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7篇
  50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2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覆膜红花单株种子产量相关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新红花1号、吉红1号等10个红花品种为材料,在地膜覆盖条件下进行单株种子产量相关性状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0个相关性状对单株种子产量影响的顺序为:单株有效果球数>单株总粒数>每果球粒数>百粒重>一级分枝数>单株无效果球数>单株总叶片数>株高>主茎种子重量>二级分枝数.单株总粒数与单株有效果球数的互作效应对单株种子产量的影响在所有的性状互作中为最大,单株有效果球数、单株总粒数、每果球粒数及百粒重是影响红花单株种子产量的4个主要因素.所研究的10个农艺性状中,两两性状间的互作效应对红花单株种子产量的影响极大,在红花育种、地膜栽培时应注意考虑这些性状间的影响.单株种子产量高的株型特征为单株无效果球数少,一级分枝数多,单株有效果球数多,单株总粒数和每果球粒数多,百粒重大等.  相似文献   
22.
山西南北狭长,全省各地气候、土壤及生产条件差异较大。受各地光、热、水等资源的制约,玉米地膜覆盖技术的产收效益表现了明显的区域性。为了坚持定向推广,分区发展,以求玉米地膜覆盖的最佳效益,本文立足全省各地光、温、水土条件及地膜覆盖试验,示范结果提出全省玉米地膜覆盖布局最优方案,规划出两个最适覆盖区,两个一般适宜覆盖区和两个选择覆盖区。  相似文献   
23.
王齐瑞 《果树学报》2005,22(6):719-721
以红灯为试材,探讨了甜樱桃覆草栽培对其开花结实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覆草栽培可有效地提高甜樱桃结果枝叶片数,使叶片营养水平显著提高,平均花芽数量提高1-2个;同时可使红灯樱桃坐果率提高25.04-28.01个百分点。平均单果重增加18%;果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1.17个百分点,花期滞后3-5d。  相似文献   
24.
马铃薯覆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温阴湿区代表性区域宁夏泾源县进行的马铃薯覆膜技术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全膜覆盖栽培的增产增收效果优于半膜覆盖栽培,且增温保湿效果较明显;覆膜时期以秋季最佳,其次是早春覆膜,而播期覆膜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25.
旱地马铃薯不同膜色不同覆膜方式品种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宁夏西吉县黄土丘陵缓坡地上进行不同膜色与不同覆膜方式旱地马铃薯不同品种间的水分、温度、经济效益等研究,结果表明:蓄水保墒能力,膜色的影响不大,主要取决于覆膜方式;平抑地温变化方面,黑色膜比白色膜作用强,适应马铃薯栽培。3因素中品种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最明显,其次是覆膜方式,膜色影响较小。为获得高产,推荐首选组合是黑色全膜×庄薯3号,其次是白色全膜×庄薯3号,再次是黑色半膜×庄薯3号与白色半膜×庄薯3号。  相似文献   
26.
连续3a研究了不同覆盖保水方法对辐射松(Pinus radiate D.Don)造林及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塑料薄膜覆盖比对照造林保存率提高12.2个百分点、苗高生长量提高11.9cm、地径生长量提高0.57cm,石块覆盖比对照造林保存率提高12.2个百分点、苗高生长量提高9.3cm、地径生长量提高0.39cm。(2)塑料薄膜覆盖的幼树提早20d左右萌动、延迟15d左右停止生长,石块覆盖幼树提早10d左右萌动、延迟7d左右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27.
谷子在榆林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及西南部梁状低山丘陵等旱作地区广泛种植。为了给干旱地区谷子生产提供支撑,提高谷子产量和效益。在榆林旱作农业区通过开展平膜穴播谷子高产栽培试验,从选地整地、施肥、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鸟害防治和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提出了榆林旱作区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8.
不同覆膜方式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增产潜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晋麦43号为材料,对3种覆膜条件下,旱地冬小麦产量及光合特性的研究表明:不同覆膜方式下其产量为地膜穴播〉条播盖苗〉膜侧条播〉露地条播(对照)。覆膜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高峰期比对照提前,前膜穴播和膜侧条播小麦增产潜力大,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下降慢,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灌浆速度等生理指标都显著高于条播盖苗和对照。  相似文献   
29.
干旱是影响陇东雨养区苹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覆盖保墒是保证该区苹果稳产丰产的重要措施。为了探寻适宜于陇东地区苹果园的覆盖保墒措施,于19年生‘长富2号’苹果园,采用覆盖麦草(WM)、覆盖细河沙(SM)、覆盖黑色地膜(FM)的地表连续3年(2010年11月—2013年11月)覆盖处理,以清耕(CK)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材料对果园环境及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4—6月干旱期,3年各覆盖处理0~100 cm土层的平均含水量均显著(P0.01)高于对照,且WM处理SM处理FM处理CK;覆盖第3年,从花芽膨大到果实采收,叶幕形成(幼果期)前0~500 cm土层WM处理和SM处理的耗水量显著(P0.01)低于CK,叶幕形成后则显著(P0.05)高于CK,但耗水总量略低于CK;FM处理在叶幕形成前后均显著(P0.01)高于CK。WM处理降低3—8月份5~25 cm各层土壤温度,而升高了9—11月份土温,但5~25 cm平均地温日变幅始终显著(P0.05)低于CK,同时近地表气温降低相对湿度升高;SM处理对地温的影响较小,但明显提高近地表气温而降低相对湿度;FM处理的地温及日变幅始终高于CK,近地表气温和相对湿度与CK接近。各种覆盖处理对苹果物候期均无明显影响。总体0~60 cm土层各种养分含量顺序为WM处理CKFM处理SM处理,且WM处理随年份增幅较大;FM处理0~20 cm土层与SM处理0~60 cm各土层的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等养分随年份降低最明显,相应的全盐量(包括WM处理0~20 cm土层)均显著(P0.01)低于CK。各种覆盖处理增加了苹果树体枝条生长量,但对枝类组成影响都不大。各种覆盖处理增加了果实单果重及产量,均以WM处理显著(P0.05)高于CK。水分利用效率WM处理显著(P0.01)高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陇东雨养区苹果园覆盖麦草效果较佳,长期覆沙和覆膜土壤须补充有机肥及其他养分,单一覆膜还需完善。  相似文献   
30.
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靠不同覆盖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研究,旨在探明陕北黄土旱作区不同覆盖方式增产增效的光合生理基础。通过2a(2012-2013)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垄膜覆盖(LM)、双沟覆膜(GM)、全膜覆盖(QM)、秸秆覆盖(JG)和露地(CK)5种覆盖栽培方式,测定分析马铃薯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摩尔分数(Ci)、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盛花期,P_n、T_r、G_s均值均表现为JGQMLMGMCK,Ci为JGLMQMGMCK,WUE为LMGMCKQMJG。其中,JG、QM、LM、GM的Pn分别较CK增加4.79%、1.84%、0.69%、0.29%,WUE分别较CK平均增加-8.15%、-1.30%、7.96%、2.59%;JG、QM、LM及GM分别比CK平均增产19.75%、8.95%、7.00%及-0.25%。综上表明,秸秆覆盖栽培方式可作为陕北旱作区推荐的马铃薯抗旱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