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73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49篇
  113篇
综合类   277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85篇
畜牧兽医   73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张芳 《农业考古》2005,(3):153-156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南宋以前主流基本在今黄河河道以北摆动。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冬,为阻止金兵南进,东京留守杜充决开黄河南堤,自泗入淮,黄河主流河道南徙,开始了长达700余年泛淮夺淮人海的流势。之后,由于治理不力,黄河在黄淮平原横冲直撞,大致以荥泽为顶点向东在今黄河和颍水之间呈扇形泛滥,  相似文献   
102.
渠系前馈蓄量补偿控制时滞参数算法比较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输水明渠系统控制算法主要由前馈及反馈模块组成,其中前馈模块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系统控制性能。基于蓄量主动补偿的前馈控制算法受时滞参数影响较大,为比较现有多种算法实际控制性能优劣,并寻求不依赖复杂数值计算的简化时滞参数算法,该文进行了横向的算法比较与优化开发。文章基于蓄量阶跃补偿及蓄量二次补偿2类算法,结合改进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反馈控制器,对典型测试渠系及实际工程渠系建模仿真,选取稳定时间、最大超调流量、绝对值误差积分(integral of absolute magnitude of error,IAE)和绝对流量变化积分(integrated absolute discharge change,IAQ)指标分析了蓄量阶跃补偿、动力波原理、水量平衡模型3种时滞参数算法的控制效果。结果显示,在实际工程渠系中,小流量工况下,蓄量阶跃补偿算法的稳定时间比水量平衡模型算法的稳定时间减小40.42%;大流量工况下,蓄量阶跃补偿算法的最大超调流量最小,仅比目标流量高3%,该算法的稳定时间比水量平衡模型算法的稳定时间减少25.45%。结果表明蓄量阶跃补偿算法控制效果较好,但该算法在推求渠池所需蓄量补偿值时需进行水面线推求,文章依据渠道蓄量变化与流量变化间的线性关系,提出简化的时滞参数显式算法。较传统数值算法,时滞参数显式算法与蓄量阶跃补偿算法的时滞参数差值百分比小于8%,在满足实际工程需求的同时,可明显减少推求所需蓄量补偿值的计算量。文章的比较结论及所提出的简化算法对输配水渠道系统,尤其是大型渠道系统调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改善渠系下游常水位运行控制方式调节过程蓄量变化剧烈、增大水源供水压力的问题,保证渠系控制的安全、高效,提出了一种基于渠池蓄量平衡的闸前变目标水位的算法,该算法在蓄量变动小时采用下游常水位控制,蓄量变化超过阈值采用考虑约束条件的控制蓄量法.并以Natlab仿真验证法对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渠道建立多渠段串联控制模型,分析比较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基于渠池蓄量平衡的闸前变目标水位的算法运用效果良好,可实现下游常水位和控制蓄量运行方式的灵活、平稳转换;各渠池蓄量调节量显著减少,基本可以实现蓄量平衡,减小了对上游的需水压力;与下游常水位运行方式相比,其控制过程水位波动平缓闸门流量过程震荡较小,有效减小了闸门超调和回调操作,稳定时间有所延长但在总体调控过程中更为平稳.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探究鸭绿江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2012-2016年每年的春季(4月枯水期)和秋季(9月丰水期)进行2次采样调查。根据鸭绿江下游的环境特点,遵循采样点具有代表性的原则,以鸭绿江下游的宽甸县河口村为起点,以丹东市振兴区浪头镇为终点,共设7个采样点,对鸭绿江下游连续5年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体理化因子的监测。结果表明,鸭绿江下游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7种,分属于7门47属,其中硅藻门30种,绿藻门28种,裸藻门6种,甲藻门3种,金藻门2种,隐藻门1种,群落组成以硅藻和绿藻为主。主要优势种有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克罗顿脆杆藻(Fragilaria crotonensis)、辐射圆筛藻(Coscinodiscus radiatus)和美丽星杆藻(Asterionella formosa)。浮游植物生物量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升高,2012-2014年的年际生物量较高,从2015年开始生物量骤减。影响浮游植物生物量最主要的环境因子是水温、透明度和总氮,生物量与水温、总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05.
塔里木河下游不同退化阶段胡杨径向生长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塔里木河下游胡杨为研究对象,借助树木年轮水文学的方法,运用LINTABTM6型树木年轮测定仪读取钻心的年轮宽度,研究了塔里木河下游不同退化阶段离河道不同距离胡杨径向生长量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2000年生态输水后,胡杨平均径向生长量有显著的变化,胡杨生长进入了生长高峰期;(2)应急生态输水促使胡杨突变性地增长,如果生态输水没有达到一定的量或持续时间,胡杨径向生长量在短时间内就会表现为不再增长或下降,若要保持胡杨长势良好,要继续加强输水;(3)塔里木河下游不同退化阶段胡杨径向生长量差异极显著(p0.001),不同退化阶段胡杨多年平均径向生长量大小排序依次是中度退化区极度退化区重度退化区;不同退化阶段胡杨对输水的响应均具有滞后性且响应程度不同,输水后处于不同退化阶段胡杨平均径向生长量出现极值的年份存在较大差异;(4)塔里木河下游不同退化阶段离河道不同距离胡杨平均径向生长量差异极显著(p0.001),整体上随着离河道距离的增加,胡杨径向生长量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6.
