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4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190篇
林业   183篇
农学   457篇
基础科学   141篇
  359篇
综合类   2659篇
农作物   2010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78篇
植物保护   11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314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249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313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496篇
  2011年   454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茶多糖的提取纯化及组成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茶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纯度及测定方法、化学组成、结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3.
信阳地区地处丘陵地带,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本文探索了节粮型养鹅技术要点和综合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64.
从铂热电阻非平衡电桥测温原理出发,分析了雨花茶精揉机揉锅温度测量与控制系统在温度信号采集过程中引入的非线性误差,提出了以Pt100铂热电阻和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的软件非线性补偿方案,给出了系统硬件结构图和软件设计流程图。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简便有效,能够提高温度控制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65.
康宁木霉固态发酵改善茶渣营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康宁木霉固态发酵茶渣,提高茶渣营养价值,并筛选出最佳的发酵条件。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发酵茶渣的基质比例(茶渣∶玉米粉=6∶4、7∶3、8∶2、9∶1)、料液比(3∶7、4∶6、5∶5、6∶4、7∶3)、接种量(2%、4%、6%、8%、10%)、发酵温度(25、28、31、34、37 ℃)和发酵时间(0、2、4、6、8、10、14、22 d)。以基质比例、发酵温度、接种量和发酵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确定茶渣最优发酵条件。测定各组发酵产物粗蛋白质、粗脂肪、还原糖、黄酮、皂苷和咖啡因含量,计算各组合的综合评分。确定最优条件后进行对比试验,比较了发酵前后茶渣的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1)单因素试验中,以下条件的综合评分最高:基质比例为7∶3,料液比为5∶5,接种量为8%,发酵温度为31 ℃,发酵时间为6 d。2)正交试验表明,康宁木霉发酵茶渣(料液比为5∶5)的最佳条件是:基质比例为7.0∶2.5,发酵温度为31 ℃,接种量为7%,发酵时间为6或7 d。3)与未发酵茶渣相比,最优条件下发酵茶渣的粗蛋白质、还原糖、黄酮、咖啡因、多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风味氨基酸/总氨基酸均显著提高(P<0.05),皂苷含量显著降低(P<0.001),粗脂肪含量与未发酵茶渣无显著差异(P>0.05)。发酵6和7 d的茶渣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康宁木霉发酵茶渣能够改善茶渣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66.
间作茶园中茶树生态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小牛  李宏开 《林业科学》1991,27(6):658-664
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tze.)是亚热带常绿阔叶灌木,具有喜光、耐荫、喜湿、畏寒的特性,其生长发育与茶园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尤其在强光、高温、低湿条件下,对茶芽的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致使夏秋茶低产劣质。为此,近20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广泛地开展了间作茶园生态效应及效益的研究,认为适度遮荫(即种植遮荫树)能明显地提高茶叶产量和绿茶品质。但是,对间作茶园的生态条件与茶树主要生理活动(诸如光合、呼吸、蒸腾作用等)的关系报道甚少。为此,我们研究了茶园间作对茶树主要生理活动的影响,并与单作茶园比较,以揭示生态生理特性,从而为建立茶园复合生态系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7.
对油茶枯饼的脱毒和发酵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醇对油茶枯饼中的皂素有较高的脱除率,枯饼中的营养成分损失少;黑曲霉、毛霉和117假丝酵母能在脱皂油茶枯饼上正常生长,枯饼固态发酵后,其蛋白质含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提高程度为66.7%~99.7%;平菇、紫木耳能在油茶枯饼中正常生长,而金针菇则生长不正常;紫木耳对枯饼中蛋白的提高程度在各食用菌中最高,为74.2%~110.7%;以毛霉、平菇和紫木耳的一次发酵产品再经117产朊假丝酵母二次发酵,其粗蛋白质含量接近20%,氨基酸组成趋向平衡.  相似文献   
68.
普通油茶对炭疽病抗性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普通油茶对炭疽病抗性的病理学研究张常青关键词普通油茶、油茶炭疽菌、抗病类型、孢子萌发与侵入由于油茶炭疽病菌(ColetotrichumcameliaeMassee)的危害,使普通油茶(CameliaoleifelaAbol)大量落花落果,这是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69.
吲哚丁酸和萘乙酸在茶树短穗扦插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海君 《热带农业科技》2004,27(1):18-20,52
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组合处理茶树短穗,进行扦插,结果表明:IBA和NAA及其交叉组合对扦插成活率、发根率、发根条数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IBA对最长根长的效果显著,且IBA40×10-6明显优于其他浓度处理。  相似文献   
70.
苦丁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提取苦丁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提取效果的对比,确定了合理的乙醇浓度为70%~80%.研究表明,与单纯采用溶剂提取相比,采用超声振荡辅助提取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相对提取率影响较小,但是可以缩短提取时间、降低提取温度,有利于提取过程中生物活性成分的保持.与小叶苦丁茶(粗壮女贞)相比,在相同提取和分析条件下,浙江本地产的大叶苦丁茶(大叶冬青)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