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69篇
  免费   2487篇
  国内免费   4641篇
林业   3823篇
农学   5676篇
基础科学   2411篇
  4984篇
综合类   20573篇
农作物   5672篇
水产渔业   1060篇
畜牧兽医   5446篇
园艺   2838篇
植物保护   1314篇
  2024年   265篇
  2023年   806篇
  2022年   1337篇
  2021年   1555篇
  2020年   1529篇
  2019年   1808篇
  2018年   1266篇
  2017年   1815篇
  2016年   2454篇
  2015年   2543篇
  2014年   3085篇
  2013年   3055篇
  2012年   3719篇
  2011年   3528篇
  2010年   2856篇
  2009年   2801篇
  2008年   2538篇
  2007年   2689篇
  2006年   2544篇
  2005年   1914篇
  2004年   1351篇
  2003年   1107篇
  2002年   883篇
  2001年   799篇
  2000年   744篇
  1999年   611篇
  1998年   550篇
  1997年   489篇
  1996年   425篇
  1995年   395篇
  1994年   370篇
  1993年   307篇
  1992年   316篇
  1991年   264篇
  1990年   246篇
  1989年   209篇
  1988年   167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35篇
  1978年   23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8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576只190日龄蛋用父母代海兰种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常规料供钙、傍晚额外加喂供钙和早晨及下午各供钙一次的三种方式下饲养8周。结果表明:早晨和下午各一次的供钙方式提高了蛋鸡的生产性能,较常规料供钙方式和傍晚额外加喂钙方式蛋重分别提高3.503%(P<0.01)和3.658%(P<0.01),产蛋量提高3.185%(P<0.01)和3.992%(P<0.01),饲料报酬提高4.485%(P<0.01)和5.298%(P<0.01)。大幅度降低了不合格蛋比例,和常规料供钙方式差异显著(P<0.05),额外加喂供钙方式使鸡产沙壳蛋的比例上升,早晨和下午供钙方式显著改善了鸡蛋的蛋壳品质。  相似文献   
52.
恩肥对平菇菌丝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恩肥的施用浓度、施用时期对平菇菌丝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恩肥可促进平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有利于提高产量及改善品质。用肥量为每1000ml PDA或每公斤干培养料0.2~0.3ml时,菌丝生长速度显著加快,长满袋的时间可缩短4~5d,子实体产量可提高45.7%~55.9%,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分别增加25.8%、14.94%和11.32%。在不同施肥时期中,又以现蕾期喷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3.
针对高层建筑和低层裙房基础设计中常遇到的方案选择、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基础沉降差异处理等问题,提出了设计要求和实施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4.
钾肥施用量对脐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1996~1999年连续4年在湖北省秭归县进行了脐橙钾肥施用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尽管各处理脐橙产量年度变化很大,但施钾显著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1997~1999年施钾平均增产26.3%~41.8%,施钾(K2O)125、250、375kg/hm2年均增加纯利 10110、15840、9970元/hm2,产投比分别为 19.38、15.40和7.04;在试验条件下施钾(K2O)250kg/hm2增产效果最好;施钾有提高脐橙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趋势,例如施钾提高或保持单果重、增加果皮厚度、提高维生素C含量等;但施钾对品质的影响年度间差异较大,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5.
番荔枝品种选育和栽培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热带果树番荔枝(Annona spp.)在选种育种和栽培生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种质资源,实生树和砧木选种,杂交育种,人工授粉,产期调节以及温度、水分、矿质元素等生态因子对番荔枝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就国内番荔枝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6.
肾俞穴,后三里穴与子宫相关的神经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和荧光素双标记法,研究了家兔子宫与肾俞穴、后三里穴的外周神经联系。结果显示,支配子宫与肾俞穴、后三里穴的初级传入神经元及交感节后神经元分布节段部分重叠,在腰1(L1)脊神经节有少量的荧光素双标记细胞,约占该节荧光素标记细胞总数的2.6%,表明L1脊神经节有一些初级传入神经元,其周围突分支分布于肾俞穴和子宫,提示子宫与肾俞穴除通过中枢途径联系外,还可通过外周突分支投射的感觉神经元直接相联系;在胸12~荐3(T12~S3)交感神经节出现大量分别支配子宫和后三里穴的标记细胞,这两种细胞紧密相邻,提示支配子宫和后三里穴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之间,可能还存在直接或间接联系。上述结果为穴位-内脏相关机理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57.