为了获取适宜的黄土高塬流域面雨量计算方法,选择算术平均(Am)、泰森多边形(Tsn)、普通克里金(OK)、泛克里金(UK)、反距离权重(IDW)、简单克里金(SK)、考虑海拔的简单克里金(SK_EL)以及将海拔和空间坐标信息作为辅助因子的简单克里金(SK_EXY)和地形插补法(Tr)等9种方法计算了环江下游流域2006—2011年面雨量。结果表明:(1)各年面雨量Am法全流域只有1个数值,无空间分布,Tsn法呈斑块状分布,IDW法在站点周围空间趋势表达不连续,其余6种基于克里金方法的面雨量空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是从东南向西北连续递减的等值带,其中OK的插值曲面最平滑,Tr与SK法的结果更加符合降雨随地形的变化趋势;(2)24站测值为基础的单年和多年交叉验证结果均表明各种方法插值所得面雨量的精度以考虑高程和站点空间信息的Tr法最高,SK_EXY其次,并没有一种插值方法在所有的精度检验指标中都最差;(3)当只考虑面雨量值不考虑其空间分布时,可以选择Am与Tsn法相结合,其值接近各种方法的均值,而当综合考虑面雨量值及其空间分布时,则宜选择Tr和SK_EXY法。  相似文献   
107.
利用遥感技术,运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体系,以金沙江下游两期Landsat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定量和定性对比分析研究区内4个最重要一级电站在2000、2014年建设前后生态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整个金沙江下游的生态环境状况处于优良状态,但是总体上生态环境质量有很大幅度的下降,尤其明显的是正在建设中的乌东德电站和白鹤滩电站流域,而已建成投产的溪洛渡电站和向家坝电站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稍好,由此说明水电站在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比建成之后更大。  相似文献   
108.
2011年7月至2013年3月对金沙江下游支流大汶溪进行了6次鱼类资源调查,共设3个采样点,每次调查时间为10~15 d。结果表明,大汶溪共采集到鱼类3目、8科、28属、41种,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8种;大汶溪上游以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Schizothorax)prenanti]、短体副鳅(Paracobitis potanini)和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Schizothorax)wangchiachii]为优势种,中游以齐口裂腹鱼、短体副鳅为优势种,下游以鲫(Carassius auratus)、宽鳍鱲(Zacco platypus)、蛇鮈(Saurogobio dabryi)为优势种,不同江段的渔获物组成存在差异;主要捕捞对象齐口裂腹鱼平均体重低于80 g、起捕规格小于10 g,存在过度捕捞现象。大汶溪鱼类多样性指数较高,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Wilhm改进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C)、Pielou均匀度指数(E)分别为1.683~2.785、1.116~2.789、0.6597~0.9016、0.2831~0.4762,但整体上低于金沙江绥江段,该江段此4项指数分别为3.230、2.893、0.9421和0.4681。向家坝水电站淹没成库以及过度捕捞对大汶溪鱼类资源形成威胁,需要加强鱼类生态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9.
通过野外调查,实地测点以及土壤采样分析,以开都河流域下游绿洲为研究区,利用SPSS与DPS等软件对盐分与土壤质地进行ANOVA和多重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是以粉粒为主的质地组成。粉粒百分含量分别为0~10 cm层62.65%,10~30 cm层60.31%,30~50 cm层55.93%;0~10 cm、10~30 cm与30~50 cm表层土壤中盐分离子的均值呈现SO42->CL->Mg2+>Ca2+。(2)四种土地利用类型各粒级机械组成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林地8%~62%、耕地4%~37%、园地2%~40%、未利用地15%~52%。变异系数较高;四种土地利用类型总盐的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未利用地、耕地、园地和林地。(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粉粒差异明显,均达到显著性水平( P<0.05)。(4)土壤粘粒与HCO3-、Cl-、SO42-呈显著性相关( P<0.05);粉粒与HCO3-离子含量呈极显著相关( P<0.01)。  相似文献   
110.
利用新疆塔里木河下游河岸林带观测的太阳辐射数据,结合下垫面和天气变化状况,分析该区太阳辐射变化特征,同时评价FAO56辐射估算方法模拟该区域太阳辐射的效果。结果表明:净辐射和辐射四分量的年均日变化,除大气逆辐射在300 W·m-2左右波动外,均呈现出典型的单峰趋势。其中,总辐射平均极大值为629.96 W·m-2,净辐射平均极大值为520.76 W·m-2,净辐射日积分值在一年内呈现单峰对称型趋势,年平均值为7.81 MJ·m-2·d-1,地表长波辐射的峰值在中午前后滞后于总辐射峰值约2 h。较之晴天而言,阴天和风沙天气太阳辐射波动较大,总辐射和净辐射均明显降低。地表反照率的变化与下垫面植被覆盖度密切相关,生长季节为0.18左右,非生长季节为0.20左右,年均值为0.19。FAO56方法模拟日尺度辐射结果表明:总辐射、净短波辐射和净辐射模拟效率分别为0.94、0.87、0.80,而有效辐射模拟效率仅为0.19;各辐射通量均方根误差均在1.67~1.98,平均偏差值均较小。有效辐射量在总辐射中所占比例较小,虽模拟效率较低,但其对净辐射的贡献较小,使得净辐射模拟误差在合理的范围内,故认为FAO56辐射模拟方法经验系数可用于计算该地区日尺度净辐射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