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8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31篇
  6篇
综合类   285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21.
一带一路”背景下,着力于构造区域经济合作的版图。为有效拓展区域市场,必须要逐步优化产品营销的内容,从而挖掘出跨境营销的多元价值。农产品是市场营销的重要构成部分,对活跃经济流通水平有着促进作用。本文对此研究和分析,以跨境电商产业发展为例,对有关营销人员农产品跨境营销的原则进行阐述,立足于跨境营销的现状,提出营销人员构建跨境电商产业的必要性,最后做出区城农产品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为农产品营销人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22.
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便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渠道,不仅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我国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到了21世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作为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则是农业的生产及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古丝绸之路的经济交流与农业生产中的水利、生产方式与管理制度等方面作出分析,从中获取经验,并提出建议,以期能够推动“一带一路”农产品经济发展,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23.
立足国际河流研究及实践现状,充分考虑知识的动态性、系统性、复杂性特征,基于协同视角,构建了面向时间、面向概念、面向能力的国际河流研究知识地图。将知识地图的构建视为实现国际河流知识协同及行动和利益协同的途径方法,并借助文献计量分析,在对国际河流相关显性知识梳理的同时,对其隐性知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24.
阿根廷丰富的农业资源为我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跨国大豆采购平台。然而,"大豆技术包"的运用,却给阿根廷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土壤、空气及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这不仅影响阿根廷大豆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我国与阿根廷大豆贸易"民心相通"的顺利实现。我国传统大豆生产以可持续性而著称,在几千年的大豆栽培历史中,我国发展出了稻豆复种、大豆间作套种、免耕翻耕结合等诸多可持续大豆生产技术体系,明显不同于西方的"大豆技术包"体系。因此,建议深化我国与阿根廷在大豆生产与贸易领域的合作,从大豆可持续生产与贸易标准的制定、大豆种业合作以及可持续大豆生产示范园区建设三方面,引导阿根廷大豆生产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中国与阿根廷大豆贸易"民心相通"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525.
526.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叶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茶文化是中华文明瑰宝,其蕴涵的中华优秀文化精髓,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茶叶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三大商品载体之一,中国茶文化通过“一带一路”走向世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国茶产业和茶文化再现历史辉煌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如何在新时代发扬茶文化并推动中国及世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成为深受社会大众关注的话题。本文从历史、文化和新时代的角度,提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和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三茶”统筹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持续提升中国茶文化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让中国茶文化更高质量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527.
自2015 年中巴经济走廊正式启动以来,中巴两国双边贸易关系得到了有力推进。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 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中国农业“走出去”的重要战略地区。促进中国与巴基斯坦地区农产品贸易持续稳 健发展,提升双方农业发展水平,达成“合作共赢”的农业贸易共识,意义深远。本文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背景,分析 了中巴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和竞争力优势。研究认为中巴两国目前在农业贸易领域合作空间和潜力较大,针对目 前面临的国际环境,提出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28.
出口技术复杂度提高是产品出口质量升级的一种体现,贸易便利化对于促进出口质量可能有显著影响,然而现有文献对中国加工农产品出口质量关注不够。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出口加工农产品数据,分析贸易便利化对加工农产品出口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贸易便利化显著促进了加工农产品出口质量的提升,并且主要通过港口效率提升、监管环境改变等渠道提升加工农产品出口质量。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不同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国家(地区)和不同产品来说,贸易便利化对加工农产品出口质量均产生显著影响,但影响大小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关于贸易便利化与加工农产品出口质量的研究,并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529.
在“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的共建将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带来机遇与挑战的背景下,基于2010—2019年中国和中亚五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分析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结果表明,与中亚五国相比,中国整体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较弱,仅高于土库曼斯坦,大幅低于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在具体分类中,无论是动物产品、植物产品、动物油脂产品还是农产品制成品,均表现出较弱的比较优势。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应不断优化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提高基础设施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实施海关预约货物通关服务制度,提高货物预约通关率,满足不断变化的贸易交易需求;加强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深度合作,提高中国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530.
科学评价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直接投资环境,是防范化解中国企业对外农业直接投资风险、保障海外农业投资利益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有效市场假说,构建了中国投资本位和农业产业视角下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直接投资风险的评价体系,基于熵权-TOPSIS法对5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6—2020年的农业直接投资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1)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直接投资风险随时间推移整体呈上升趋势,农业投资环境趋向越来越不稳定;各大洲农业直接投资风险整体呈现亚洲<南美洲<非洲,并表现出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因此实施海外农业投资风险防范管理不能忽视风险的空间溢出效应;区域风险水平上,重点大洲(亚洲)投资风险呈现西亚>南亚>东南亚>东亚>中亚。(2)若继续沿用西方机构主导的评级体系则对中低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农业直接投资风险存在高估,以此会错失广大收入层次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机遇,建立符合中国企业对外农业投资本位特征的风险评级体系是必要且迫切的。(3)现阶段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直接投资依然存在“投资悖论”现象,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