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39篇
  免费   2534篇
  国内免费   5977篇
林业   2284篇
农学   5014篇
基础科学   1283篇
  5761篇
综合类   17812篇
农作物   6012篇
水产渔业   1709篇
畜牧兽医   9081篇
园艺   3507篇
植物保护   2087篇
  2024年   235篇
  2023年   809篇
  2022年   1342篇
  2021年   1780篇
  2020年   1735篇
  2019年   2034篇
  2018年   1510篇
  2017年   1979篇
  2016年   2583篇
  2015年   2600篇
  2014年   2875篇
  2013年   3129篇
  2012年   3644篇
  2011年   3566篇
  2010年   3013篇
  2009年   2983篇
  2008年   2700篇
  2007年   2983篇
  2006年   2554篇
  2005年   1914篇
  2004年   1354篇
  2003年   1059篇
  2002年   849篇
  2001年   750篇
  2000年   772篇
  1999年   574篇
  1998年   431篇
  1997年   382篇
  1996年   371篇
  1995年   336篇
  1994年   265篇
  1993年   249篇
  1992年   214篇
  1991年   180篇
  1990年   167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109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0篇
  1963年   7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钙在橄榄树器官中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了果园土壤及橄榄树体各器官中钙量和不同组分钙的含量。结果表明:0~30cm土层中钙含量最高为0.65mg/g。橄榄器官中叶的钙含量最高为4.523mg/g,其次为根、果、结果枝。地上部器官钙含量由主干一主枝一结果枝一叶片逐渐增加。在各器官中钙主要以醋酸溶钙和盐酸溶钙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42.
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PD50效检攻毒方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10 000 TCID50的OR/80株F13细胞毒或用10 000 LD50的OR/80株乳鼠组织毒(ORMF8),通过肌肉注射途径、蹄踵球部或趾间皮内注射途径接种O型口蹄疫抗体阴性架子猪进行攻毒试验,三种途径均不能使试验猪产生规律性发病.  相似文献   
43.
"数字农业"及其实现技术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文章介绍了“数字农业”的含义、特点以及其所涉及的技术体系,说明了它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4.
根据鱼藤中异黄酮类化合物在紫外光210~245nm及290~305nm处具有吸收峰这一特性,提出了用紫外分光法测定鱼藤中异黄酮类总含量的方法.在300nm波长处,浓度低于6×2.618×10-3/mol·L-1时,测定了标准系列的吸光值,结果表明吸光值与浓度近乎直线相关,相关系数为0.9977;标准系列吸光值准确性高;加样回收率达99%以上;测定样品时,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45.
The effect of three herbicides, diclofop-methyl (DM), imazamethabenz-methyl (IM) and fenoxaprop-ethyl (FE), was investigated at the recommended rate (×) and double the recommended rate (2×) in a durum wheat crop. FE had the smallest effect on root system characteristics, while IM had the greatest effect. For all herbicides, the double rate treatment gave a greater statistical reduction than the single rate for root system characteristics. FE had the smallest effect on the activity of aerobic microorganisms, while DM gave the greatest reduction, 10 days after application, and all three herbicides reduced earthworm abundance. DM gave the smallest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of tillers and in plant height, while the double rate of IM gave the greatest reduction. For all three herbicides, double the recommended rate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weight of 1000 seeds, whil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eviations were noted at the recommended rate. Finally, the use of all three herbicide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lower statistical yields compared to the sample (control plot), although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among them, for either recommended or double recommended rates.  相似文献   
46.
牛奶葡萄采后SO2双重释放装置辅以CT-1处理不但有效降低了药害发生率,而且提高了贮藏效果。在此基础上辅以采前喷布内含杀菌剂的壳多糖,牛奶葡萄可达到更佳贮藏效果,在1998年生长季发生全国性洪水灾害,田间带菌量剧增,各地葡萄贮藏效果极差情况下,参试的牛奶葡萄腐烂率只有1.6%,果梗鲜绿,褐变指数只有0.4%,药害率仅为1.0%,果肉亚硫酸盐残留仅为0.067 mg/kg。  相似文献   
47.
棚内CO2 浓度日变化幅度远大于棚外 ;在天气晴好、光合旺盛、通风受阻时 ,棚内CO2 匮乏可成为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在保护地条件下 ,油桃光合速率 (Pn)日变化由露地的双峰曲线变为三峰曲线 ,最大Pn比露地提前 2h ,在 8时左右出现 ;光合“午休”现象不明显 ;晴天棚内日平均Pn为 5 .97(CO2 ) μmol/m2 ·s,比露地降低17.2 5 %。棚内CO2 加富对油桃光合作用和产量、品质有重要影响 ,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上午 8时~ 12时之间的Pn和光能利用率 ,日平均Pn 6 .95 (CO2 ) μmol/m2 ·s ,比对照提高 2 5 .90 %。树体生长健壮 ,生物量 (未含果实 )增加 12 .4% ,比叶重增大 ,产量提高 19.80 % ,品质改善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应用焦锑酸钾沉淀法定位Ca2+的方法,以及在梨生理研究中的具体步骤和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固定液中加焦锑酸钾处理进行制样,梨树不同器官或组织细胞中的自由态Ca2+,都能生成焦锑酸钙在原部位沉淀,经染色后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现出黑色颗粒,而固定液中不加焦锑酸钾处理的则没有这种颗粒。再进一步用Ca2+的专一性鳌合物EGTA进行处理,检查这些黑色颗粒是否消失,以证实黑色颗粒就是Ca2+,从而可对Ca2+进行定位标记。在不同的组织细胞及同一组织细胞在不同的生理时期,其被标记的Ca2+密度和场所是不同的,可通过其动态变化来探讨它的作用机理。还对用此方法定位Ca2+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9.
试验观测了施用外源GA_3后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及内源激素变化动态,结果表明:25 mg/L GA_3处理对果实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果实纵横径、干鲜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糖分积累速率增加,酸的变化进程加速;果肉细胞数目、细胞体积均显著增加。外源GA_3对果实内源激素也产生影响:处理后不但提早了玉米素峰值的出现,而且提高了峰值;生长素的含量在整个生育时期都高于对照;内源赤霉素在前期提高很多,但盛花后23 d含量与对照差异不大;脱落酸含量前期提高,后期的上升推迟,但其上升速度比对照快。  相似文献   
50.
合成了14个含有 N-莰-2-基的磷酰胺和硫代磷酰胺类化合物,用红外、核磁及元素分析确定其结构,并探讨了~(31)Pδ值的规律性变化。初步生物试验表明,磷酰胺类化合物对水稻发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Ⅱ1的活性大于对照药剂抗倒胺但低于多效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