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2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5篇
  26篇
综合类   273篇
农作物   6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61.
鲜食糯玉米、鸭血糯水稻和金花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非常可观。本文总结形成了苏南地区鲜食糯玉米-鸭血糯水稻-金花菜周年高效栽培技术模式,集成应用了新品种与绿色栽培新技术,既可以缓解土壤连作障碍、提高土地利用率,又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462.
[目的]甜糯玉米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籽粒中赖氨酸含量低,探索研究opaque2(o2)导入对甜糯玉米籽粒表型及赖氨酸积累的影响.[方法]通过常规杂交方法在甜糯玉米中引入o2基因,利用o2基因内紧密连锁的SSR共显性标记检测供体和甜糯玉米受体自交系的多态性,利用其特异性和共显性检测回交自交后代.[结果]投射光下供体亲本HP3籽粒表现不透光,受体材料透光性良好;杂交穗当代表现不同基因型籽粒分离,出现硬质、皱缩等表型,回交子代籽粒透光性明显降低,可能与o2基因存在有关.对o2基因的3对SSR标记umc1066、phi112和phi057筛选,只有标记phi057在供体和受体自交系中呈现良好的多态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回交和自交后代中能够检测到供体的o2突变基因成功导入甜糯玉米受体自交系.[结论]通过子代籽粒表型及SSR标记phi057筛选鉴定,初步创制了Opaque-2甜/糯玉米早代群体系;SSR标记phi057筛选出F1与BC1代o2基因植株,说明phi057标记可有效区分含o2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463.
为构建不同糯玉米品种萌发期耐低温评价体系,以48个糯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低温胁迫下糯玉米的10个萌发及生长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对糯玉米品种耐低温性进行综合评价与分类。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将10个测定指标转化为根系生长因子和种子萌发因子2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建立了糯玉米耐低温综合得分模型Y=0.647 7Y1+0.144 2Y2(其中,Y1Y2为2个主成分,Y1代表的主要指标包括相对根干重、相对根表面积、相对根体积、相对根长,反映低温胁迫下糯玉米根系生长的状态;Y2代表的主要指标包括相对苗干重、相对发芽率、相对活力指数、相对发芽势,反映低温胁迫下糯玉米的萌发情况)。通过隶属函数法对48个糯玉米品种的耐低温能力进行排序,筛选出5个耐低温能力较强的品种,依次为‘润彩糯686’‘景坡82’‘润糯175’‘润糯605’和‘天贵糯932’。聚类分析将48个糯玉米品种划分成4个类群。回归分析表明,相对根干重、相对苗长、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苗干重和相对根表面积可作为糯玉米耐低温评价的重要指标。多方法关联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可对不同耐低温能力的糯玉米品种进行有效筛选分类,为糯玉米耐低温评价及耐低温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4.
【目的】探究播期对吉林省鲜食糯玉米商品质量与食用品质的影响,为提高鲜食糯玉米加工产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市场主推品种‘万糯 2000’为试验材料,设置 5 月 12 日(SD1)、5 月 26 日(SD2)、6 月 9 日(SD3)、6 月 22 日(SD4)4 个播期处理,研究不同播期处理下鲜食糯玉米主要商品质量(果穗长度、秃尖长、穗粗、行粒数、穗粒数)与食用品质(种皮厚度、皮渣率、物性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播期能显著影响鲜食玉米的单穗鲜质量、果穗长度、穗粗、穗粒数、皮渣率以及硬度、粘聚性与胶着度等性状指标,而对出籽率、秃尖长、行粒数及种皮厚度等指标无显著影响。随播期推迟,单穗鲜质量、果穗长度、穗粗、穗粒数等性状表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均在 SD3 处理下达到最大,分别是早播(SD1)的 1.23、1.09、1.08 和 1.13 倍 ,较晚播(SD4)相对提高了 13.10%、5.94%、3.53% 和 8.06%;而皮渣率、硬度和胶着度等食用品质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趋势;种皮厚度随播期推迟表现出逐渐升高趋势,但处理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鲜食糯玉米皮渣率与籽粒弹性间存在正相关性,种皮厚度与籽粒粘聚性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生产中应注意不同播期下鲜食糯玉米商品性与食用品质的变化,适宜播期(SD3)利于协调鲜食糯玉米商品质量与食用品质,早播(SD1)或晚播(SD4)均不利于商品质量和食用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465.
通过对6个甜、糯玉米灌浆期子粒含水率、含糖量、呼吸强度、风味食味的测定,探讨鲜食甜、糯玉米的适采期和采后保鲜技术。结果表明:普甜、加强甜玉米适采期为授粉后24~27d,糯玉米为23~25d;收获后贮存期间甜玉米可溶性糖含量和贮存温度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9804,和呼吸强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942;贮存温度与呼吸强度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9963;常温下呼吸强度最大,达到76.7CO2mg/kg(鲜重)·h,是-30℃冷冻贮存的12倍;生产上可以通过控制贮存温度和时间达到降低呼吸强度和糖分分解速率,保证鲜玉米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