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4篇
  免费   482篇
  国内免费   2227篇
林业   51篇
农学   1683篇
基础科学   91篇
  636篇
综合类   3109篇
农作物   271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35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358篇
  2015年   298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354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475篇
  2009年   492篇
  2008年   483篇
  2007年   622篇
  2006年   468篇
  2005年   441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6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小麦光敏雄性不育系A31在不同生态地点的育性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在不同生态点的育性试验,观察光敏小麦雄性不育系A31的育性表现和育性转换特性。A31在7个不同生态点的自交结实率结合各试验点的光温条件分析表明,其雄性育性随日长增加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日长是影响A31育性的主导因素,在日长相近条件下,温度对A31育性也有一定的效应;A31育性转换的临界日长约在14.5h左右。  相似文献   
62.
周竹青 《种子》2002,(3):18-19,23
本文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系)的11个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11个原始指标综合成为三个独立的新指标,分别表示“光合同化因子”、“库与碳氮代谢因子”、“库与氮素营养因子”。主成分值与产量相关分析表明,小麦产量与第一、第二主成分值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小麦产量与主成分值之间的回归方程。它能较好地反映不同类型品种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63.
为了选育持久抗耐多种病害的小麦核心抗病种质,以奥地利黑麦、中间偃麦草和野生二粒小麦为抗源,采用单交、复合杂交、回交、阶梯式杂交等多种组配方式,将基因逐步累加、聚合到一起。选育中以不丢失抗性基因为前提,以抗旱耐寒为适应性选择的基本标准。育成的小麦新品系远丰139半冬性,耐寒、抗旱,株型结构好,产量高,品质好。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系鉴定对条锈病免疫,对白粉病和叶枯病高抗,中抗赤霉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检测中心分析,品质达到国标精制级面条用小麦粉标准。2005年陕西省区试较对照小偃22增产5.6%。  相似文献   
64.
不同粒叶比小麦品种非叶片光合器官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测定两个不同粒叶比小麦品种Lu 22和Lu 14叶片和非叶片光合器官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探讨了非叶光合器官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高粒叶比品种Lu 22各部位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低粒叶比品种Lu 14,特别是在衰老后期,Lu 22能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在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明显下降时,非叶片光合  相似文献   
65.
曹Yang  严建民 《作物学报》1997,23(1):102-106
用^14C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6个小麦品种叶片的RuBP羧化酶活性对孕穗期湿害逆境的响应能力及其产量性状表现;用完全双列杂交法测定了9个小麦亲本耐湿性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在孕穗期湿害逆境下,不同品种间的RuBP羧化酶活性下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与主茎绿色叶片数和产量性状的变化相一致,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亲本之间一般配合力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组合间特殊配合力效应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小麦品种的耐湿性受  相似文献   
66.
高产小麦品种模式化选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化榜  曾北燕 《作物学报》1993,19(2):165-172
本文探讨了高产小麦品种理想模式的概念、特点和品种模式化选育的理论依据及优点。对37个亩产400公斤以上的高产品种的产量与其构成因素、形态性状、生理性状以及这些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元和简单相关分析。针对山东的生态条件和品种的现状,优化了亩产600-650公斤的品种模式。探讨了各类性状间的有机联系和协调发展产量潜  相似文献   
67.
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是作者从事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三十余年的研究总结.介绍了亲本选配原则、花期调节、交配方法等远缘杂交技术,用回交与重复授粉、筛选结实率高的组合与单株、延长生育期等方法克服远缘杂种F_1的不育性.介绍了小偃麦远缘杂种的培育和选择的方法,八倍体小偃麦、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六倍体小偃麦(小麦新品种)的创制、鉴定和应用等.  相似文献   
68.
多效唑在小麦花药培养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辉  贾双娥 《作物学报》1997,23(2):220-225
在小麦花粉愈伤诱导及分化培养基中,加入一种三唑类化介物---多效唑(MET),对出愈率和绿苗分化率影响不明显,但当其浓度高于2mg/L时,会出现负效应。在小麦壮苗培养基中附加MET3 mg/L,萘乙酸(NAA)0.5mg/L,蔗糖8%,不仅可改善春性小麦花粉植株的生长状态,还可提高花粉苗染色体加倍率。若与将愈伤转入分化培养基以前先在含秋水仙碱250mg/L的MS培养基中处理1天这一方法相配合使用,将会出现更好的加倍效果。冬性小麦花粉植株的壮苗培养基中添加MET,可有效地防止花粉苗在越夏过程中老化,增加分蘖数,从而大幅度提高移栽成活率,但同时花粉植株的染色体加倍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9.
种子大小对冬小麦苗势及其幼穗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万代  崔金梅  王化岑 《种子》2004,23(3):33-35
以中大粒品种郑引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粒重种子对幼苗长势及幼穗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粒种子出苗迟,生长发育快,叶片分化持续时间短,幼苗长势壮;大粒种子的幼穗发育开始早,分化强度大,形成小穗数多.茎生叶分化总数不因粒重不同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0.
小麦轮回选择的初步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开展以抗锈和矮秆丰产为主要目标的轮回选择,选择压分别为5.6%和4.7%.抗锈群通过一轮混合选择,条锈病反应型0—1级的抗病株率和严重度25%以下的轻病株率较基础群体分别提高12.5%和5.1%.矮秆丰产群采用两种轮选方案.经两轮选择看出,改良半姐妹法其群体的株高比基础群体明显降低6.2厘米,其余性状有向选择目标集中的趋势;混合选择法其群体除穗粒数外,其余性状进展趋势与上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