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13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30篇
园艺   1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1.
为探明小麦、水稻、玉米果皮淀粉体的发育、形态和结构特征的差异,以小麦“烟农19号”,水稻“扬稻6号”和玉米“扬糯1号”不同发育天数的颖果为材料,采用树脂切片、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远红外光谱(FTIR)相结合的技术,对这三种谷物果皮淀粉体的发育、形态和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小麦颖果背部和腹部外果皮在早期都有小颗粒淀粉体积累,后期逐渐降解;水稻和玉米颖果背部外果皮在早期积累小颗粒淀粉体,随后逐渐降解,腹部外果皮不积累淀粉体。小麦、水稻、玉米中果皮细胞均积累较多的淀粉体,随着颖果的发育,小麦和玉米果皮细胞发生了明显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淀粉体从细胞中流失并不断降解,水稻中果皮程序性死亡进程不明显,细胞只是发生收缩和变形并伴随有淀粉体的降解。小麦和水稻果皮横细胞早期积累叶绿体,随着颖果的发育,叶绿体中开始积累淀粉粒,随后不断降解;玉米横细胞不积累叶绿体,只有少量的淀粉体积累,随后淀粉体降解。小麦果皮淀粉体分为单粒和复粒淀粉两种,淀粉粒呈现圆球状和不规则状;水稻和玉米果皮淀粉体为复粒淀粉,淀粉粒多呈不规则状,部分玉米淀粉粒呈多面体状。小麦、水稻、玉米果皮淀粉表现出相似的XRD和FTIR图谱, 但在XRD波谱的2θ角17°和18°衍射峰及FTIR光谱的995和1 022 cm-1共振峰强度不同,玉米果皮淀粉的相对结晶度最高,小麦次之,水稻最低;淀粉粒表层有序度以水稻最高,玉米次之,小麦最低。以上结果说明,在小麦、水稻、玉米果皮不同部位,淀粉体的发育和形态上存在较多个异同点,果皮淀粉粒内部结晶度和表层结构有序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2.
‘妃子笑’荔枝不同花期果实大小与激素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妃子笑’荔枝同一穗上的早花果和晚花果的对比研究发现, 各时期处于大体相同发育阶段的早花果鲜质量极显著大于晚花果, 其果皮中GA1 + 3 、IAA 和ABA 的含量以及IAA/ ABA 的比值均低于晚花果, 而ZRs 含量和ZRs/ ABA 比值高于晚花果。据此认为, 果皮中具有高的ZRs 含量和ZRs/ ABA 比值与早花‘妃子笑’荔枝大果形成有关, 而晚花果中高含量的IAA 和IAA/ ABA 比值则与其高的坐果率有关。  相似文献   
43.
不同着色期荔枝果皮总RNA的提取及mRNA差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妃子笑和糯米糍2个主栽荔枝品种不同着色期的果皮为试材,经过大量的对比和筛选,采用改良Bugos法提取果皮中的总RNA,经核酸蛋白测定仪测定和凝胶电泳显示提取的总RNA完整性强,质量好,产率高(最高可达318.7μg/g),可用于RT-PCR等分子生物学实验。进一步的DDRT-PCR分析表明:高分辨力的cDNA片段在500~2 000 bp之间,不同品种、不同着色期的荔枝果皮,基因表达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4.
秋子梨的果皮结构与果实的耐贮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贮藏性较好的花盖梨和贮藏性较差的尖把酸梨为试材, 研究其果皮表面结构和细胞壁组分变化与果实耐贮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 1) 花盖梨果皮存在大量细小裂纹; 尖把酸梨果皮存在大量瘤状物, 裂纹少但有大量破损面, 破损面处胞间连接已完全破坏并出现空洞。(2) 尖把酸梨腐烂率极高, 果实硬度下降快, 乙烯释放高峰时间早且峰值高, 细胞壁中纤维素含量低且下降速度快, 原果胶含量低而水解速度快, 果实品质的劣变较快。  相似文献   
45.
热水结合酸浸处理对荔枝果皮色素含量与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98℃热水3s结合酸浸处理的荔枝果皮的色素含量与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2±0.5)℃贮藏条件下,98℃热水3s结合酸浸处理降低果皮叶绿素、花色素苷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也降低类黄酮、总酚的含量与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改变上述指标在贮藏期间的动态变化曲线。讨论了热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
47.
The thickness of grain pericarp, the outer layer of the kernel, is an important breeding criterion for sorghum. This cereal is mainly used through traditional processing in family-based food systems in many regions of the world. W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how pericarp thickness could be predicted by 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NIRS), a fast and non-destructive measurement method that is commonly used to measure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of sorghum grains, and how this trait also influences the prediction of those parameters. We showed that, using a classification approach, it was possible to discriminate thick from thin pericarp whole grain samples with a good accuracy an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thin and thick grains in mixed samples could also be predicted. In addition, pericarp thickness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alibration performance for other grain parameters indicating that the pericarp can distort spectral information of whole grain samples. As a practical consequence, we suggest to develop separate whole grain calibration models for thin and thick pericarp samples, combined with a two-steps prediction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whole grain NIRS calibrations for grain quality parameters in sorghum.  相似文献   
48.
鲜食糯玉米的果皮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史振声  李昆  朱敏 《玉米科学》2014,22(5):47-51
以果皮脆性、厚度和柔嫩性不同的糯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对鲜样和熟样的果皮厚度、拉力和硬度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果皮厚度、拉力和硬度指标,鲜、熟样的不同品系间均存在明显差异,熟样均比鲜样降低;拉力和硬度的差值,鲜、熟样之间差异较大,且熟样使品系间的差值幅度拉大,变异系数增加;果皮厚度,鲜样与熟样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果皮硬度、拉力,鲜样与熟样之间呈高度正相关;果皮拉力、硬度与厚度之间均无相关关系。研究发现,熟样可使样品间的果皮厚度、拉力和硬度值差异放大,即熟样能更容易进行品种间比较。果皮适口性的好坏不仅与果皮厚度,还与其组织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49.
高粱籽粒果皮和种皮性状与单宁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直观观察对一些常用高粱品种的籽粒性状基因型做了推测,并将其结果与单宁含量测定结果一起进行了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证明,高粱种皮的存在并不必然导致高单宁含量.紫色种皮和深色果皮无种皮的高粱都只含极少量的单宁(分酚).根据这一结果,我们对高粱籽粒分类和高粱品质育种工作中对于籽粒性状的选择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旨在为解决食用、饲用高粱的籽粒品质育种与抗鸟害和病虫害育种之间的矛盾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0.
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糯米糍’荔枝果皮中克隆到了1个1 208 bp的MADS-box基因,命名为LcMADS9。该基因包含1个738 bp的完整的开放阅读框, 编码245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MADS-box基因结构,其编码的蛋白与其它植物的MADS-box蛋白有较高的一致性,其中与欧洲白桦(Betula pendula)的同源性高达80%。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LcMADS9基因属于MADS-box基因家族中AP1/SQUA-like亚家族。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叶片、果皮和花中均有表达,而在根、茎和果肉中几乎没有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