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39篇
  免费   4266篇
  国内免费   5559篇
林业   9081篇
农学   5633篇
基础科学   5284篇
  12063篇
综合类   37387篇
农作物   3997篇
水产渔业   2183篇
畜牧兽医   8670篇
园艺   2445篇
植物保护   3121篇
  2024年   677篇
  2023年   1602篇
  2022年   2481篇
  2021年   2850篇
  2020年   2768篇
  2019年   3117篇
  2018年   1662篇
  2017年   2868篇
  2016年   3590篇
  2015年   3001篇
  2014年   4537篇
  2013年   4388篇
  2012年   6314篇
  2011年   6244篇
  2010年   4920篇
  2009年   4903篇
  2008年   4335篇
  2007年   5044篇
  2006年   4283篇
  2005年   3469篇
  2004年   2811篇
  2003年   2369篇
  2002年   1713篇
  2001年   1580篇
  2000年   1432篇
  1999年   1077篇
  1998年   890篇
  1997年   758篇
  1996年   697篇
  1995年   689篇
  1994年   609篇
  1993年   472篇
  1992年   390篇
  1991年   326篇
  1990年   256篇
  1989年   222篇
  1988年   163篇
  1987年   119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9篇
  1962年   9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目的】研究牦牛MYL3基因的结构和表达特征,探究其生物学功能及影响牦牛肌肉生长发育的机制。【方法】以美仁牦牛cDNA为模板,PCR扩增MYL3基因编码区序列(CDS),利用MEGA11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YL3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参照)、睾丸、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牦牛MYL3基因CDS区长600 bp,共编码199个氨基酸,存在1个碱基突变位点,位于第165位(A>T)。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牦牛与普通牛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单峰驼的亲缘关系最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牦牛MYL3蛋白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不存在跨膜结构,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内,有8个磷酸化位点和2个N 糖基化位点,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主要与调控肌肉生长发育的相关蛋白相互作用。RT-qPCR结果表明,MYL3基因在心脏中的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肌肉中次之,与除心脏外的其他组织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MYL3基因可能与牦牛心脏发育有关,对肌肉的生长发育和肉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2.
布鲁氏菌病是危害多种动物和人类的传染病,也是我国重点防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受市场等因素调节,牛羊反刍动物数量增加,且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繁,动物疫病发生风险加大,许多地方畜间布病呈上升趋势。为切实加强畜间布病防控工作,肃南县按照省、市业务部门的防控要求,结合当地高寒牧区畜间布病流行实际,制订防控工作计划,全面落实动物疫病主动监测、定点检疫、消毒灭源、阳性畜扑杀及无害化处理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43.
云南松是我国西南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云南松苗期生长缓慢,这使得云南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发挥受到了阻碍。氮磷添加是目前农林业促成培育中一种常见技术手段,通过对云南松苗木在不同氮、磷施肥处理下其生长状况的研究,以期为云南松苗木培育提供依据。本次试验以90d生的云南松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氮磷根部追肥配施试验,比较不同氮磷浓度水平下云南松幼苗根系生长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氮磷配施后,随着氮磷用量的增加,云南松幼苗根冠比降低。地下部分的生长优势降低,地上部分的生长优势升高,且氮元素对于地上部分的增长作用强于磷元素。  相似文献   
44.
