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27篇
农学   77篇
  27篇
综合类   253篇
农作物   61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150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测定了7个菜用大豆与7个普通大豆品种未成熟鲜子粒经不同热烫时段后的硬度,并通过冷冻切片、显微技术比较了其结构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菜用大豆与普通大豆在种皮栅栏细胞层厚度上的差异不大,但菜用大豆栅栏细胞层密度(33.13个/mm2)显著高于普通大豆(29.50个/mm2);菜用大豆滴漏细胞层厚度(99.64μm)极显著大于普通大豆(57.94μm);而普通大豆子叶细胞层密度高于菜用大豆,且二者在内层细胞排列密度上的差异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菜用大豆硬度(平均549.3gf)明显小于普通大豆(平均608.4gf),且热烫时两种类型大豆硬度降低的规律不同,菜用大豆在热烫3~6min时,硬度降低速率(48.99gf/min)最大,此前此后较小;而普通大豆在3-6min时,硬度降低速率(11.67gf/min)最小,此前此后却较大,这可能与它们在子粒结构上的差异性有关.此研究将未成熟大豆硬度和子粒宏观结构联系起来,对菜用大豆食味品质的基础性研究与菜用大豆速冻加工前的热烫工艺研究上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2.
随着同种动物克隆后代的不断降生,人们又开始尝试异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用兔的卵母细胞作为核受体进行牛的体细胞核移植,研究表明,颗粒细胞作为供核体与兔去核卵母细胞的融合率(60.5%,57.9%)稍高于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融合率(52.2%,48.4%),但两者间差异并不显著。颗粒细胞与皮肤成纤维细胞均采用饥饿培养和接触抑制培养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诱导处理,融合卵在电激活后能够卵裂并发育的情况差异显著(72.6%对51.4%;70.4%对52.2%)。有少数重构胚发育至囊胚,证明在哺乳动物异种重构胚早期发育中,异种细胞核与细胞质间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83.
大豆未成熟种子子叶节不定芽再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冀豆12和中黄13的未成熟种子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了6BA浓度、取材时间和种子发育程度对大豆未成熟种子子叶节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冀豆12最佳取材时间为开花后60~66 d,最佳6-BA浓度为1.0~1.5 mg·L-1,出芽率达96.67%~100%.中黄13最佳取材时间为开花后49~65 d,6-BA浓度为...  相似文献   
84.
The importance of fast-trackt generation advancement in developing superior germplasm has been recognized in breeding of many crop species. To address this issue in tomato, immature seeds were excised from fruit at different maturity stages and transferred to culture medium. The best culture medium was modified full strength Moorashige–Skoog (MS) salts supplemented with 0.1 mg l−1 IAA, 0.5 mg l−1 IBA, 0.5 mg l−1 GA3 and 2% sucrose. If the excised seeds were able to grow, most showed shoot formation after a week. Seeds extracted as early as 10 days after pollination were successfully cultured provided they were transferred aseptically and without injury. No morphological or physiological changes in regenerated plants and their fruit relative to the parent were detected. Germination from immature seeds of tomato is a simpler alternative to in vitro culture of immature embryos or callus, as it can be undertaken in comparatively less stringent laboratory conditions. Using this approach, five generations can be produced in a year in contrast to a maximum of three generations with conventional methods. This offers an opportunity for rapid generation advancement aimed towards population development when coupled with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in tomato breeding for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 tolerance.  相似文献   
85.
为优化颗粒细胞单层共培养体系,研究了不同类型、不同种属的颗粒细胞单层及不同时间更换培养单层对黄牛孤雌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卵裂率、囊胚率和囊胚孵出率而言.壁颗粒细胞单层组与丘颗粒细胞单层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来自黄牛、猪和小鼠的颗粒细胞单层在支持黄牛孤雌胚胎体外发育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就囊胚率而言,共培养的第3天和第6天两次更换单层分别与共培养的第4天更换单层和始终不更换单层的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第4天更换单层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所以.不同类型和不同种属的颗粒细胞单层都能很好地支持黄牛孤雌胚胎的体外发育.在胚胎的体外发育过程中更换培养单层可以明显提高胚胎的囊胚率和囊胚孵出率,并且在共培养的第4天更换培养单层可以得到较高的囊胚率.  相似文献   
86.
