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2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81篇
林业   230篇
农学   365篇
基础科学   87篇
  305篇
综合类   1267篇
农作物   160篇
水产渔业   119篇
畜牧兽医   229篇
园艺   173篇
植物保护   8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建立了超声破碎酿酒酵母细胞和冷三氯乙酸化学浸提海藻糖的工艺,探索了离子色谱分析技术条件,采用响应曲面法(RSM),研究了液料比R、超声功率W、工作时间T1、超声总时间T2和浸提时间T3等5个试验关键因子对海藻糖提取的影响规律,并构建了动态控制的数学模型,得到了海藻糖提取最优工艺参数依次为:尺为7、W为698W、T1为4.9s、T2为7.3min、T3为9min。结果表明:模型极显著,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超声功率、工作时间和超声总时间对海藻糖提取量的影响最大,为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2.
83.
余甘子丛生芽诱导和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本试验以余甘子嫩芽和嫩枝茎段为外植体 ,在 MS培养基中进行离体繁殖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细胞分裂素 BA对丛生芽诱导有明显促进作用 ,激素组合以 BA与 NAA为最好 ,嫩芽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为 MS BA0 .5 mg/ L NAA 0 .1mg/ L,分化率达 90 %以上 ;嫩枝茎段旅导丛生芽所需的 BA浓度相对高些 ,最适培养基为 MS BA 2 .0 mg/ L NAA 0 .1mg/ L,分化率达 5 6 .7% ,丛生芽增殖生长培养基为 MS BA 0 .1mg/ L NAA 0 .1mg/ L Na H2 PO45 0 mg/ L。生根培养基为 1/ 2MS NAA 0 .2 5 mg/ L IBA 0 .2 5 mg/ L ,生根率在 30 %左右  相似文献   
84.
花旗松扦插诱导愈伤组织试验结果表明:硬枝扦插形成愈伤组织好于嫩枝扦插,3月份(树液流动前)是花旗松硬枝扦插形成愈伤组织的最佳时间.扦插基质以河沙1 黄土1为佳.扦插地点的地表温度低于20℃不利于愈伤组织产生,花旗松形成愈伤组织需要2个月时间.  相似文献   
85.
简要分析了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在梁类零件振动仿真分析中的优点和缺点.梁是常用的机械结构件,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应用边界元法对矩形梁弯曲振动进行了仿真分析,当梁的弹性常数不变而横截面的高宽比改变时.其固有振动频率会相应地改变,为通过改变结构参数来改善梁结构的动力学性能进行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86.
生长素对植物维管分化的信号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维管系统与植物生长发育关系密切,维管组织的分化机制也因此倍受关注。生长素可诱导植物维管组织分化,它根据自身浓度的高低产生系列信号,从而通过这些信号来控制其所在部位及其周围区域维管组织的分化状况。该文重点论述了生长素在细胞间的极性运输方式及其信号转导途径、生长素对维管组织分化的信号诱导作用及其表现特征,以及生长素诱导植物维管组织分化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87.
对6个尾叶桉和巨桉的全同胞和半同胞家系进行种子离子注入后,观察萌发和苗期生长,结果表明:(1)离子注入对种子发芽有刺激作用,既促进也抑制;(2)离子注入促进树高和侧根数生长,而抑制地径、叶长、叶宽和根生长,表明通过注入有可能获得生产中所需要的目的性状或品种;(3)离子注入的各家系平均生物量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离子注入的家系平均叶比重、叶体积、叶肉体积和叶含水量均低于对照;(4)按突变临界值筛选,离子注入苗中共33株入选,突变率为5.323%;按各家系分别筛选,突变率在7.50%~30.00%.  相似文献   
88.
Fertilization is standard practice in forest tree seedling nursery culture. Additionally, fertilization at outplanting has potential to facilitate nutrient uptake and reduce transplant shock. Fertilization, however, may dramatically alter rhizosphere chemical properties such as pH, ion availability,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 These changes may inhibit root system growth and function by reducing soil osmotic potential and creating specific ion toxicities. The risk of root damage associated with high EC levels appears to be dependent on species, age of root system, and soil moisture availability. Root inhibition in container nursery culture of conifers is likely to occur above 2.5 dS m−1, though threshold EC levels for bareroot culture and field plantings are largely unavailable. Fertilization at outplanting has the added risk that drought conditions may prevent leaching of excess fertilizer salts, which can increase rhizosphere EC beyond safe levels and ultimately impair root uptake of water or nutrients. For fertilization programs to be successful, a critical threshold balance must be maintained between optimizing seedling nutrient availability in the rhizosphere, while minimizing potential for root damage. Futu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identify optimal EC levels for a range of species across all stages of the reforestation process, from nursery culture through plantation establishment.  相似文献   
89.
白杨派杂种无性系及其亲本光合和生长对盐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白杨派单交和双交杂种无性系1年生扦插苗为材料,分析不同盐胁迫条件下无性系的生长及光合系统的反应,并对无性系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表明:盐胁迫对叶片生长、苗高生长及苗木生物量积累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盐浓度升高,各项生长指标迅速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不同,苗木生物量积累受影响最大.茎叶生长对盐胁迫的敏感性大于根系生长,从而导致根/(茎 叶)生物量随盐胁迫的发展而升高.盐胁迫下4个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基本上都呈单峰曲线,但随胁迫加强,Pn值迅速降低.盐胁迫下,叶位从幼到老,Pn表现为单峰型变化,中部功能叶Pn值最大,嫩叶和老叶较小,盐胁迫对无性系嫩叶Pn几乎无影响,却显著降低中部功能叶和老叶的Pn值,且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对叶片Pn的影响加强.盐胁迫降低各无性系的叶绿素含量,且使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发生明显变化,其参数qN(荧光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值随盐浓度增加而上升,而qp(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Fv/Fo(PSⅡ潜在活性)值随盐浓度增加而下降.盐胁迫对双交杂种无性系B430影响最小,单交无性系毛新杨和亲本新疆杨次之,亲本毛白杨对盐胁迫反应最敏感.  相似文献   
90.
以大叶榉种子的子叶、胚轴、顶芽、嫩枝叶片和茎段等为外植体 ,对大叶榉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能力有差异 ,其诱导率按高低顺序排列依次为子叶、胚轴、叶片、茎段和顶芽 ;愈伤组织质地、颜色、生长速度与基本培养基、外源激素有很大的关系 ,基本培养基以 WPM培养基最好 ;最佳诱导培养基不适合继代保存 ;在培养基中附加抗氧化剂并调整激素种类 ,可较好地防止褐变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