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21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7篇
  95篇
综合类   213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离子注入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自由基和SOD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能量30Kw_1剂量6×10~(16)N~ /cm~2的氮离子束辐照水稻早籼品种广陆矮4号,用ESR波谱术和氮蓝四唑(NBT)还原法测定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自由基和SOD酶的变化.在室温和低温下测定离子注入水稻干种子的ESR谱,结果表明:辐照后的水稻干种子有较高的自由基产额;低温测定ESR波谱显现出二条谱峰,这为糖和蛋白质在电离辐射作用下产生的特征峰.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自由基变化是在种子吸水8小时时自由基浓度锐减,16小时降至最低点;自由基清除酶之一SOD酶,随着吸水时间的增加,酶活性逐渐增加,SOD酶的清除作用主要表现在生物体内源自由基的清除.最后生物体内自由基和SOD酶形成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52.
盐胁迫下胡杨的离子响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析土壤和植物组织中的各种离子关系,发现胡杨对盐分不是简单的抿吸机制;对根系环境中的NaCl,胡杨吸收的钠离子显著少于不耐盐的杂种胡杨,而吸收的氯离子却大大超过后者,这与以往报道盐胁迫的胡杨根细胞中形成大量富含氯离子的小液泡是一致的,是一种特殊的区隔化构造,与杂种胡杨相比,胡杨有相对较发达的茎干组织,根和茎干占植株总生物量的比例较大,能吸收和储存有害盐离子而减少其进入叶组织,这是胡杨抗盐性的形态解  相似文献   
53.
盐分处理对3种杨树离子吸收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意大利杨,群众杨和胡杨分别进行了盐分处理,处理后的第1周发现不同处理对钠Na^+和Cl^-的吸收有显著的影响,意大利杨和群众杨对盐分离子的吸收随盐分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而胡杨却不是这样,相对其它两种杨树而言,胡杨较低的盐分吸收很可能是由于其离子选择能力较高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54.
硅对大麦耐盐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49  
研究了水培和土培条件下硅对盐敏感大麦(Hordeum vulgare L.)科品7号和耐盐大麦鉴4耐盐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水培和土培条件下适量加硅可降低大麦的盐害。硅显著提高盐胁迫大麦根系脱氢酶活性,降低叶片细胞汁液浓度。硅可显著提高盐胁迫下大麦体内的钾离子浓度、降低钠离子浓度,并提高土培大麦植株体内氮、磷的积累量及磷的浓度,改善盐胁迫大麦植株的养分平衡状况。硅对耐盐大麦盐害的缓解效果比对盐敏感大麦更显著。硅对大麦耐盐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降低钠离子毒害、减轻水分胁迫程度和改善植株体内的养分平衡状况而实现的。硅参与了植物的代谢或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55.
胡兰  陈波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6,(10):2403-2405
建立了程序升温-艾斯卡半熔-离子色谱法测定理植物样品中氯溴含量的方法,研究了植物样品中氯溴的色谱分析条件.氯、溴检出限分别为10×10-6,0.13×10-6,测定范围分别为0.3~20.0 mg/L,4.0~120.0 μg/L.该法适合于植物样品中氯溴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6.
Salinity is a common issue of semi-arid and arid lands rendering them unfit for agriculture. Saline wastelands can be converted into productive ecosystems by rehabilitating them with salt tolerant native tree speci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aCl salinity on tissue nutrient contents of the four dryland tree species. Saplings were grown in pots under nonsaline and high salinity conditions. After eighteen weeks the plants were harvested and their tissue nutrient conten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revealed that all species accumulated high amounts of Na+ under saline conditions, while concentrations of N, P and Mg2+ decreased in their tissues. Concentrations of K+ and Ca2+ showed more variable trend in various tissues in response to increase in soil salinity. Na+: K+ ratios of roots (1.57), stems (1.27), and leaves (1.66) of salinized Salvadora oleoides plants were lowest among all the four species. Root Na+: K+ ratio of salinized pla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for Prosopis cineraria (7.10), while these ratios for stem (1.85) and leaf (3.42) were highest for Tamarix aphylla. Plants of P. cineraria showed lowest Stem-Na+/root-Na+ ratio (0.30) when subjected to salinity. Results showed that salinity induces nutrient deficiency in all species. Salinity tolerance of these specie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ir ability to (i) restrict translocation of Na+ from roots to stem; (ii) keeping low tissue Na+: K+ ratios; and (iii) selectivity of K+ and Ca2+ over Na+, and can be used for the screening of salt-tolerant ecotypes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saline wastelands.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不同盐碱区域对菊芋离子分布的影响。[方法]以红块茎菊芋品种JY1及白块茎菊芋品种NY1、BY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非盐、轻盐、重盐3种不同盐碱区条件下块茎、茎干和叶片的离子分布特征。[结果]随着土壤盐分的增加,菊芋茎干和叶片的K~+含量均增加,其中茎干中K~+含量显著增加,重盐下达到16.1 mg/g,达叶片的7.0倍以上;块茎K~+含量的变动幅度不大。随土壤盐分的增加,茎干、叶片、块茎的Na~+含量逐渐升高,其中茎干的增加幅度最大,重盐条件下Na~+含量较非盐条件下增加11.0倍以上;叶片Na~+含量的变化幅度不显著;重盐条件下,各部位Na~+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茎干、块茎、叶片。植株各部位的K~+/Na~+从高到低依次为叶片、块茎、茎干。[结论]该研究可为耐盐品种的筛选及不同盐碱地条件下的菊芋栽培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8.
应用常规统计学方法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研究青海黄河沿岸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各属性特征及其数量关系,探讨了土壤属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非农地土壤属中度、重度盐渍化土壤和盐土;随盐渍化程度增强,土壤阳离子从镁钙盐型转变为钠盐型;土壤阴离子从硫酸盐型转变为氯化物型;除Ca~(2+)与Cl~-、K~+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各离子浓度之间显著正相关;有机质与pH值显著负相关;电导率与各离子浓度极显著正相关,与总盐浓度的相关性高达0.91;土壤各粒级含量及分形维数与各离子浓度、电导率、总盐浓度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土地利用类型能够很好地指示土壤盐渍化水平,盐渍化程度同时受微地形影响。土壤盐碱化与沙化是两个相关的土壤退化过程。  相似文献   
59.
园林植物高新技术育种研究综述和展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我国园林绿化市场的持续升温,园林植物育种领域的研究不断得到重视,在传统育种技术的基础上,以现代生物技术、航天和离子注入诱变育种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育种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在园林植物株型和花型、花色和香味、生长发育、延缓衰老、抗病虫、抗逆境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了航天育种和离子注入育种等高新技术的研究基础,及其在园林植物种质创新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国内有关研究单位的一些相关研究情况。分析了园林植物育种技术的发展趋势,并重点对园林植物现代生物技术、航天和离子注入育种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0.
高向阳  张晓歌  丁璞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824-4825,4827
以微波压力消解样品,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火棘果中的铜含量。实验对铜离子测定的最佳pH范围,掩蔽剂、缓冲剂和离子强度调节剂的用量,方法回收率、精密度、检出限及干扰因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500 mg/L,检出限为0.001 2 mg/L,回收率为89.8%~97.7%,RSD为4.0%。结论:该法快速、简便、成本低廉,用于火棘果中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