,割草平台设计成半圆环型, 并安装 3 个低功耗高速小电机,割距为机器人底盘宽度。系统组件由电路控制部分和机械运作部分组成。电路控制部分为 8个单元:单片机单元、无线遥控单元、传感器单元、防倾倒单元、红外阵列模块、电机驱动单元、显示单元和电源单元;机械运作部分包括割草平台和感光窗。其配套软件为 C 语言编写,采用模块化编程,主要包括 PWM 调速程序、霍尔传感器测距程序、液晶显示程序、倾角处理程序、超声测距程序、红外避障处理程序、停车处理程序、遥控程序等程序模块。经硬件调试后,该系统在标准的草坪上进行了多次测试,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5.
2019年6月,鄂旅投集团组织公司青年人才外出考察,主题是"美丽乡村建设与全域旅游"。近年来,集团加大对相关主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致力于为湖北省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的发展做出贡献。笔者目前在基层从事文化旅游工作,站在地方政府的角度对全域旅游的发展做了些总结和思考。虽然各地实际情况不同,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峨眉山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走在前列,其先进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6.
《中国瓜菜》2020,(2):76-79
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发展缓慢;随着全域旅游的推进和发展,"旅游+农业"的产业融合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特色蔬菜旅游资源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较于一般农产品,有先天的旅游开发优势,在融入全域旅游开发中,要做到全景开发、全时开发、全业开发、全民开发。笔者以苏州"水八仙"为例,分析了特色蔬菜旅游资源融入全域旅游发展中的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107.
2018年是韶关市全面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完善提高和初验阶段的一年。丹霞山景区作为韶关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四大重点景区建设之一,备受关注。丹霞山景区周边村落的居民对当地居民、村落、景区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基于全域旅游的视角下,居民和政府需要增强自主组织意识,维护共同利益、提高职业技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提升创新意识,加强合作能力、重视培养,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效率,提高办事水平、做好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工作、加大宣传,积极引导群众、落实创文工作,提高当地居民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08.
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往单个景点独立打造所形成单打独斗的局面已经发生改变,全域旅游方兴未艾,逐渐在旅游市场中崭露头角。益阳市作为兼有优美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在全域旅游发展的背景下,利用塑造旅游品牌的巨大优势,如何从当前的困境中跳出来,实现全域旅游的深入发展成为益阳市目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9.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分析广东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申请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归纳项目资金筹措模式、资金来源类型等,发现试点申请项目资金存在过度依赖指标收益、社会资本参与力度小的问题和风险,提出了应预留自身发展空间、加快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以期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稳步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乡风文明是乡村全域旅游的“灵魂”,乡村全域旅游又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助力器”,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促进乡村振兴。本文以塔后村在乡村全域旅游背景下创建乡风文明的经验为例,提出乡风文明建设要以文化为魂,实 现“内在美”到“外在美”转变;从全域谋划出发,实现“点状美”到“整体美”转变;以文资融合为方向,实现“资源美”到 “经济美”转变;以提升共享为目标,实现“一时美”到“持久美”转变。深化乡风文明的内涵,增强乡村全域旅游的动力 和活力,最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