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6篇
农学   42篇
  16篇
综合类   142篇
农作物   25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选择13个区域的淡竹叶片为试材,分别在0、-5、-10、-15、-20、-25℃下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其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出淡竹的半致死温度。通过脯氨酸含量分析和半致死温度的计算,综合分析不同区域淡竹抗寒性的生理生化指标,推测其抗寒性强弱:来源于烟台林科院、烟台昆嵛山、潍坊的淡竹抗寒性较强,来源于日照、沂源、东营、济南、临沂、胶南、泰安的淡竹抗寒性中等,来自浙江、江西、江苏的淡竹抗寒性最弱。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室内水培及密闭箱静态熏气方法,研究了4个不同浓度(0mg/m3,10mg/m3,30mg/m3和90mg/m3)SO2对晋单51和农大108两个品种玉米幼苗过氧化物酶(POD)、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O2浓度的升高,两种玉米幼苗的POD活性呈下降的趋势,且当SO2浓度为10mg/m3、30mg/m3和90mg/m3时POD活性分别降至对照的22.6%、18.9%和12.1%;而结果发现Pro含量随SO2浓度升高逐渐升高,且当SO2浓度与POD处理相同时脯氨酸含量分别上升至对照的195.0%、235.4%和496.5%,SO2浓度为90mg/m3时Pro含量最高,且不同浓度处理时农大108Pro含量均比晋单51高;然而,MDA含量随SO2浓度的升高呈先降低后逐渐升高的趋势,在90mg/m3处升至最高值为对照的310.6%,仍然是农大108MDA含量比晋单51高。因此研究显示低浓度SO2能使玉米幼苗适应胁迫,但高浓度SO2暴露会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以莲藕H_2(花藕品种,盐敏感)为材料,利用NaCl与Ca(NO_3)_2处理3片立叶的幼苗,研究外源Ca~(2+)对缓解植株盐胁迫的生理作用。结果显示:采用NaCl处理后,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显著降低,而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升高;利用不同浓度的Ca~(2+)进行缓解处理,发现外源施加低浓度的Ca~(2+)后,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均显著提高,脯氨酸含量较之前升高幅度更大,而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后期显著降低,说明Ca~(2+)对缓解莲藕盐胁迫具有较好的效果。当Ca~(2+)浓度增加时,缓解作用不明显,甚至出现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辣椒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育及脯氨酸等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辣椒雄性不育系9601-A和保持系9601-B的小孢子发育过程及其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粗蛋白的含量和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9601-A的雄性败育发生在减数分裂末期Ⅱ阶段,导致败育的主要原因是花药绒毡层细胞的高度液泡化,致使小孢子在发育过程中得不到正常的营养供给而死亡;不育系花药可溶性蛋白和粗蛋白(总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保持系,而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则高于其保持系。  相似文献   
15.
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水稻种子萌发和苗期耐盐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0.0、3.0、5.0g/L NaCl对2个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水稻51-22、52-7与受体亲本中花8进行萌发期盐胁迫试验.结果表明,盐胁迫下转基因材料受抑程度小于受体亲本,尤以52-7表现明显.用0.0、3.0、5.0g/L NaCl对51-22、52-7和中花8在幼苗期进行14 d盐胁迫试验.结果表明,低盐胁迫时幼苗受盐害较小,高盐胁迫时转基因材料耐盐性优于受体亲本;在盐胁迫7 d后,转基因材料体内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受体亲本,同一品种随盐度增大,脯氨酸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6.
3种外来树种抗寒性生理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日本厚朴、山樱和美国七叶树的引种实生苗为试材,系统地分析了低温胁迫下其植株的生理生化变化,研究了日本厚朴、山樱和美国七叶树的越冬抗寒机理.试验结果表明,-30 ℃是日本厚朴安全越冬的低温临界值;低温诱导过程中组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外渗电导率变化明显,可以作为鉴定日本厚朴、山樱和美国七叶树抗寒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7.
玉米在水分胁迫条件下脯氨酸的积累与抗旱性的研究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米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其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且差异显著,这说明玉米叶内游离脯氨酸的积累同其抗旱性有关。游离脯氨酸的积累可以作为玉米抗旱性的参考性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8.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是唯一能在中国西北部半干旱地区存活和形成森林的高大乔木树种,对干旱、盐碱、低温等逆境有较强的耐受力。本研究以胡杨愈伤组织作为材料,检测了胡杨愈伤组织在低温锻炼过程中抗寒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SOD、CAT、POD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低温锻炼(2℃)不仅提高了胡杨愈伤组织的抗寒性及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且增强了SOD、CA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激素等在诱导玉米胚叶产生愈伤组织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以两个玉米品种海 9- 2 1和自 330为材料 ,在附加不同激素等的MS培养基上 ,诱导玉米胚叶产生愈伤组织。试验发现 ,这两个品种的玉米胚叶均可用生长素 2 ,4 -D诱导出愈伤组织。结果表明 :诱导时 ,2 ,4 -D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出愈率成正相关性 ;AgNO3 能提高玉米胚叶的出愈率 ;脯氨酸及激动素KT在提高玉米胚叶的出愈率方面不同品种有不同的反应。总之 ,出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品种的遗传型和所用培养基种类  相似文献   
20.
玉米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54,自引:4,他引:54  
研究指出抗旱系数及脯氨酸含量、叶水势、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蒸腾速率、叶面积和叶形态变化等指标均可作为玉米抗旱性鉴定指标的良好参数 ,并以抗旱系数为主要参数计算了各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系数 ,用以衡量这些指标在玉米抗旱性鉴定及综合评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