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12篇
  3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小麦灌浆期抗禾谷缢管蚜的生化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禾谷缢管蚜不同小麦抗性品种灌浆期麦穗的几种化学物质和含水量测定表明,抗蚜性与氮素-氨基酸、锌和植物总酚的含量有关。主成分分析表明,高含量氮素-氨基酸、锌和植物总酚对降低该蚜虫的繁殖率最有利,高含量锌可以提高若蚜的死亡率,提高这些物质含量对小麦品种的抗蚜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分析氮素中的17种氨基酸表明,高含量异亮氨酸和酪氨酸有助于小麦的抗蚜性。  相似文献   
52.
53.
介绍了玉米蚜不同虫态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特征,并与相似虫害高梁蚜进行比较。同时总结了其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然后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该虫害的防治方法,并着重介绍了化学防治的用药时期及用药量。  相似文献   
54.
进行3种药剂防治莲缢管蚜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使用10%吡虫啉WP2.0~3.0 g、5%啶虫脒EC 1.5 ~2.0 g对莲缢管蚜的速效性与持效性均较好,极显著优于25%吡蚜酮WP各剂量处理,能有效控制莲缢管蚜的发生和危害,可作为防治莲缢管蚜的优选药剂.  相似文献   
55.
经传毒力测试,具有南方麦区代表性的长沙、南京和杭州的介体禾谷缢蚜,对小麦黄矮病(BYDV)的传播能力,同样不但赶上而且超过该病优势介体麦二岔蚜。这就预示随着我国南方麦区优势麦蚜种群禾谷缢蚜传毒力的显著提高,小麦黄矮病存在着由北方麦区往南方麦区扩展蔓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56.
若干生化指标与山羊草对禾谷缢管蚜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报道小麦野生物种 9种山羊草 (Aegilopsbiuncialis,A .juvenalis,A .ovata ,A .kotschyivar.varianilis,A .tri aristata ,A .tauschii,A .vavilovii,A .crassa和A .ventricosa)对禾谷缢管蚜 (Rhopalosiphumpadi)的生化抗性机制。苗期山羊草总酚含量与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无关 ,丁布 (DIMBOA)含量与抗蚜性密切相关 ,禾谷缢管蚜内禀自然增长率同丁布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r=- 0 .76 0 ) ;成株期叶片可溶性糖和总酚含量与抗性无关 ,游离脯氨酸和丝氨酸含量与蚜虫内禀自然增长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rm=- 0 .0 6 36 +0 .2 3xpro +1.982xser ) ,丁布含量与禾谷缢管蚜内禀自然增长率呈极显著负相关 (r=- 0 .819 ) ,低含量的游离脯氨酸和丝氨酸和高含量的丁布是野生山羊草物种抗禾谷缢管蚜的重要生化因子。  相似文献   
57.
禾谷黍缢管蚜种群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禾谷黍缢管蚜在小麦抽穗到灌浆期田间呈聚集分布。应用Ⅰwao x-x回归法和Southwood公共Kc值法求得理论抽样数模型,从而导出在不同置信度t、不同蚜口密度X(头/株)和不同允许误差D下的理论抽样数n。 当采用Ⅰwao及WilIson等(1983)提出的序贯抽样法时,得到该蚜虫的两个序贯抽样模型。 结合Ⅰwao和willson的二模型,获得该蚜虫的Ⅰwao-Willson复合序贯抽样法,从而在某些情况下,大大地减少了抽样数。  相似文献   
58.
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是为害玉米的重要害虫。为评价不同玉米品种(系)对玉米蚜生长发育的适合性,从而为抗性品种(系)的鉴定及其抗性机制分析提供依据,在室内条件下,组建了玉米蚜实验种群在8个玉米品种(系)上的特定时间生命表。结果表明:玉米蚜1龄若虫在供试的4个玉米品种郑单958、浚单20、先玉335和良玉88上的发育历期长于供试的4个自交系87-1、濮改340-1-1、旱21和齐319,其中良玉88和先玉335与4个自交系之间差异显著;成蚜寿命和世代历期在4个自交系上较长;4个供试玉米品种上各虫龄的存活率显著小于4个自交系;成蚜产蚜量在各品种(系)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以取食齐319品系时最大,平均产蚜量64.4头,其次是濮改340-1-1,为56.53头,以取食浚单20时最小,只有19.93头。生命表参数表明,玉米蚜在供试的玉米品种(系)上均能繁殖,但与4个玉米自交系相比,玉米蚜在4个玉米品种上的种群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均减小或显著减小,而平均世代周期和种群加倍时间则延长,说明供试的4个玉米品种对玉米蚜生长发育和繁殖均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9.
彭雄  宋月  乔宪凤  陈茂华 《麦类作物学报》2014,34(11):1583-1588
禾谷缢管蚜病毒(RhPV)是一种寄生在禾谷缢管蚜体内的小RNA病毒。为了探讨RhPV在我国禾谷缢管蚜种群中的分布和感染情况,从我国11个省16个不同地区麦田采集禾谷缢管蚜,利用RT-PCR检测RhPV在不同种群共212个禾谷缢管蚜个体中的感染情况,并对获得的RhPV基因序列进行了差异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6个禾谷缢管蚜地理种群中均检测到了RhPV,感染率介于50%~100%之间。序列比对分析表明,克隆得到的RhPV基因片段在不同种群中非常保守,所有分析的蚜虫个体中仅得到6条不同的基因序列,这些序列与其他国家已经报道的RhPV序列相似性都在98%以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6条不同的RhPV基因序列可以分为2个亚进化枝,国外报道的两条RhPV相应序列构成其中的一个进化枝,本研究获得的6条序列构成另外一个进化枝。本研究所选用的基因片段能够准确检测RhPV在禾谷缢管蚜中的感染率,为进一步分析RhPV对禾谷缢管蚜的发育繁殖、行为、种群动态和种群微进化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莲缢管蚜是危害泽泻生长的重要害虫之一。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菜喜SC、1.5%普乐CS、25%阿克泰WG、3%莫比朗Ec和20%康福多Ec对莲缢管蚜具有良好的防效,适宜在泽泻生产上使用。莲缢管蚜虫口数量与块茎产量损失率之间相关式:在生长前期,Y=-0.3318+0.3978X(r=0.993^**);在生长中期,Y=0.0412+0.2474X(r=0.950^*8);在生长后期,Y=-0.0036+0.1139X(r=0.922^**)。根据经济阈值的计算公式,结合莲缢管蚜虫口数量与块茎产量损失率之问的相关式,制定出了不同时期选用不同药剂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