陈小麟  范越 《家畜生态》1994,15(3):8-12
金定鸭的外型分化,受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双重影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依羽域在适应水域环境的重要性,雌雄金定鸭的正羽都按共同的羽域顺序陆续更换生长;与此同时,一日龄外型相同的异性雏鸭,逐渐表现出性双态,包括喙色、羽色、声音、性羽、体重和行为的表型差异,以满足繁殖竞争的需要。金定鸭性行为的出现以其性双态分化为基础,而性行为的分化又是其生理成熟的前提条件。对雄鸭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性双态分化和性行为发育速度的快慢与其生理成熟的早迟是一致的。黑色尾羽的雄鸭,体重较小,其发育速度和性成熟均快于体重较大的白喙或端白尾羽者,因此,建议将尾羽颜色、性双态分化和性行为发育速度作为雄鸭的选育指标。  相似文献   
58.
木质材料的表面劣化与木材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以枫桦(Betula costata Trautv)、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木材单板和凸版纸、新闻纸、条纹牛皮纸、书写纸、胶版纸和朴克原纸为试材,借助于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和分析了经室内、外暴露和人造紫外光辐射期间各种木质材料表面化学和表面性状的变化;提出了抑制木材表面劣化,保护木材的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监测木质材料的劣化过程。采用化学药剂处理和油漆涂饰处理均可抑制紫外光对木材表面的光化降解,其中用浓度为5%的三氧化铬溶液或三氯化铁溶液处理木材其保护作用显著,能够改善木材的耐候性能。  相似文献   
59.
采用免疫组化BA法,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气溶胶感染乳鼠脏器组织中的病毒动态分布进行了观察,并对其抗体消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BA法为病理诊断EHFV感染提供了一种准确的手段;②EHFV可通过气溶胶途径感染乳小鼠,乳小鼠感染EHFV的LD50值可作为环境浓度的参考值;③EHFV气溶胶途径感染乳鼠后,4h即可在心、肺,1d在嗅球部检出,并可在其组织细胞中增殖,经血循、嗅神经、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等多途径扩散,造成多组织脏器的泛发性感染。感染后12~14d,病毒检出率和病毒量均达峰值。动物自身免疫系统对EHFV有一定的清除能力;④感染乳鼠脑、肺、肾等脏器组织的病变与人类感染EHFV的病变有一定的相似性,提示可作为人EHFV的模型动物;⑤抗原检出率高于抗体检出率,ELISA法检出率高于IFA法检出率。  相似文献   
60.
Aspects of intensive management practices such as high-yielding cultivars, narrow-row spacings and fungicide treatments could potentially increase cereal yields in regions with a short crop-growing season and occasionally dry and hot weather.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at McGill University, Canada for three years (1987 to 1989) to test the effects of triadimefon (1-[4-chlorophenoxy]-3,3-dimethyl-1-[1H-1,2,4-triazol-1-yl]-2-butanone, or Bayleton, a trade name) fungicide (0 vs. 140 g a.i. ha−1) and row spacing (10 vs. 20 cm) on the yield components, yield and other agronomic traits (spike emergence, days to maturity, leaf disease and plant height) of spring barley ( Hordeum vulgare L.) cv. Cadette, Laurier and Leger. A cultivar by row spacing interaction resulted in a 11 to 13.5 % increase in grain yield due to narrow rows for Laurier in two out of the three years and up to 16 % for Leger in one year. Over the three years grain yields were on average increased 6 to 12 % due to use of the narrower row spacing. Fungicide application to barley at the early heading stag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leaf diseases without influence on yield components or grain yield.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some components of intensive management such as narrow row spacing can be applicable in regions with a short crop-growing seas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