基于通辽市 1960—2020 年的日降水量资料,分析暴雨站次及区域性暴雨过程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国家标准 GB-T 42075-2022 对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1)暴雨极值呈明显的南部地区大于北部,暴雨站次分布整体上北部和中西部少,南部和中东部多。年平均暴雨日数 0.8 d。7~8月为发生暴雨主要月份。(2)区域性暴雨过程共45次,年平均 0.7 d,年际变化呈减少趋势。单日区域性暴雨占78%。主要出现在7月下旬达11次。(3)利用国家标准定量评估,得出有 3 次特强区域性暴雨过程,依次为 2017 年 8月3日、1994年7月12~14日、1984年8月10~11日。结合本地情况,定义综合强度Z值在100以上为特强区域性暴雨,Z值在40以上为强区域性暴雨,Z值在30以上为较强区域性暴雨。区域性暴雨等级评估方法适用性较好,利于区域性暴雨过程强度的划分。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对不同色系鲜食葡萄品种各器官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和各器官提取物总活性进行比较研究,为鲜食葡萄育种和生物活性物质利用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以三种色系鲜食葡萄(各含一个有籽和无籽鲜食葡萄品种)为材料,分别测定果梗、果皮、果肉、葡萄籽中多酚、黄酮、原花青素含量,用自由基清除法评价各器官提取物的总活性,并使用相关系数法分析3种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和总活性的相关性。【结果】 结果表明,不同色系葡萄品种中,黄绿色系与红色系果梗多酚含量高于紫黑色系品种,无籽品种含量高于有籽品种;黄酮含量以红色系品种含量最高,且无籽高于有籽品种。果皮中多酚、黄酮及原花青素含量与果皮颜色深浅有关,颜色越深含量越高;原花青素含量在黄绿色系与红色系葡萄品种中无籽显著高于有籽葡萄。果肉多酚含量紫黑色系有籽葡萄显著低于其它品种;原花青素含量紫黑色系显著高于红色系品种,黄绿色系及红色系品种有籽显著高于无籽品种。葡萄籽中多酚及原花青素含量变化具有随着果皮颜色加深而显著增加的变化趋势。生物活性物质抗氧化活性在果梗中黄绿色系与红色系品种显著高于紫黑色系品种,无籽品种高于有籽品种;在果皮中紫黑色系品种显著高于黄绿色系与红色系品种;在果肉中黄绿色系有籽品种显著高于无籽品种;多酚、黄酮含量与提取物总的抗氧化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综上可知,鲜食葡萄果梗中含有丰富的多酚和黄酮物质,且红色系无籽品种显著最高,可将葡萄采果后果梗作为多酚和黄酮物质提取的原材料;鲜食葡萄多酚、黄酮、原花青素等生物活性物质随着果皮颜色加深而加深,可选育果皮颜色深且品质好的品种做鲜食葡萄;葡萄籽中含有丰富的多酚、黄酮、原花青素,可作为生物活性物质提取的原材料;鲜食葡萄提取物总抗氧化活性主要由多酚、黄酮决定。  相似文献   
46.
银春10号是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种子卫星搭载,经太空诱变,多年选育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于2017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银春10号株型紧凑,穗层整齐,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产量构成三要素协调等特点,适宜在西北水地春麦区种植,有较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7.
淡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源,然而随着近年工业快速发展及人口大幅增加,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沉水植物因其各部分均可吸收养料且通气组织特别发达,常被用作水环境治理的先锋种,其具有去除氮磷、提高透明度、固定底泥、抑制蓝藻、微生物协同等重要作用。本文就沉水植物及其设计原则、作用原理展开阐述,并分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沉水植物今后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农业废弃物是指在农产品生产、再生产过程中,由于资源的投入和产出的差异,导致资源利用中物质和能源的流失。农业废弃物产量日益增多,但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对环境造成污染。利用农业废弃物制备生物炭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化利用方式,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归纳总结了农业废弃物制备生物炭的4种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对生物炭在土壤改良、环境修复和气候变化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生物炭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9.
陕西省果蔬种植面积较大,果蔬作物多样,但大多数是家庭或小农场种植模式,但南北地形地貌差异较大,传统大型机械作业不便且费用较高,通过适度规模的宜机化改造后,中小型马力的动农机可完全适用小区域化果蔬园,在山丘区果园及设施种植环境下中小型电动农机就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并且中小型电动农机具在提质增效、智能化提升及节能减排方面也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0.
新疆某牛场的犊牛出现咳喘、鼻镜干燥、精神不振、食欲废绝、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死亡的症状,通过对患病牛群的发病情况、剖检、细菌分离鉴定、PCR鉴定等试验方法进行检查。结果显示:病死牛肺部可见明显出血并且伴有肺部实质性肝变;牛支原体和多杀性巴氏杆菌PCR检测都为阳性,曼氏杆菌PCR检测为阴性。通过实验室诊断最终确定该牛场为多杀性巴士杆菌和牛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本研究通过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等方法找到病因,为此类疾病的防控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