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1篇
  免费   408篇
  国内免费   2336篇
林业   52篇
农学   1681篇
基础科学   93篇
  626篇
综合类   3108篇
农作物   275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34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358篇
  2015年   304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355篇
  2012年   381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477篇
  2009年   487篇
  2008年   483篇
  2007年   621篇
  2006年   470篇
  2005年   437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6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麦/玉两熟区农作模式分析及轮耕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立峰  李琳  陈阜  高瑞波 《土壤》2007,39(2):243-246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以少/免耕为主体的耕作模式在麦/玉两熟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经过近15年的耕作栽培,少/免耕充分显示了它省时省工、高效环保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一系列弊端也日益显露。对宁晋县百户农民耕作意愿调查的结果显示,在长期少/免耕后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有所下降,而应在免耕3~5年以后对土壤进行深耕翻。对比麦/玉种植模式与马铃薯/棉花套作的经济效益,以轮作实现轮耕是麦/玉两熟区耕作模式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2.
小麦生产面临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急需稳产、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安徽华成种业面对市场需求,2009年以(周98100×华成699)F3为母本、济麦2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择育出了小麦新品种华成3077。在2015 — 2017年安徽省区域试验中,2 a折合产量8 013.75 kg/hm2,较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4.51%。该品种株高70 cm左右,穗长平均11 cm,千粒重42.8 g,容重807 g/L。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55.2 g/kg、湿面筋(以14%水分计)345.5 g/kg。经接种鉴定,中抗至中感赤霉病,中抗白粉病,感纹枯病。主要适宜于淮河以北及沿淮半冬性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3.
我国小麦产需平衡有余,但专用优质小麦供给不足。小麦生产成本与日俱增,加之品质劣势,进口需求激增。小麦是哈萨克斯坦最主要的农作物,独立初期,由于技术落后、体制与政策等没有理顺,致使其农业陷入衰退期,小麦产业也进入困难期。经过哈国多年的调整和努力,小麦的种植、消费和出口逐渐恢复。长期以来,哈萨克斯坦小麦生产一直处于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和靠天吃饭的状态,播种面积大,产量增长较快,但单产水平却比较低。通过对哈国的农业环境、小麦产业发展、小麦育种栽培技术和品质分析,认识哈国小麦产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提出中哈国两国小麦合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4.
为明确当地冬小麦田常用除草剂和杀菌剂混用的药效及对小麦的安全性,探索一次施药兼防兼治病虫杂草的目的, 通过设置7个除草剂与杀菌剂的混合使用,记载各处理对小麦有无药害,药害症状和程度;同时观察对小麦条锈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剂混配使用有增效和扩大防治对象的作用,节省劳动力,但二甲唑草酮·双氟磺草胺和甲基二磺隆二者之间不能混配使用。  相似文献   
105.
为从整体上把握亳州市小麦生产现状,本文以安徽省统计局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总结了亳州市从1998年归省直辖到2019年间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系统的从小麦优质专用品种种植面积、种植规模化、订单农业、农机农艺农信融合、小麦防灾减灾技术体系以及农村实用人才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当地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8种杀菌剂对小麦条锈病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9—2020年,田间试验观测了8种杀菌剂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25 g/L氟环唑悬浮剂56.25 g/hm~2、250 g/L丙环唑乳油112.5 g/hm~2及250 g/L吡唑醚菌酯油112.5 g/hm~2的推荐使用剂量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效均达80%以上,其中氟环唑3次调查的防效分别为91.80%、93.57%、88.61%。与清水对照相比,8种杀菌剂处理后小麦产量均增加,125 g/L中氟环唑悬浮剂56.25 g/hm~2和250 g/L丙环唑乳油112.5 g/hm~2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增产率分别为25.38%和21.56%,可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107.
隆平麦6号是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以烟361为母本,西农97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的小麦品种,本文概述了该品种的亲本选配、杂种后代选育、品种特征特性,总结并分析了作者对于隆平麦6号的选育与体会,以期为该品种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为探究控释氮肥施用策略对稻茬小麦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小麦品种扬麦16和扬麦20为材料,设置不施氮(T1)、常规速效氮肥分次施用(T2,对照)、常规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T3)、速效氮肥减量分次施用(T4)、控释氮肥减量一次性基施(T5)、控释+速效氮肥一次性基施(T6)、控释+速效氮肥配合分次施用(T7)共7种氮肥处理,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下稻茬小麦产量、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相对值(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根系吸收面积和根系氧化力等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产量均表现为T6>T7>T3>T5>T2>T4>T1。与T2处理相比,两个品种的平均产量在T3、T6和T7处理下分别增加17.9%、30.3%和25.1%,平均氮肥农学效率(AE)分别增加40.0%、84.8%和72.4%,平均氮肥偏生产力(PFP)分别增加22.2%、52.3%和45.6%。与单一施用速效氮肥(T2、T4)或控释氮肥(T3、T5)处理相比,在控释氮肥与速效氮肥配施(T6、T7)处理下两个品种的地上部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LAI和SPAD值)显著改善,氮素积累量、根干重、根冠比、根系氧化力、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均显著增加。因此,控释氮肥配施速效氮肥策略可以同步促进稻茬小麦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最终实现高产与氮肥高效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09.
小麦株高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小麦株高及其相关构成性状的遗传基础,以小麦品系"0911-46"与品系"42"杂交获得的F2及其衍生F2∶3群体为材料,应用SSR标记构建连锁图谱,在杨凌和乾县2种环境条件下对株高、穗下节长、基部第Ⅰ节长、基部第Ⅱ节长进行QTL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连锁遗传图谱覆盖小麦全基因组的1 423.54cM,标记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8.09cM。共检测到47个QTLs,涉及小麦1A、1D、2A、2B、2D、3A、4B、4D、5A、5B、5D、6B、6D、7A、7B、7D染色体。其中,有16个株高QTL,15个穗下节长QTL,8个基部第Ⅰ节长QTL,8个基部第Ⅱ节长QTL,单个QTL可解释0.29%~63.42%的表型变异。4D染色体上Xwmc473-Xwmc285标记区间内距Xwmc473标记2.07cM处,在F2和F2∶3的2种环境中都能检测到株高QTL,表现出世代间和环境稳定性。此外,在该标记区间还能同时检测到分别控制株高、穗下节长、基部第Ⅰ节长、基部第Ⅱ节长的QTL,表明这一标记区间是一个株高及其构成性状QTL富集区。  相似文献   
110.
小麦秸秆水浸液对3种中药材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商洛道地中药材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A.DC)、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梯度(0,0.5%,1.0%,2.5%,5.0%,10.0%)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秸秆水浸液对3种受体中药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梯度(0.5%,1.0%)的小麦秸秆浸提液对3种受体中药材种子的萌发、幼苗根长、苗高、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明显的化感促进作用;但随着水浸液梯度的提升,其对受体的促进作用逐渐转变为抑制作用。在试验梯度范围内,小麦秸秆水浸液对3种受体中药材幼苗光合速率的影响各不相同(促进黄芩光合作用、抑制丹参光合作用,对桔梗光合作用没有影响)。小麦秸秆水浸液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促进桔梗、黄芩、丹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