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0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27篇
  1篇
综合类   133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04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大足是闻名中国西部的五金之都和传统农业大县,具有千年历史的小五金产品和富足的粮食,在给老百姓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由于"老大粗黑"、产量不高、质量不优等问题,陷入痛失市场、增收困难的窘境。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大足五金科技城、全球首条大功率跟踪式太阳能LED路灯、五金产业振兴计划、湿地植物  相似文献   
82.
<正>马铃薯是门源县传统产业,常年种植面积1133公顷左右,仅次于青稞、油菜和燕麦,排列第四。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但由于门源县农民的商业意识较差,加之种薯质量、耕作水平等因素,影响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为此,笔者就当前门源县马铃薯生产存在一些  相似文献   
83.
种桑养蚕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在粤北的翁源县亦有悠久的种桑养蚕历史。据《翁源县誌》记载:翁源县在明嘉靖36年(1557年)就有农民养蚕,距今447年。数百年来,种桑养蚕事业在翁源县均以零星生产为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广东信达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以来,公司大力推进茧丝产业化建设,致力构筑  相似文献   
84.
20世纪50年代博州就开始种植马铃薯,由于马铃薯不与其他作物争水、出苗率高、种植管理收获简单、耐贮藏等特点,马铃薯生产作为一项传统产业一直延续下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当地农民具有丰富的马铃薯种植经验和技术。  相似文献   
85.
江西省是蛋鸭饲养的主要地区之一,自然条件优越,星罗棋布的河湖库塘、成片的荒滩草泽为养鸭业提供了丰富的天然资源。尤其是在南昌、丰城、吉水、永修、德安、樟树、吉安、遂川、余干等地,广大养鸭户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水资源,积极发展蛋鸭养殖,有力地促进了水禽养殖业的发展。有些地方政府还给予养鸭户资金补贴等优惠政策,划区域建立蛋鸭养殖基地,极大地调动了养鸭户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6.
打瓜在昌吉市栽培多年,近年来通过实施<打瓜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示范>项目,昌吉市打瓜产量明显增加,由传统产业变为优势产业,增产150%,单产达200 kg/667m2,增收960元/667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结合项目生产实际,将打瓜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农民朋友借鉴.  相似文献   
87.
油茶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油茶是湖南省汉寿县比较丰富的木本油料资源,为有效地开发利用山地油茶资源,拓展传统的油茶产业,发挥油茶产业发展优势,把油茶产业打造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  相似文献   
88.
王秋萍 《果农之友》2010,(10):17-17
<正>又是一年核桃丰收时,山西省古县的乡村田野,到处洋溢着果农收获的喜悦。作为古县传统产业,该县一直把核桃规模发展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一个抓手,经过多年"政府引导、部门帮扶、农民参与、齐抓共管"的发展模式,核桃产业在该县  相似文献   
89.
养蚕是我国农村的传统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但由于环节多、繁杂、费工,该项产业正逐步由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为了提高蚕桑生产竞争力,必须推广以优质高产、低成本、高效益为目标的蚕桑生产新技术。而大蚕采用简易饲育方法,可节省劳力和蚕室蚕具,降低劳动强度,是降低蚕茧生产成本的关键。因此,  相似文献   
90.
柞蚕重点产区科学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风城市是中国柞蚕茧主产区之一,现有柞蚕场170万亩,年放养柞蚕1.7万把,年产柞蚕茧1万吨左右,农民直接收入超亿元。柞蚕饲养业是风城市农村经济结构中传统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近几年,我市蚕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以管理为动力、以科技为手段,发挥资源优势,改善蚕场环境,增加科技含量,稳定传统产业,实现了重点蚕区蚕业的科学发展,促进了柞蚕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