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3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501篇
林业   234篇
农学   496篇
基础科学   115篇
  403篇
综合类   1600篇
农作物   511篇
水产渔业   89篇
畜牧兽医   353篇
园艺   117篇
植物保护   23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对11份引自俄罗斯的野生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材料,在0.3%、0.4%、0.5%NaCl胁迫下,通过存活率、总生物量、叶片伤害率、株高的测定,采用隶属函数法和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11份无芒雀麦在0.3%、0.4%、0.5%NaCl胁迫下存活率分别为90%~100%,76.7%~96.7%,67.0%~96.7%;根据耐盐性综合评价值(D)得出供试材料耐盐性顺序为,ZXY04P-371>ZXY04P-255>ZXY04P-136>ZXY04P-188>ZXY04P-96>ZXY04P-503>ZXY04P-34>ZXY04P-322>ZXY04P-241>ZXY04P-46>ZXY04P-18。  相似文献   
52.
内蒙古草原亚洲小车蝗龄期气候预测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利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农牧试验站试验观测蝗虫生活史资料和环境要素同步观测资料,分析了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龄期与旬气温和>0℃积温的关系。同时,利用内蒙古地区115个台站1971-2003年的逐日气象资料,给出了内蒙古自治区33年(1971-2003年)气候平均状况下的亚洲小车蝗龄期分布。  相似文献   
53.
选用3头三月龄左右装有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公犊,按3×3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喂给三种日粮。日粮组成按精粗比分别表示为:70:30;60:40;50:50,研究不同日粮组成对断奶初期奶公犊瘤胃内环境指标包括pH值、氨氮(NH3-N)浓度、纤毛虫数量及微生物蛋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精粗比为70:30日粮条件下奶公犊瘤胃内pH值显著低于其它组(P<0.01),70:30日粮组瘤胃内NH3-N浓度显著高于精粗比为60:40和50:50日粮(P<0.01)。不同日粮组成下精粗比为60:40和50:50日粮的瘤胃纤毛虫数量和微生物蛋白显著高于高精料组70:30日粮(P<0.01)。  相似文献   
54.
扁蓿豆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4年的种植观察发现,种植第1年扁蓿豆和苜蓿生长都较缓慢,扁蓿豆的越冬率在l~4年内随着生育年限的增加而提高,而苜蓿的越冬率比扁蓿豆稍低.返青都在4月末,从返青到成熟期的生育天数扁蓿豆为120d,苜蓿为103d.生活第2年的扁蓿豆草层最大鲜量出现在30~40cm处,其中叶量占52.4%;生活第2年和生活第3年的苜蓿草层结构最大鲜量都出现在40~50cm处,分别为50.6g和55.2g,比扁蓿豆分别少了12.4g和7.2g.种子产量第3年最高,扁蓿豆为188.4kg/hm2,苜蓿为211.95kg/hm2.扁蓿豆的生育期较长,第1年为150d,第2年为125d,第3年为120d;而生活第2年的苜蓿生育期为120d,第3、4年都为103d.  相似文献   
55.
选用3头3月龄左右装有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公犊,按3×3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喂给3种日粮,日粮组成按精粗比分别表示为:Ⅰ组70∶30、Ⅱ组60∶40、Ⅲ组50∶50,研究不同日粮组成下高寒地区小黑麦的DM、CP以及NDF在断奶初期奶公犊瘤胃内动态降解。试验结果表明:精粗比为60∶40日粮时,其CP的消失率和降解参数明显低于精粗比为70∶30和50∶50的日粮,差异显著(P<0.05);其DM和NDF的消失率和降解参数明显高于精粗比为70∶30和50∶50的日粮,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6.
加工番茄种子发芽及苗期耐冷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低温下种子发芽鉴定和苗期低温处理后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等方法,研究了9个加工番茄品种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的耐冷反应。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对低温反应存在差异;种子萌发期耐冷性鉴定温度为15、20℃;低温下植株电解质渗透率、叶片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均有上升;根据各品种种子发芽率、幼苗冷害指数、植株电解质渗透率、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综合评定,UC-82、里格尔、石番18号、红霸这4个品种抗冷性较好。  相似文献   
57.
通过桶栽土培试验,分别在苗期(S)、蕾期(B)、花铃期(F)和吐絮期(T)进行淹水2、4、6、8、10 d的处理,淹水深度均为5 cm,并以全生育期不淹水为对照(CK),探索了黄淮地区夏季棉花不同生育期淹水历时对其生长状况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棉花苗期、蕾期和花铃期淹水6 d后,株高和叶面积开始显著小于CK(P0.05)。不同生育期淹水处理均会导致棉花株高、叶面积、果枝数、节数、铃数和单铃质量的下降,且淹水历时越长,下降幅度越大。淹水导致棉花减产最为严重的生育期为花铃期,其余依次为蕾期、苗期和吐絮期,4个生育期在淹水2~10 d条件下的平均减产率分别为28.0%、12.9%、7.3%和2.9%。在棉花苗期,当淹水不超过6 d时,如果排涝及时,其形态指标及产量构成均能在吐絮期恢复至与CK无显著差异水平。在棉花蕾期淹水关键期为4 d,而在花铃期即使淹水2 d也可导致其形态发育停滞,产量无法恢复至CK水平。  相似文献   
58.
徐果  杨斌 《湖南农机》2008,(1):74-76
本文试图通过确定高职院校专业发展阶段识别的指标体系,建立相应的模糊识别模型,客观地认识和区分高职院校已有专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准确地掌握高职院校专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变动趋势,并为增设新专业、调整和修改老专业提供一个系统化、可操作性强的分析管理工具,减少专业设置和发展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相似文献   
59.
依据林下多年生草本植物山酢浆草Oxalis griffithii的形态学特征,将其生活史划分为4个阶段,并根据3种生境下山酢浆草种群的野外调查资料建立了不同种群的Lefkovitch结构矩阵模型,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山酢浆草种群的动态及其阶段结构的变化;同时,运用敏感度、贡献率指标分析了影响种群动态的关键生活史阶段。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下山酢浆草种群的动态发展趋势不尽相同,常绿阔叶林下的种群(MD)呈稳定发展状态,其他2种生境下种群表现出衰退的发展趋势;种群的动态变化过程受个体的生长、残存、萎缩和繁殖等的综合影响;不同生活史阶段对种群动态的影响差异显著,种群动态过程及其发展趋势主要受种群内较大阶段个体的影响。图2表5参19  相似文献   
60.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during winter–summer (January–June) season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seed testa, cotyledons and embryonic axis in imparting dormancy of some groundnut cultivar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habit groups. Crop was harvested at four maturity stages; 90, 100, 110 and 121 days after emergence (DAE). After drying the pods in shade for 2 days, the germination of seeds with (GST) and without (GSW) testa in rolled germination towels and seeds, and embryonic axes (GEM) in culture media from individual plants of a cultivar was studied. Seed testa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arting dormancy followed by the cotyledons, and embryonic axis. However, the nature of dormancy of embryonic axis appeared to b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testa and cotyledons.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dormancy in groundnut is regulated mainly by testa (a maternal tissue) in the Spanish type, but by cotyledons, and embryonic axis (both zygotic tissue) as well as testa in Virginia types. Thus the genetic control of seed dormancy in groundnut appears to be quantitative in n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