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3篇
林业   143篇
农学   97篇
基础科学   31篇
  58篇
综合类   448篇
农作物   9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129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激素对转双抗虫基因741杨插穗生根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转双抗虫基因741杨科学繁育、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在大田上建设大棚,用沙壤土、河沙做基质,用各浓度吲哚丁酸+2,4-D、吲哚丁酸、ABT 6号处理插穗后进行扦插育苗,调查育苗效果。[结果]浓度100 mg/kg吲哚丁酸+2,4-D、吲哚丁酸、ABT6号处理的转双抗虫基因741杨插穗生根率均达100.0%。[结论]吲哚丁酸+2,4-D、吲哚丁酸处理可明显提高转双抗虫基因741杨插穗生根率。  相似文献   
992.
樟子松枯梢病测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黑龙江省尚志市一面坡林场樟于松枯梢病发病区内的固定标准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5月初孢于开始飞散,随着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降雨量的增加,孢于的飞散量也逐渐增加。6月中旬和6月下旬为初始发病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发病高峰,9月中旬为病害的终止期。气温、相对湿度和降雨3个因子对病情的发生和发展影响很大,气温对病害流行始发期和终止期起决定作用。在适宜的气温范围内(20—23℃),病情随时间及相应的气温、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预报方程:y=-10.6 1.241Y。 0.288t,入选的自变量有初始病情y。和前月平均气温t两个因子,此方程可以预测当年病情指数(y)。  相似文献   
993.
不同小麦基因型及其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研究初探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以13个不同基因型、3种不同外植体为材料,选用5种不同培养基,研究了各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可靠的小麦组培再生系统。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的诱导、根的分化和绿苗的再生虽然都具有显著的基因型效应,但不具备显著的相关关系;对于绿苗的再生分化,幼胚优于成熟胚,幼穗和幼胚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X和A培养基各自在愈僵组织的诱导和再生分化上都明显优于MSS AA/2和R培养基。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生根率和绿苗率平均分别可达88.9%、56.3%和8.7%;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生根率和绿苗率平均分别可达99.1%、53.2%和17.6%;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生根率和绿苗率平均达94.6%、84.8%和18.3%。  相似文献   
994.
以3种不同基因型的成熟胚和茎尖两种不同外植体为材料,对它们的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和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的成熟胚和茎尖愈伤诱导率相关,但两种外植体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状态明显不同,茎尖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状态普遍比成熟胚的好;两种外植体的愈伤分化率差异明显,成熟胚愈伤组织最高分化率为2.13%,茎尖愈伤组织最高分化率可达21.2%。  相似文献   
995.
李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034-4035
[目的]为甘薯茎尖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徐薯18的茎尖为材料,测定其营养成分,并与其他8种叶类蔬菜进行比较。[结果]徐薯18茎尖所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富含Fe、K、Ca、Se,蛋白质、膳食纤维的含量分别是2.7、2.3 g/100 g鲜重,Vc和VB2的含量分别是41、0.15 mg/100 g,均排名第一,脂肪含量为0.5 g/100 g鲜重,胡萝卜素含量为1.22 mg/100g鲜重,Fe、K、Ca、Se的含量明显高于参比蔬菜,Cu、P、Zn、Mg的含量居于前列,食部100%,出菜率高,含水量只有89.7%。[结论]甘薯茎尖作为营养与保健蔬菜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6.
997.
以蒙古冰草根尖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对蒙古冰草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冰草根尖最适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0mg/L+6-BA 0.5mg/L+蔗糖20.0g/L+琼脂7.0g/L,诱导率为73.33%;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KT 3.0mg/L+NAA 1.0mg/L+蔗糖20.0g/L+琼脂7.0g/L,分化率为70.00%;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1mg/L+蔗糖20.0g/L+琼脂7.0g/L,生根率为86.68%。首次建立了以蒙古冰草根尖为外植体的再生体系,再生过程仅70~80d,为蒙古冰草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8.
秃尖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数量性状,试验以不秃尖玉米自交系"666"和秃尖玉米自交系T6093为亲本,通过对P1、P2、F1、F2、B1、B26个基本世代联合分析,对玉米的秃尖性状进行了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果穗秃尖性状的最适模型是E-1模型,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模型,B1、B2、F23个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4.41%、64.00%和77.07%,微效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5.24%、0和12.31%,玉米的秃尖性状主要受主效基因控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小。根据SSR标记结果,将控制玉米果穗秃尖性状的2个主效基因初步定位于玉米的第2条染色体和第7条染色体。  相似文献   
999.
平欧杂交榛84-1品系不同部位不同枝长的花果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枝条营养对花芽分化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对平欧杂交榛品系84-1树体不同部位不同枝长的1年生枝条的枝长、基部直径、顶端直径进行测量,统计其雌花芽和雄花序数量,对各类枝条着生果实进行外观品质和内含物测定。结果表明:84-1品系的产量75%来自长枝,上部枝条的产量是下部枝条产量的2倍;树体上部着生果实的单粒质量、果仁质量、果壳厚度、粗脂肪、粗蛋白、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树体下部的;上部中枝着生单位果序所需枝条长度为8.79 cm,基部(直径)/顶端(直径)的比值最小(2.48),萌发的雌花芽比例最高(47.47%),从枝条末端到枝条顶梢均有利于花芽的形成,其枝条营养和果实品质最佳;下部长枝着生单位果序所需枝条长度为10.25 cm,萌发雌花芽比例最低(32.01%),其枝条营养和果实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1000.
以‘蓝色大花’百子莲(Agapanthus praecoxssp.orientalis‘Big blue’)茎尖分生组织为材料,对比研究了不同提取与裂解方法制备蛋白样品以排除多酚、多糖及核酸物质对蛋白双向电泳体系(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的干扰。提取过程采用TCA/丙酮沉淀法和超声波破碎法;蛋白裂解过程中分别使用苯甲基磺酰氟(Phenylmethanesulfonyl Fluoride,PMSF)和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Cocktail(广谱性)蛋白酶抑制剂、核酸酶Nuclease Mix和2-D Clean-Up蛋白纯化试剂盒。制备的各蛋白样品经过7cm IPG(pH 3~10)胶条上样、电泳后发现,使用TCA/丙酮沉淀法提取蛋白,裂解液中加入Cocktail蛋白酶抑制剂裂解后,用2-D Clean-Up试剂盒所制备的样品其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效果最好,获得蛋白点数量最多,且蛋白等电点pI主要分布于4~8之间。随后,应用分辨率更高的24cm IPG(pH 4~7)胶条进行电泳效果的验证,蛋白点在凝胶的2个方向上均得到了较好地分离,经过ImageMaster 2-D Platinum5.0软件分析后共检测到有效蛋白点820个。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百子莲茎尖分生组织蛋白双向凝胶电泳体系,为后续开展百子莲属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