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4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79篇
林业   150篇
农学   418篇
基础科学   36篇
  145篇
综合类   1736篇
农作物   336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181篇
园艺   151篇
植物保护   10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低能氮离子注入对同源四倍体水稻双胚苗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低能离子注入技术对同源四倍体水稻进行注入处理,在其后代群体内筛选到具有双胚苗特征的突变单株。在突变单株的纯化过程中对其多胚苗性状的表现进行了观察鉴定。随后,在突变体后代的主要农艺性状趋于稳定时对两个株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多胚苗频率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利用离子注入技术可以对同源四倍体水稻进行有效地改良,由此可以获得具有遗传变异特点的新种质,其双胚苗特性随着自交世代的推进而得到保持。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材料在其性状表达特征、性状表达频率和性状表达条件等方面均显现出一定的特异性。在试验材料的群体内多胚苗发生频率因材料种类不同或发芽温度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种子经过去颖壳处理后可以使其双苗频率提高32.4%~36.0%。在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材料中,其苗位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2.
对油菜无融合生殖材料AMR—1的农艺性状及无融合生殖特性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1)AMR—1的农艺性状与母本甘蓝型油菜S45相似,与父本蓝花子差异较大。(2)AMR—1(F6)9个株系平均不育株率为14.1%,最高26.1%;20株不育株平均座果率为17.1%,最高47.0%;无融合平均结籽率11.1%,最高达64.6%。(3)AMR—1(F7)7个株系平均不育株率为53.9%,最高达39.7%;无融合平均结籽率为24.1%,最高达59.3%。  相似文献   
73.
基于核心主导人物构建团队的拓扑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核心主导人物构建团队的方式,运用点集拓扑学中凝聚点的概念,将核心主导人物看作团队的凝聚点,得到核心主导人物集合是团队拓扑空间的闭集,并由此对由3个成员的团队进行分析,得出了同胚意义下的所有拓扑形态。  相似文献   
74.
对引进的法莲草、胜先锋、黄菠、全能、超越、墨丽、无敌、急先峰、春夏、赤虎耳等10个菠菜品种进行植物学性状、产量、抗病性的分析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超越和黄菠两个品种具备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等优点,可作为福州市秋、冬菠菜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75.
为了使披碱草和野大麦的优良特性综合在一起,培育出适合干旱、盐渍生境的牧草新品种,王照兰等(1992—1993年)将披碱草和野大麦组合进行了远缘杂交,成功地获得了高度不育的披碱草和野大麦的正、反交F1代。在正交F1代(披碱草X野大麦)的植株形态学和细胞学初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拟定了用回交法克服杂种F1代不育性的研究计划。用分株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油茶无性系及其半同胞子代、自交子代和杂交子代4种不同群体的产量结构、产量频率分布、产量构成等产量性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探索4种群体及其优良林分的结实特性和产量规律,为油茶杂交子代,优良家系和无性系等良种的生产应用和栽培技术、以及进一步开展杂交和选择育种研究积累了必要的技术和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77.
云南地方栽培木豆群体数量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云南省8个地方栽培木豆群体进行调查,对木豆株高、地径、冠幅、单株荚数、虫荚率、单株粒质量及百粒质量等数量性状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个性状不论是群体间还是群体内个体间均存在丰富变异。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粒质量与单株荚数呈高度正相关,与株高、地径呈弱正相关。单株荚数、虫荚百分率、百粒质量对产量构成贡献最大,通径系数分别为0.8551、-0.2374、0.1799。若将三个性状相结合,选择单株荚数多、粒大、虫荚少的单株,则后代产量可望有明显增加,有可能育成高产高抗虫性品种。  相似文献   
78.
筇竹种子特性及实生苗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对筇竹种子特性和实生苗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1筇竹的种子长 1.0 4~ 1.4 5 cm ,直径为 0 .6 9~ 1.14cm:种子净度为 92 .2 6 %、千粒重 5 0 2 .95 g、发芽率 92 %、含水量达 70 .18% ;种子休眠期短、不耐贮藏 ;2二年生实生苗高 39.38cm、地径 0 .2 8cm、竹鞭长 39.38cm ,根系发达 ,分蘖能力强 ,笋芽多达 15个 /丛 ,可在秋季出圃造林 ;3天然更新差、竹苗生长不良是筇竹濒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9.
毛竹笋用林合理竹龄结构及其笋期生长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多年不同毛竹林分观测分析,提出2度竹的比例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着笋用林的产量。分析丽水市郊山地笋用林盛期出现的时间及其发生规律,认为笋用林笋期生长规律和气象因子关系密切,丽水市郊的山地笋用林通常是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出笋盛期。对刚露箨叶至出土后10天的笋个体分析表明,对单支笋重的影响长度比笋径大,留笋时间的长短对产量有决定性影响,但从营养成分、加工适性等方面考虑,以笋刚出土时挖掘为最适时期,此时,笋长与笋径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80.
油松种子园无性系球果与种子性状变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32个油松无性系的球果与种子的性状变异,初步了解到种子园各无性系的种子品质,分析了球果与种子之间的性状相关性,为油松优良无性系的选择和初级种子园留优去劣疏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