玉米骨干自交系幼胚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玉米骨干自交系‘87-1’、‘综3’、‘137’和‘K12’的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玉米幼胚再生体系建立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87-1幼胚在附加500 mg.L-1L-Pro5、00 mg.L-1L-Asn和2.5 mg.L-12,4-D的N6B5基本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平均可高达98.1%;初级愈伤组织在附加500 mg.L-1L-Pro5、00 mg.L-1L-Asn和1.25 mg.L-12,4-D的N6B5继代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平均可高达65.6%.在相同诱导、继代培养基和相同培养条件下,4个不同基因型玉米骨干自交系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无显著性差异,而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具有显著性差异.继代培养次数对绿苗分化率也产生重要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1次继代分化率最高;1/2MS培养基附加0.2 mg.L-1KT更有利于分化苗生根.  相似文献   
87.
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成功筛选到牛早期胚胎差异表达的3个基因,即calm3、trm112l和clip1,并通过RT-PCR技术检测了各基因在卵母细胞、8细胞期和囊胚期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卵母细胞和8细胞期胚胎,基因calm3和trm112l的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囊胚期的表达量与前两个时期的表达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推测这两个基因在牛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可能属于母型调控, 提示该基因在卵母细胞成熟和合子基因激活中起一定作用。基因clip1在牛卵母细胞、8细胞期和囊胚期的表达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可能既存在母型调控又存在合子型调控。基因calm3、trm112l和clip1在牛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mRNA表达量存在时间性差异,可能与其参与不同的生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88.
高粱茎尖和幼穗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有效可靠的细胞悬浮培养方法对进一步开展原生质体培养和转基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茎尖和幼穗作为外植体,采用愈伤振荡培养法、匀浆收集培养法和直接培养法三种方法进行了细胞悬浮系建立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与茎尖相比,幼穗是更适宜开展高粱细胞悬浮培养的理性外植体。采用三种培养方法均可建立幼穗细胞悬浮系,其中幼穗愈伤振荡培养法最为稳定可靠,幼穗匀浆收集培养法和直接培养法的稳定性稍差,但获得的细胞悬浮系生长状态较好,有利于进一步开展增殖继代培养。结果还表明,茎尖愈伤振荡培养法也是一种稳定可靠的细胞悬浮系制备方法,但茎尖匀浆收集培养法稳定性稍差,而直接培养法效果最差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89.
胚胎取样后由于透明带受损、细胞数减少使得冷冻存活率低于常规胚胎,本试验通过在冷冻液中添加聚蔗糖和阿拉伯半乳聚糖分析其对取样胚胎冷冻效果的影响。通过将各种冷冻液的胚胎回收率、培养24和48 h发育率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阿拉伯半乳聚糖系列冷冻液中,0.03 EAS1冷冻效果最好;在聚蔗糖系列冷冻液中,0.6 EFS1冷冻效果最好,且移植妊娠结果同培养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猪孤雌胚早期发育过程中组蛋白H4K5乙酰化水平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基因mRNA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早期猪孤雌胚(2-细胞、4-细胞、桑椹胚和囊胚),运用细胞免疫组化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通过检测这些胚胎的相对荧光强度来评判其H4K5的乙酰化水平;运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猪早期孤雌胚发育过程中HDAC1基因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从2-细胞到囊胚开始,其H4K5的乙酰化均在细胞核内表达,且各阶段表达量逐步提高,至囊胚期达最高(分别为1124.77±127.78、1305.81±184.23、1795.19±318.67及2149.63±529.47),差异显著(P<0.05);从2-细胞到囊胚,其HDAC1基因 mRNA表达逐步降低(分别为1.00±0、0.91±0.009、0.85±0.008及0.67±0.006),各阶段差异显著(P<0.05)。【结论】从2-细胞到囊胚,其H4K5的乙酰化水平与HDAC1基因mRNA表达水平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